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一代观众熟悉的《大篷车》,到近年来大热的阿米尔汗的“三傻”和“摔跤吧爸爸”等作品,说起印度电影,最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中动不动就要来一段的歌舞场面。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


男女主角的眼神一来电要跳一场、情节高潮也要唱两句。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


大结局时更是少不了来一段集体舞,人多要跳、人少也要跳、甚至正派反派都能尽释前嫌,一跳泯恩仇。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3)


这种一言不合就尬舞的传统可不仅仅出现在原本就以唱跳见长的宝莱坞纯歌舞片,而是不论任何类型和题材的印度片,哪怕像是在《三傻大闹宝莱坞》这样剧情和主题都非常现代化的高分印度电影里,歌舞桥段也同样突出。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4)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阿米尔汗也少不了时时闻歌起舞



这样的奇特场面也让印度电影充满了直白而浮夸的“体现派”特色:爱恨情仇的内心戏不仅要挂在脸上,还要唱到歌词里、跳进舞蹈中,再配上洗脑的魔性音乐、民族特色鲜明的锦衣华服,以至于给我们这些外国观众留下了对印度电影近乎刻板的印象,仿佛少了这一道调味料,就丢了印度风的那股咖喱味儿。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5)

▲成龙大叔也在2017年他的贺岁片《功夫瑜伽》里刮了一把宝莱坞印度风


但这样的传统到底缘起何处呢?


如果我们对这些歌舞片段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它们与舞台戏剧有着极大的相似性,甚至有时直接将舞台拉幕的形式套进了电影里面。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6)

▲不解释,强行拉幕转场



在开始流行电影之前,印度最为普遍的娱乐形式就是波斯剧场,而如今印度电影里一言不合就跳舞的源头其实就是来自剧场演出。


当时波斯裔掌握着印度、波斯之间的商贸,由他们带来的波斯剧场也因此成为了印度主流的娱乐。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7)

▲波斯剧场


但对于语言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印度平民大众来说,这种舶来品的剧场剧目难免显得晦涩难懂,不接地气。


但其中穿插的一些节奏欢快的印度歌舞和一些夸张但表现力强劲的表演,却成了让许多人都喜闻乐见并能尽情欣赏的段落,是能跨越语言、文化,沟通所有观众的纽带。并且夸张的动作和热闹的音乐更能在设备不足的条件下,吸引更多观众的注意。


而对于“高水平观众”来说,这些载歌载舞的串场也可以让他们暂时放松情绪,从而之后能更专注于或深刻或沉重的剧情。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8)


但这种让波斯剧场大获成功的戏剧技巧,既非印度人的发明,也不是波斯人的创造,而是来自戏剧祖师爷莎士比亚。


为了缓解紧张气氛,莎翁总会在自己严肃沉重的悲剧作品中加入一些喜剧性的穿插,而这一戏剧技巧被波斯剧场的剧作家们搬到舞台上时,配合上当地传统的印度舞蹈,就发扬光大成了剧情间穿插的歌舞场面。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9)

▲莎翁经典悲剧《哈姆雷特》的舞台剧


这种歌舞穿插的部分通过舞蹈音乐和夸张的肢体动作,使表演富有感染力并高度的情感化,通过情绪的感染而不是剧情内容本身来吸引观众——就像如今印度电影里的歌舞桥段一样——权当是看了一段插播的MV,对剧情并无大碍。


所以说,“一言不合就尬舞”的根源并非源自印度,而是来自西方戏剧。只不过在当西方观众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口味之后,能歌善舞的印度人反倒将其发扬成了自己电影里的“民族特色”。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0)


所以当好莱坞遇上宝莱坞时,不仅没有设法摆脱这一特色,反而是来了一把入乡随俗、东西合璧,让“惊奇队长”也加入了尬舞的行列,虽然有那么点水土不服的违和感,但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1)

▲《天竺蓝调》凤凰卫视电影台12月25日 21:15 / 12月26日 17:35播出


《天竺蓝调》是一部好莱坞与宝莱坞综合体的特殊作品,影片上映于2017年,虽然是以宝莱坞风格讲述发生在印度的故事,但却是一部由美国人制片和导演的美国电影,片中的女主角则是在第88届奥斯卡上以《房间》摘得影后、并在今年出演了漫威系列“惊奇队长”的布丽·拉森。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2)


毫不令人失望,电影一开场奥斯卡影后就猝不及防地来了一段独唱独跳的“内心戏”—— 导演不仅要将一言不合就尬舞的模式在印度延续,还将其带回了大纽约。只不过这段由白人大妹子一个人在纽约闹市街头上演的印式尬舞真的只能说是尬上加尬,有种让人一言难尽的违和感。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3)

▲感受一下扭腰版印式尬舞


拉森饰演的水稻博士琳达,代表美国农业科技公司被派往印度推广新的“水稻9号”品种,虽然这是心怀鬼胎的公司老板妄图暗中垄断印度水稻产业和谋取土地所采取的手段,但这位刚刚尬舞完的傻白甜女博士却满心想着帮助印度农民而满怀赤诚的来到了天竺异域。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4)


初次来到印度的琳达在体验风土人情、饱受文化冲击之余,结识了同样学习农业,却因穷困而被迫辍学回乡的印度农村大学生罗杰。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5)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6)


不同于琳达的“9号水稻”, 罗杰认为应该要用自然的方式,在田里种植能消灭害虫的植物来提升产量。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发生在代表西方和东方的两个人身上,使他们在互相竞争又相互好感的相处下,不免落入俗套的来了一场异域跨国恋。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7)


不得不说,在开场辣眼睛的尬舞和独唱后,一旦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女主的歌唱与舞技似乎受到了神奇的感召,开始慢慢开窍。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8)


尤其在遇上印度男主角配起重唱后,那种印式歌舞剧的火花才渐渐显现出来。果然是到了发源地上,才能水土相服,抓到感觉,片中的歌舞桥段也开始充满了原味的生动与激情。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19)


除了入乡随俗跳起来,作为一部以美国人视角来拍的片子,《天竺蓝调》自然还是以东方主义情结来观察和表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挂满了人的火车、喧杂的街道、混乱的交通、拉到老高再撞下来的奶茶、神气的牛群、魔性的印度英语口音、华丽的民族服饰、用手吃饭等等。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0)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所带出的印度风土人情,在女主从都市初次来到乡下的那种好奇又惊喜的表现下,都轻松愉悦地带来了不少喜剧效果,也勾勒出了外国人心目中的印度风情。


从这些印度风情的风花雪月渐入佳境后,影片的背景主题也渐渐浮现。


印度作为世界人口数量第二的农业大国,水稻是其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的种植在印度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上农民们都是利用自己种出来的水稻种子再种植,以这样的循环来自给自足。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1)


而琳达公司所研发的“水稻9号”,产量虽然要比普通水稻多,但它的种子却无法再次耕种,这就使得一旦改种,今后农民们就必须要不断从美国公司购买种子.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2)


而成为了供应商的美国公司就可以垄断整个印度水稻种植产业,从而获取暴利。把传统耕作技术让外资科技彻底取代,就会产生资本殖民的依赖性,终将把土地与传统社会拱手让人。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3)


电影的后段渐渐由风土人情的小品转向对抗恶势力的戏码,宝莱坞式的歌舞风也渐渐转向了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情节。最终得知了老板险恶用心的女主角,自然与当地农民站在了一起,回头抵抗起美国的资本家。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4)


虽然这正义与邪恶之战的情节高潮是让美国女主跨上白马,以“白马公主”的气势力挽狂澜、勇救印度农民——这种白人主角拯救印度的民族叙事少了那么点政治正确的敏感性,但也神似了宝莱坞电影的那种戏剧性夸张特色。


当英雄战胜了邪恶,影片大结局自然是不能少的婚礼歌舞。嫁入印度、融入舞群的女主角也在此时被熏陶到了舞技的巅峰,与所有人一起上演了一场“对味儿”的压轴大型集体歌舞秀。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5)


近几年来美国音乐片再度兴起,像是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芝加哥》和几乎获奖却闹出乌龙的《爱乐之城》,再到票房出色的《妈妈咪呀》及《大娱乐家》,都吸引了许多观众、获得了广泛好评,也让不少导演和演员纷纷下海试水。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6)

▲就连“金刚狼”也在2017年尝试了歌舞电影


而比起这些美式歌舞音乐电影,《天竺蓝调》这样一部好莱坞向宝莱坞靠拢的独特影片,还是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


整部影片以印度农民的社会问题为线索,将歌舞、爱情、文化三重元素以喜剧的方式混合交织在这一社会议题之中,作成一首清新动人蓝调,《天竺蓝调》无论是听起来还是看起来,都充满了浓浓的印度风格。


虽然这样东西融合、向宝莱坞致敬的作品也许对于严肃主题的深度过于简化,但毕竟是一部由大政经回归小心灵的音乐爱情喜剧电影——坐下来会心一笑地好好欣赏好莱坞版的印式歌舞、体味别样的印度风情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影 片 预 告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7)

电影 天竺蓝调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8)

时间 12月25日 21:15

12月26日 17:35

当好莱坞遇上宝莱坞


宝莱坞风格舞大全(当好莱坞学起宝莱坞的)(29)

文:Focus

编辑:Focus、巴塔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