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汤雅洪

我收藏的物品种类挺多,其中珍藏的许多黄梅戏音像制品,令我非常喜爱。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

严凤英主演经典黄梅戏剧目和演唱经典唱段的磁带与光盘,以及电视连续剧《严凤英》DVD光盘,令我特别喜爱。

如今,虽然用“小爱”与“天猫精灵”听戏,用手机、电脑、电视机看戏,都非常方便,但是家中许多黄梅戏音像制品,我依然当成“宝贝”好好珍藏。因为每当我见到这些藏品,就会想起时隔多年的美好往事。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2)

由黄新德、马兰、吴琼、韩再芬等演唱经典黄梅戏唱段的光盘,深受我的喜爱。

由于家乡洪泽曾经有黄梅戏剧团,我五岁那年起父母就经常会带我到剧场看戏,因此我从童年时代起,就爱听爱看黄梅戏,最喜爱看的黄梅戏剧目就是《天仙配》。但是,后来家乡的黄梅剧团改为文工团,再后来文工团又宣布解散,曾令我与很多戏迷感到很遗憾。

好在此后在南京与合肥、安庆等地,我多次有机会观看黄新德、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韩再芬、何云等黄梅戏名家主演的舞台剧,感到非常过瘾,非常开心!随着家中添置了收录机与DVD影碟机,我购买了许多黄梅戏磁带与CD、DVD黄梅戏光盘,听黄梅戏与看黄梅戏真是太方便了。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3)

《韩再芬黄梅戏表演专辑》光盘,录制的黄梅戏委婉动听。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4)

吴琼演唱黄梅戏,最富有严派韵味。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5)

杨俊扮相俊美,唱腔甜美,表演精彩。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黄梅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剧情精彩生动,唱腔委婉抒情,演员扮相非常唯美,因此深受广大观众与听众的喜爱。

在我购买的黄梅戏磁带与光盘中,既有严凤英、王少舫等黄梅戏一代宗师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经典剧目,也有黄新德、马兰、吴琼、吴亚玲、韩再芬等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的精彩演唱与演出。当年无论白天工作多么烦心与繁忙,只要在夜晚静心赏听黄梅戏唱段,就会感到如痴如醉,心情非常偷悦。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6)

15年前,我陪同王冠亚、时白林、丁俊美等安徽黄梅戏名家游览甘熙故居合影。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7)

26年前,我采访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左),在他家中合影。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8)

16年前,我采访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在剧场后台为她拍摄的照片。

正因为与黄梅戏的情缘非常深厚,我在省级报社从事文化新闻采编工作前后,专心研究与报道黄梅戏艺术,在合肥与安庆等地先后采访过很多黄梅戏曲界的名人,获悉许多鲜为人知的黄梅戏历史与珍贵往事,在全国各地报刊与网络上发表了几十万字报道黄梅戏剧目与黄梅戏名家的文章。其中,在安徽《黄梅戏艺术》杂志刊登的近10篇长篇报道,已成为研究黄梅戏历史的文献资料。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9)

这本《情迷黄梅作品集》,剪贴着我采写与刊登黄梅戏题材的很多样报。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0)

2021年,在南京江宁文化馆露天舞台上,表演“一心三用”边唱边画边写黄梅戏《女驸马》绝技。南京恒星黄梅戏艺术团优秀演员王晨友情助演。

艺术的发展重在创新。近年来,我致力于“创意黄梅”表演形式的策划与尝试,其中,独创的“一心三用”边唱边画边写黄梅戏《女驸马》绝技,每次登台表演,都令观众们感到非常有趣、非常新奇。

汤雅洪 (《凤凰资讯报 . 天下美篇》名誉主编 )

  汤雅洪采写黄梅戏题材的部分文章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1)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2)

  独家专访《众仙女跨越世纪忆往昔》,在2002年第1期《黄梅戏艺术》杂志刊登。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3)

1997年4月28日,采写与刊登的《黄新德近侃黄梅戏》。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4)

  20年前,独家采写的长篇通讯《〈天仙配〉七仙女今安在》,在《扬子晚报》整版刊登后,令广大读者非常关注,并且被《作家文摘》等许多报刊转载。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5)

  与刘镇共同采写的《一幅版画力作 催生一出新戏》,1999年8月23日在《扬子晚报》刊登。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6)

  采写的《黄梅戏经典剧目音配像视盘即将问世》,1998年在《淮海晚报》刊登。

黄梅戏全套碟片(黄梅戏音像制品非常值得珍藏)(17)

  2013年,参与策划的“严凤英艺术生涯展”在南京民俗博物馆展出后,采写的《天上人间 情意相连》长篇特稿,在《江苏工人报》整版刊登,对此次展览的三大亮点进行独家报道。

发布编辑/贡嘎李光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