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位教授已经翻车的日本战国史讲座上,他对清州会议的介绍是:你要立二儿子,他要立三儿子。然而对日本战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丰臣秀吉在清州会议没有拥立织田信长的儿子,而是拥立了织田信长的孙子、织田信忠的长子织田三法师(织田秀信)。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1)

不过某位教授在清州会议上犯错误并不奇怪,因为很多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都认为家族内部的权力之争都是“诸子之争”,很少有孙子参加权力斗争的,织田信长的儿子还特多(有记载的儿子共有十二个)。那么丰臣秀吉在清州会议上为什么要拥立织田信长的孙子呢?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2)

首先要说明的是,现在学界对于清州会议的研究出现了很多新观点。有关清州会议的传统说法有所动摇,但新观点也没有被广泛接受。本鬼接下来介绍的内容还是以传统说法为主。天正十年(1582年)六月初二,织田信长及其长子、织田家督织田信忠死于“本能寺之变”。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3)

当年六月二十七日,织田家的几大重臣在清州召开会议,决定新的织田家督。清州会议名义上是讨论织田家督的人选,但实际上是织田家臣分配织田信长的遗产。谁能在清州会议的遗产分配上取得优势,谁就可能成为织田信长统一日本事业的继承人,进而成为日本之主。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4)

参加清州会议的织田家重臣分为两派,一派以柴田胜家为首,另一派以羽柴秀吉(丰臣秀吉)为首。对于柴田胜家和羽柴秀吉来说,谁拥立的人选当上织田家督,谁就能获得织田信长更多的遗产。正因如此,柴田胜家和羽柴秀吉都想取得织田家督之争的最后胜利。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5)

柴田胜家拥立的是织田信长的三儿子织田信孝,原因有四:第一,织田信孝在还活着的织田信长诸子中名声最好;第二,织田信孝是讨伐明智光秀的名义总大将,能对冲丰臣秀吉的最大政治资本;第三,实力较弱的织田信孝易于控制;第四,织田信孝的对手是织田信雄。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6)

织田信雄是织田信孝的次子和织田信忠的同母弟,但人望和才能都很差。柴田胜家的如意算盘是:自己拥立织田信孝,那么与自己对立的丰臣秀吉只能拥立织田信雄。而织田信雄除了兄弟排行之外几乎都不如织田信孝,拥立织田信雄的的丰臣秀吉基本会输给柴田胜家。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7)

丰臣秀吉非常清楚柴田胜家的算计,知道自己绝不能拥立织田信雄。于是丰臣秀吉决定拥立织田信长的孙子、织田信忠的长子织田三法师,原因有三:第一,织田三法师当时还不到三岁,容易控制;第二,幼儿难论功过,所以织田三法师的年幼能对冲织田信孝的名声。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8)

第三,织田三法师拥有礼法身份的优势,而礼法身份是织田信孝的最大劣势。在确定织田信忠继位后,织田信长将其他儿子都过继出去了,比如织田信雄和织田信孝在清州会议时其实叫北畠信雄和神户信孝,织田信长四子织田秀胜(羽柴秀胜)更是过继给了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9)

因此除了织田信忠之外,织田信长的其他儿子在礼法上都没有继承织田家督的资格,特别是织田信忠死前已经是正式的织田家督了。织田信忠已死,织田家督自然要由织田信忠的儿子继承。而织田三法师是织田信忠的长子,在礼法上的继承权要大于织田信长其他儿子。

丰臣秀吉和明朝关系(给某教授上课之八)(10)

综合来讲,丰臣秀吉拥立织田信长的孙子织田三法师既有利于控制织田家,也能将织田信孝的优势化为无形。参加清州会议的多数织田重臣本就心向丰臣秀吉,织田三法师继位在礼法上有无可挑剔,柴田胜家最终在织田家督之争上败给了丰臣秀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