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1)

元 钱选 扶醉图

瞧不起文人,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并且也不是现在才有的。

文人最让人反感的,就是又“穷”又“酸”。但是,“穷”又“酸”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得从古代说起。

对文人的看法,源于古代平民对“秀才”的看法。最早形容秀才的,就是又“穷”又“酸”。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2)

资料:南京总统府景区(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什么是秀才呢?很多会想起洪秀全。一些书上说,洪秀全是秀才。“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洪秀全起义失败,因为他只是个秀才。其实,这位大名鼎鼎的洪秀全,并不是秀才。他到省城广州参加了几次院试,都没有考取,最后才一气之下决定起义的。而当初,洪秀全是想一门心思考个秀才的,可惜才学不够,始终不能如愿。

古代科举,考中了可以当官,首先就要考中秀才,这是最低门坎。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3)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小秀才,你来这里作甚呢?”

明清时期的秀才,分为三等:一等为廪膳生员,简称廪生,享受官府的生活补贴;二等为增广生员,简称增生,相当于扩大招生;三等为附学生员,简称附生,相当于备取生。为了好听,这三种都被称作“秀才”,其实是有很大不同的。

明代的府、州、县学生员,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明代的州、县,根据规模大小是分等级的,如铜陵县即属“下邑”,生员名额就少。“上邑”有二十名,“下邑”往往不到十名。这么少的名额,能考成“秀才”(生员),那是相当了不起的。

“秀才”无疑是精英,怎么会穷呢?完全是相对的。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4)

南市老建筑之文庙

明代的廪膳生员,官府每人月给廪米六斗,每年发廪饩银四两。单是这个经济待遇,秀才夫妻不劳动,管吃饭、零用基本上够了。

秀才还有免除徭役的权利,对普通平民来说,徭役是个很大的经济负担,甚至超过税赋。从这个意义上讲,秀才一般会比普通平民要富。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5)

秀才

秀才会什么显得“穷”呢?除了相对于官员,收入确实少外,就是不干活,不挣钱,结果真的很穷。

秀才属于身份的人,像平民那样干活,放不下那个架子,这是秀才穷的主要原因。秀才一般会去教书,这个收入也不低。但秀才一般不会去用自己的知识去经商,所以相对商人也是穷人。这是“穷秀才”现象形成的关键。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6)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小秀才,你来这里作甚呢?”

秀才会什么显得“酸”呢?因为他们有特权。

秀才属于有“功名”之士,是士大夫阶层的最低一级,在地方上有各种政治特权,如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犯事未剥夺功名之前,知县不可对其用刑。平民见官难,秀才遇公事可禀见知县,这都是很有“面子”的事情。所以,秀才一般都不肖与平民为伍,平时也喜欢摆谱,装装样子。这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官又不是官,架子还不小,“酸”指的就是这种情形。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7)

《秀才遇到兵》

现实生活中,秀才的政治特权还表现为多个方面。平民如果平时见到秀才,都不能直呼其名,要尊称为“老爷”,给他平白无辜地行个礼。实际上,秀才又不是真正的“老爷”,而秀才本人又要在街坊邻居面前,装成真“老爷”的模样,很不招人喜欢,让人反感。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8)

科举活博物馆,四川阆中清代贡院。

明代有森严的等级制度,包括做几间房、房子做多高等,都与主人的等级相挂钩,不是有钱了,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古代民间建房,都十分迷信风水,忌讳别人的房屋比自家的高,并且经常出现这样的民间纠纷。但是,秀才家的房屋,可以“合法”的比邻居家高出三寸,邻居自然就比秀才家的房子要矮三寸,这会让邻居很不爽。如果不这么做,秀才举报到官府,邻居必定倒霉透了。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9)

秀才

秀才还有其“标志”服:头上戴一顶方巾,身上着一袭蓝袍。光着膀子的秀才,也是不容许的。秀才本来算不上穷人,这身“行头”也是要成本的。所以,对大多数秀才而言,平时必须装。社会上认为他们“酸”,也是有道理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生活在“秀才”这个阶层,其实是非常尴尬的一件事儿。

给洪秀全当驸马是什么感觉(你瞧不起他他更瞧不起你)(10)

秀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