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至少应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我,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遇到你”。

——《恋恋笔记本》

我们总说我们不懂爱情,但每每看到别人甜甜的恋爱时,却总是满眼的羡慕和满心的期待。其实不是我们不懂爱情,不是没有遇到真爱,只是我们缺少对真爱的守护和捍卫,胆怯让我们投降于世俗,踌躇让我们错过那个看一眼就可以爱一生的人。

昨天,在家看了一部经典的爱情电影《恋恋笔记本》。惊艳、宁静的美式乡村查尔斯顿,仿佛从画中走来一般,夕阳余晖铺洒的小船,静谧的天然海滩,广阔的种植园,一个个犹如一贞贞布局优美的画卷一般,在我们的眼前缓缓铺开。

《恋恋笔记本》是由著名导演尼克·卡萨维茨在2004年拍摄的一部爱情片,剧本改编于畅销书作者尼可拉斯所著的同名小说《The Notebook》,《The Notebook》作为经典的爱情小说,它惊艳的构思、布局,让我们看到处于爱情中的男、女主人公,因为爱情,他们穿越了世俗的阻挠和亲人的阻挡,最终选择走在了一起。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爱情(基于爱情发展的四阶段理论)(1)

平凡、简单的爱情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了不平凡的爱情童话。《恋恋笔记本》让我们重新相信了爱情,原来世间真的存在真爱,它可以穿越身份、穿越物质、穿越时间,最终回到爱人的身旁。接下来,我会根据爱情发展的四阶段理论,为您解开《恋恋笔记本》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真相,以及该部影片它所带给我们的一些爱情启示和思考。

01初恋朦胧期:年少激情洋溢的爱情,是炎炎夏日里青春荷尔蒙的泛滥,是一见倾心的轻狂

初恋朦胧期,这是恋爱发展的早期。这个时期,如果一方追求另一方,在青春荷尔蒙的刺激之下,会促使一方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吸引对方的注意,或者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取悦对方,努力得到对方的芳心。同时,这一阶段也是恋爱中最美好的阶段,因为这一阶段会不由自主的放大对方的优点,缩小对方的缺点,会把对方想象成人世间最美好的情人或者伴侣。如果这个时期,对方对自己也有好感,那么恋爱双方会很容易掉进爱河。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爱情(基于爱情发展的四阶段理论)(2)

《恋恋笔记本》中的男主人公诺亚,在一个充满梦幻的游乐场,邂逅了女主艾莉,艾莉漂亮、爽朗,更带着炎炎夏日的那份火辣和妩媚,迅速俘获了男主的心。诺亚对艾莉一见钟情,迅速邀请与她共舞,但对眼前这个陌生之客,女主艾莉选择了拒绝,答应了另外一位男生的邀约,和他一起做摩天轮。看着自己喜欢的女孩被别人牵走,疯狂的诺亚冒着危险,跳上了对方的摩天轮。这一举动,当场吓坏了女主艾莉,艾莉被迫答应了他的约会请求。

02热恋共存期:精神与物质的碰撞爱情,有时也难逃现实的阻碍和摧残

热恋期大多从一吻定情开始,通过接吻这一亲密举动,可以将男、女双方迅速带到亲密关系。这个时期的恋人,思念的距离会拉短,恨不得时时刻刻要与对方融入在一起。阶段表现为:形影不离、难分难舍。心里特征表现为共存,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只关心彼此的安危,但这一时期也会更多暴露对方的缺点,所以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幻想破灭阶段,真实的彼此在双方面前呈现,如果这一阶段能够坦然接受对方身上的优、缺点,那么就可以迅速进入爱情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依恋与独立期,但如果接受不了,就会发生战争,无休止的吵架,不理解,最后造成双方疲惫,以分手而告终。现实中很多情侣,都难逃此阶段的考验,所以最后都以分手而结束,如果在此阶段,大家多总结反思和完善自我,试着理解彼此,会有一个不同的结局。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爱情(基于爱情发展的四阶段理论)(3)

《恋恋笔记本》中的男主诺亚和女主艾莉,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结构以及文化程度。艾莉是一个是富家小姐,诺亚只是一个是在工地上班的穷小子,一个是有着美好未来的新时代女性,一个只能在脏兮兮工地上班的蓝领工人。但他们跨越世俗,深深的相爱。他们在小河上泛舟、在海边拥吻,在林间嬉戏,甚至疯狂的躺在马路中间去思考未来和人生。那个夏天,他们一见倾心,疯狂相爱。但艾莉的父母,却碍于诺亚的贫穷和低贱的身份,阻碍他们来往。他们吵架,谩骂,抽打对方,但他们真的就分手了吗?

03依恋与独立期:等待与勇敢的交相辉映,让错过的爱情重新找到了来时的轨道。

这一时期男女肢体的接触会不断升级,不再满足于牵手、接吻、拥抱,开始希望有进一步的亲密接触,如发生性关系。性关系是人类作为动物最原始的生理需要的满足,而性又是表达爱意最深层次的交流方式。它在恋爱关系中具有非常典型的象征意义,代表了恋爱关系进入到相互依恋的阶段,恋爱关系开始稳固。性行为对许多女性来说,意味着她是对方的人了,而一些男生也会在发生性行为之后会觉得,要对女生负起责任。这一时期的男女双方对彼此已经产生了依赖,但随着恋情慢慢的发展,会有一方想要独立,想要空间和时间的自由。这一时期的男性,可能会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工作和重要的事情上,这时的女生会感到被冷落和被忽视,进而升级为吵架。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谈恋爱都会经济从依赖到独立阶段,进入到独立阶段,实际上代表了你们的关系更趋向于稳定和和谐。这一时期的男性,一定要照顾到女方的情绪和心理,而女方在这一时期要多多包容和理解对方。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爱情(基于爱情发展的四阶段理论)(4)

《恋恋笔记本》中的男主诺亚和女主艾莉,他们的恋爱就是从热恋共存期一步步发展到依恋与独立期。后来,艾莉去纽约读书,而诺亚因二战爆发入了伍,两个相爱的人,就此分开。长长的夜晚,深深的思念,诺亚为了向艾莉传达自己的想念,写了365封信,但都被无情的艾莉妈妈拦截。而艾莉在等待7年无果的情况下,她接受了哈蒙德的求婚。但就在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意外在一张报纸上发现诺亚为自己修缮的白色房子。

白色房子、蓝色飘窗,那个七年前为自己许下诺言的诺亚,他并没有走远和丢失,而是默默的守候着他们之间的点点滴滴。那一刻,她犹豫了,一边是深爱自己的未婚夫哈蒙德,一边是自己还爱着的前任诺亚。所以,她开车去了温莎园,那个他们曾经相遇,相爱的地方。经过岁月和战争的洗礼,诺亚长出了浓浓的胡须,眼神也多了几份坚定和深邃。他们在大雨中争吵、亲吻、撕扯,但眼神的交汇处,仍然激起浓烈的爱的火花,那一刻他们明白了,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爱着彼此。诺亚的等待,艾莉的勇敢,让错过的爱情重新回到了来时的轨道。

04平淡共生期: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找回当初的自己

恋爱关系其实就像一场马拉松,刚开始我们激情澎湃,用力加速,但时间一长,都会略带疲惫。这时候就需要你,调整一下你的速度和步伐,让自己的身体尽量适应自己的节奏,不快不慢,一步步跑到终点。恋爱中的男女,在这一阶段要敢于接受平淡,因为只有接受平淡,接受那个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他,才能更好的促进两者相处。在平淡中发现彼此的真实,在真实的相处过程中,才能生出永久的爱,只有这样的爱,才最踏实,最恒久。

多年以后,艾莉得了阿兹海默氏症,失去了记忆。而诺亚把他们之间的故事和回忆,一笔笔写在了笔记本上,在每一个晨曦微露的早晨,每一个余晖闪闪的午后,这位老人都会来到这位太太的房间,为她讲述笔记本中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平淡但却处处散发着温情和感动。何为好的感情那?高晓松在《奇葩说》上是这样来解释的:什么是好的感情?就是让我们都成为更好的自己,那什么是更好的自己,就是纯良的自己,诚恳的自己,磊落的自己。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两个自由的灵魂相爱,回归到最原始的自己。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爱情(基于爱情发展的四阶段理论)(5)

就像《恋恋笔记本》中的女主艾莉,当同时面对两位深爱自己的男士,她一如反顾的选择了七年前相爱的诺亚。为什么选择诺亚?因为诺亚已经把他们之间的爱上升为了一种信仰,他爱艾莉,他为了艾莉打造了一间靠湖的画室。画室里支起的画板,准备好的颜料,仿佛关于他们之间未来的一切,早已跃然纸上成了定局。所谓爱,就是我未来所有的规划里,不能没有你。所以艾莉放弃了未婚夫哈罗德,选择了诺亚。因为诺亚更懂她,更爱她。

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说,在一切爱的关系中,自由最重要。关于自由,只有诺亚能给,所以当她拿起画笔,她和诺亚之间爱的桥梁就已经自动打通。也许,这就是爱的魔力吧!因为爱,我开始重新继续这个爱好,变的更好。豆瓣上关于爱有一个高分评论是这样说的:说总有那么一个人,让你知道,在漫漫未来,你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他有那么多缺点,但他记得你想要白色的房子,他记得你想要蓝色的百叶窗,他记得你要一间能看到河流的房屋。他记得你要画画,记得每天起床在你的床头摆一朵小花。而这一切,他都做到了,他给你买早餐,陪你吵架,陪你玩,陪你疯。他勇敢的冲破金钱和世俗的阻碍,不顾一切地爱你。在你年老,无法认出他的时候,他陪你讲话,给你聊天,把你们之间的故事一遍一遍讲给你听,这一份爱情,是多么难得,即使死亡也无法将你们分离。这份爱,是深沉,更是礼物。

启示:1.真爱可以打破成见,挑战世俗

《恋恋笔记本》告诉我们,爱情没有那么多借口和推辞,如果最终没能在一起,只能说明爱的不够。《恋恋笔记本》的女主艾莉和男主诺亚,一个是富家小姐,一个是伐木场的木匠,如果站在世俗的评价体系里面,两者没有任何一处契合的地方,但他们就是这样勇敢的相爱。而反观女主的妈妈却因为世俗,选择了物质,最终与自己爱的人错过。

导演用回忆和现实两条主线转换式的拍摄手法,用母女两人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只是为了告诉我们,门当户对也许很重要,但比起门当户对,遇到一个与你灵魂契合的伴侣会更重要。就像我们一直在探讨,在追寻,那个所谓的正确选择?但什么样的选择,才是正确的选择那?

《恋恋笔记本》中给出了我们最正确的答案,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敢挑战,没有勇敢做出的选择,才是所谓的正确选择。如果影片的女主最终选择和哈蒙德在一起,那这部影片充其量只是一部怀旧的爱情电影,多少有点遗憾和无奈,而导演选择了尊崇自己的内心,从而是这部影片一上映就成为年度最佳的爱情电影。

2.承诺一旦许下,就需要一生去践行

疗养院里、体态蹒跚、满脸皱纹的老先生诺亚,他的子女前来看望他和他的妻子艾莉。孩子们希望父亲可以离开医院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不能因为母亲而耽误掉自己的生活,但老诺亚,婉拒了孩子们。因为对他来说,艾莉在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就像他所说:“孩子们,那时我最心爱的人,我不会离开她,这里现在就是我的家,你们的母亲就是我的家”。寥寥数语,可见老诺亚对妻子艾莉的一片深情。回想一下,从十七岁相遇,到今天的白发苍苍,他们已经相爱了60多年。时间对承诺的积累,让一切看起来都那么迷人。诺亚用行动,践行了自己最妻子至真至纯的爱,这样的爱是值得弘扬和学习的。而这也是导演想向我们传达的:承诺一旦许下,就需要一生去践行。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爱情(基于爱情发展的四阶段理论)(6)

结论:

一个浸润着鲜红与纯白的爱情故事,一本洒满昏黄的笔记本,一对恩爱的老夫妻。在生命的最末端,他们一起躺在床上,拉着彼此的手,互道晚安。艾莉问诺亚:“你觉得我们的爱能把我们一起带走吗?诺亚想了一下说:我们的爱可以无所不能。他们就这样一起去了另外一个世界。”结局虽略带忧伤,但也圆满。爱情里不只有遗憾和错过,也会有坚守和圆满。就像《恋恋笔记本》中结局经典的台词所说:“I want all you,foreever you and me,everyd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