在我国的神话传说中,关于上古时期的记载往往都带着非常玄幻色彩,这种玄幻色彩也包括对于一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改变不断发生变化,不过同样也包括人们对与原本故事理解的不断加深,就比如太阳女神“羲和”的故事。

“羲和”在历史记载中的笔墨其实并不多,而最广为流传的恐怕就是“羲和浴日”的故事。在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个羲和国。这里有个叫羲和的女子,正在甘渊中给太阳洗澡。羲和是帝俊的妻子,生了十个太阳。《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关于羲和的传说(上古传说太阳女神)(1)

每天,羲和带着她的十个孩子在东边的东海里洗澡。他们洗澡的地方叫“汤谷”,这地方的水很热很热,就是被她的十个儿子洗热的。在这汤谷的不远处有一棵高耸入云霄的扶桑树。每次,孩子洗完澡后都要爬到树上去玩,但是只能有一个孩子可以到树的最顶端玩,其余的孩子只能在很低的树枝桠上玩。

因此,她是人类光明的缔造者,是太阳崇拜中至高无上的神。《山海经》所载,羲和为日母并帝俊之妻,她生有十个太阳挂在扶桑树上,由母亲“职出入”,安排轮流巡游天空。有《(归藏)启筮》曰:‘空桑之苍苍,八极之既张,乃有夫羲和,是主日月,职出入,以为晦明。’又曰:‘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官,以主四时,其后世遂为此国。作日月之象而掌之,沐浴运转之于甘水中,以效其出入旸谷虞渊也,所谓世不失职耳。”

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这个故事进一步的进行了细化和延伸。羲和每日为十子套好龙车,拉着十子晨明时分从曲阿出发,定昏时分来到蒙谷,然后又赶往汤谷,帮孩子冲洗去一天的风尘,然后迎接第二个当班的十子。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羲和跟十个孩子严格按时度过每一个白昼,给人间送去温暖。

关于羲和的传说(上古传说太阳女神)(2)

而这就是天上的十个太阳故事的缘由,不过因为他们后来不守天庭的规矩,出现了“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的情况,才被神箭手后羿射掉了九个,出现了另一个神话“后羿射日”。关于羲和的记载大多都是围绕她作为一个母亲,管教自己的儿子,如何制定规矩,给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的伟大形象。

除此之外,人们更多一个方面的是将她与时间联系在一起。《尚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孔传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使敬顺昊天。”

而后世也有许多文人雅士借着这层掌控太阳轮转的能力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时光易逝,怀才不遇等,比如李贺的《秦王饮酒》“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杜甫的《瞿唐两崖》“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等。

羲和本作为太阳之母和帝俊之妻已经有了足够的地位,而人们又对她能够掌控时间深信不疑,让她的地位越加稳固和提高,不过她似乎还有这另一个身份,而这个身份还跟自己丈夫的另一位妻子有关。

据说帝俊总共有三个女人,一个是太阳女神羲和,一位是月亮女神常羲,还有一位是邹屠氏的女儿。从名字看来这太阳女神和月亮女神应该是姐妹?但是其实不是,有许多学者认为两个人其实是一个人,而且还有一段几乎相同的故事。

关于羲和的传说(上古传说太阳女神)(3)

月亮女神常羲跟帝俊一共生了十二个漂亮的女儿,也就是生了十二个月亮,于是她开始每天给自己的十二个孩子洗澡。这些孩子们性格乖巧,不顽皮也不惹事,十分听自己母亲的话。《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有女和月母之国。……处东北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而一年也就出现了一年十二个月。因此,常羲自然也被认为是月亮之母,也有人认为是太阳之母,而太阳之母和月亮之母被认为是同一个人的依据也比较清晰,主要跟我国古代的思想有关,比如喜欢用一词分化,正称和倒称,母系氏族的影响等,因此许多人认为两人为一人。

《大荒西经》又有帝俊妻常羲,疑与常仪及此羲和通为一人耳。”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云:“与羲和当即一人。”《甲骨文及金石文考释》认为:“女和而称月母,无疑就是羲和”,“羲和实为日神而兼月神。” 因此,羲和应该是一位日月女神。“羲和、常羲,亦同一人名,同一故事之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