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1)

9月1日晚陪家人一起观看了CCTV1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观看结束后,收获很多,尤其对中华文明溯源工程专家王巍教授讲述的《一万年前的一粒米》印象深刻,感慨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农业的起源是文明起源的基础,在农业革命出现之前,我们祖国大地上的先民们以采集野果和打猎为生,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过着衣不蔽体、茹毛饮血、居无定所的生活。一万年前,勤劳而智慧的先民们学会了栽培稻米,拥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先民的生活方式有了重大而深刻的改变,朝着衣能蔽体、食能果腹、居有定所的梦想生活迈进,中华文明的曙光就在那一刻出现了!水稻带来的文明变化,让我们深受震撼,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优秀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而这一切的起点,竟然是从一粒“米”开始的!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2)

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批评调皮捣蛋的小孩子“吃饱了没事干”,其实深入思考一下,人类早起文明不就是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创造出来的吗?远古社会,先民们一天之中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采集食物和捕猎,还得躲避大型捕食动物的袭击,仍不能保证温饱,哪里会有心思去创造文化、仰望星空呢?进入农业社会后,随着食物增多,将一部分人从繁忙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部分闲下来的人就成为了语言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哲学家,而这一切归功于一万年前的“一粒米”!中国人经常说“民以食为天”,看似简短朴素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中华文明精髓所在!

作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华文明光辉灿烂的文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也勉励自己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华文明传承人,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传播传统文化,让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展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3)

稿件定位:唯美,深情,精短。

来稿体裁:诗歌(现代诗、旧体诗词)限100行内;散文、随笔、小说、报告文学等字数不超过3000字。

来稿要求:新媒体原创首发(不包括纸刊),请附百字内作者简介及近照1幅。

投稿邮箱:ddwt2022@yeah.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