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国历史上那么多女王?

从台面上来讲,是因为英国没有像法德那样实行《萨利克法典》;从根子上来讲,则是因为女王继位更符合当时大多数利益集团的需要。

其实要论具体人数,英国并不一定能稳坐“女王最多”的宝座,大众会有这样的印象,和“日不落帝国”依然强势的文化影响力也有关系——君主即使不再手握军政大权,依然活在新闻头版头条上,“待机最长女王”、“天下岂有六十年太子乎”之类的梗简直是耳熟能详……

我们现在是男权社会吗(明明是男权社会)(1)

欧洲王国与“萨利克法典”

出现这样的局面,首先要从“黑暗的中世纪”说起。不同于将女性直接当做物品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当时的日尔曼部落刚刚从原始社会走出来,母系氏族、母性依恋依然有着强大的潜在力量,在女性的继承权上也还没有那么刻薄。

到了天主教势力变大,实行一夫一妻制,私生子哪怕有一个师,也不能当做继承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连离婚都是禁止的。欧洲王室从自身利益出发,禁止女性继承就更不划算了——万一死活生不出儿子,传给女儿好歹“肉还烂在锅里”,如果真的限定女儿不可继承,谁知道自己一旦蹬腿断气,登上王位的是哪一支哪一脉的亲戚?到时候继承权跑去别家、“神器转移”可就太亏了。

我们现在是男权社会吗(明明是男权社会)(2)

即使如此,欧洲各国的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法国就翻出《萨利克法典》当论据,规定女性没有王位继承权,德国的情况也差不多。而英国、西班牙、瑞典、丹麦等国家,女性则“理论上”可以继承王位,顺位通常排在男性继承人之后。

近年来,我们可以通过新闻接触到的女王,也不过只有丹麦女王、英国女王、荷兰女王这寥寥几人而已。

我们现在是男权社会吗(明明是男权社会)(3)

大不列颠:我大英自有国情在此

但英国的女王在大众认知中狂刷存在感,又有不同于欧陆诸国的原因,所谓“我大英自有国情在此”。

在英国,君主统领英伦三岛及海外领地,男性称国王(King),女性称女王(Queen)。

但英国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女王出现的,在英国国家肖像馆推出的官方文创里,历代英王共有四十余人,其中女王只有七位,这还是把“九日女王”简·格雷也算进去的结果。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男性继承人的顺位被摆在女性之前的缘故。但欧洲皇室多年内部通婚带来了生物学上的恶果,子嗣数量少、身体弱、甚至自带生理或精神上的缺陷。

另外,英国自都铎王朝开始,便着意培养国民对于大不列颠的归属感,使得来自国外的继承人即使有血统关联,也相对更难得到接受。

“缺儿子”在王位传承中一定会产生影响,例如诺曼王朝变成安茹王朝、兰开斯特王朝变成斯图亚特王朝,都与“没能生出男性继承人”或多或少有所关联。目前在位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旦去世,王位将由其儿孙继承,到那个时候,温莎王朝也将变成新的某某王朝了。

我们现在是男权社会吗(明明是男权社会)(4)

英国是诞生女王最多的国家吗?

英国的女王们不一定是数量最多的,但一定是总体知名度最高的。

对照例子比如西班牙,这个国家由于政治军事各方面原因,王权一度相当强势,国王想把王位传给谁就是谁,截止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已有7位女王。其中伊莎贝尔一世统一西班牙、资助哥伦布,开启了西班牙称霸世界的大门,后世称之为“白衣女王”。

我们现在是男权社会吗(明明是男权社会)(5)

再比如俄国历史上唯一冠以“大帝”称号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善于治国、猛于开疆,奥斯曼帝国、波兰都在她手上吃了大苦头。但哪怕是这样极富传奇性的历史人物,在全球大众中的知名度也未必能够与英国的女王们相比。

这种情况,其实是英国在全球范围内仍有极大文化影响力的外在表现。哪怕“日不落帝国”气焰不再,但英语作为语言仍旧强势、以英国历史为背景演绎的小说影视仍在不断翻译传播。并不是人人都有耐心去翻其他国家的历史书,但人们总有各种各样的机会触摸到那个国家的故事——

“九日女王”简·格雷是宗教与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玛丽一世一上位就烧死异端300人,人称“血腥玛丽”;伊丽莎白一世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启英国黄金时代。光是“杀妻狂魔”亨利八世之后连续上位的这三位女王,已足够撑起一台大戏。

我们现在是男权社会吗(明明是男权社会)(6)

再往后,维多利亚女王将英国推上了“日不落”的巅峰,鸦片战争也发生在她统治时期。伊丽莎白二世则身为超长待机常青树,至今仍被视为英国王室的代言人。

这几位女王的存在感太强,自然就让人对“英国女王”印象深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