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每个阶段补什么?到底该给孩子补(1)

点击头像关注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健康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第八诊室(ID:consultingroom8)

导言

在温饱都难以保证的年代,大人们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儿,那时候填饱肚子最重要,根本顾不上给孩子补充啥营养。在娃小时候,哪家孩子要是吃到了奶粉,那可是相当大的荣耀。现在则不然,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条件改善了,母乳的好处在咱们心里明镜儿似的,然而其他方面的攀比却在或明或暗地进行着。

比如在娃之前潜伏的一个妈妈群里,有位妈妈海外代购了复合维生素,说孩子吃了之后明显比以前爱吃饭了,也不经常生病了,于是大家纷纷打听购买渠道,瞬间毫无违和感地搞了一次小型团购活动,一下午就有将近50位妈妈跟风购买,以至于有那么一刹那让娃有点怀疑这是不是厂家的销售套路。

是不是套路咱不去掰扯了,可妈妈们想把天底下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的这份心让人感动,不过感动归感动,咱孩子真的需要「补」点啥吗?

一、不建议给孩子常规检测微量元素

早在2013年,曾经的国家卫计委(现已更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叫停过微量元素检测项目,并且明确指出,如果不是为了诊断治疗的需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不得针对儿童展开微量元素检测项目,且不允许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常规体检的检查项,尤其是针对6个月以下的婴儿。

一方面,血液学的检查不足以判定孩子体内微量元素的实际情况,比如钙主要存在于骨骼中,血液中的钙含量参考意义并不大。

另一方面,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和饮食情况才适合作为判断孩子是否缺乏某种物质的参考,而不是单纯依据一纸微量元素的检测结果,就盲目地给孩子补充各种补充剂。

有一次,娃带老二去注射疫苗,亲眼看见一位妈妈用勺子给宝宝硬灌进去一整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她家宝宝才3个大月,而且很健康——当时娃就震惊了!我对她说:「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来说,母乳可以满足孩子的全部营养需求,不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那位妈妈半信半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道:「连水都不需要额外喂呢,而且这个口服液里面糖分含量比较高,对孩子没什么好处。」

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说了半天,也不知道最后她听没听进去。后来老妈跟我说:「你知道么,你那劲头特像推销员!」

二、维生素D到底要不要补?

要说必须给孩子补点啥,非维生素D(VD)莫属。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唯一被认可的、需要常规补充的微量元素

人体自身无法合成VD,母乳中它的含量也很低,而VD又是人体的必需物质,因为它参与了体内钙吸收的重要环节。所以,如果缺乏VD,就会有缺钙和患佝偻病的风险。

目前推荐足月生产的、母乳喂养的健康宝宝,从出生后两周开始,每天补充400iu的维生素D。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每天补充400iu~600iu,至少补充到2岁。

对于吃配方奶的宝宝,可以按照孩子的饮奶量换算一下摄入奶粉中所含维生素D的量,再决定是否需要额外补充。

奶粉配方表中的维生素D单位是ug,换算成国际单位(iu)需要乘以40。举个例子,孩子每天饮奶量是500毫升,如果每100毫升的配方奶含VD量为1.4ug,那么孩子从奶粉中每天获取的维生素D为5*1.4*40=280iu。6个月以下的宝宝在这个饮奶量的基础上,每2天给孩子补充400iu的维生素D就行。当然,如果嫌麻烦或者记不住,每天给孩子补充400iu也没毛病,因为只要6个月以下的宝宝每天补充维生素D不超过1000iu,6个月到1岁每天不超过1500iu,都在安全的补充范围内。

三、钙要不要补?

中国很多孩子都是被缺钙的——孩子这阵子爱出汗,补点钙吧;孩子最近晚上总醒,补点钙吧;孩子囟门闭合得没有隔壁家小胖快,补点钙吧……钙简直成了传说中的神药,没有什么关于孩子的问题是一片钙片解决不了的,如果解决不了,那就两片。

其实判断孩子是否缺钙主要从饮食方面来分析

6个月以内的宝宝只要饮奶量正常、生长发育正常,并不需要额外补钙,因为奶中的钙质完全可以满足孩子发育过程中对钙的需求。6个月以上的宝宝除了满足饮奶量的同时,要注意辅食的合理搭配。鱼、肉、蛋、奶等食物中的钙含量都很丰富,及时添加辅食的宝宝基本上也不会有缺钙的风险。而至于之前提到的那些所谓「缺钙」的症状,十有八九是谣传了。

关于补钙,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看看这篇文章(你还深陷在「儿童补钙」的漩涡中无法脱身吗?)

四、铁要不要补?

7个月~12个月的确是缺铁的高发月龄,所以我们呼吁在孩子辅食添加的早期就引入含铁辅食,尽量减轻孩子缺铁的风险

高铁的辅食包括:高铁米粉、红肉类食物、肝脏类食物等等。考虑到肝脏有重金属超标的风险,通常不作为常规推荐。如果食用,尽量一周内不超过两次。

说到这里,不由得感慨一下知识更新的力量。老大小的时候我们还都按标准参考辅食添加顺序,比如:先吃米粉,后添加蔬菜和水果,8个月以后再加肉等等,而现在的观点则认为辅食添加的顺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在添加辅食的早期就尽量尝试多种类食物。当然,前提是一样一样添加,以排除孩子过敏的食物种类。

如果一个孩子在8个月之前都没有吃过肉,那TA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肯定是很大的。

判断孩子是否缺铁性贫血并不难,可以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如果已经贫血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铁剂;如果不贫血,也不能放松警惕,高铁辅食同样要跟上。

总之,记得给孩子吃肉!

五、锌要不要补?

6个月以内的孩子很少有缺锌的。6个月以上的宝宝只要辅食添加得均衡合理,同样不会缺锌

感兴趣的家长请戳(听说你家娃也「被缺锌」了?)

六、复合维生素要吃吗?

朋友从美国回来,给老大老二带了维生素软糖,尝过两粒之后我就立马把它放到了橱柜最上边,原因就是——这货太好吃了!让老大老二逮到,分分钟就能你一粒我一粒地分完。

老大每天上学带水果,放学回家也有水果吃。老二在家成天被我妈换着样地喂,把一切在我小时候没能实现的关于食物的幻想在她身上统统实现了。老二的脸蛋日渐圆滚,一看就是啥也不缺,只有累得跟狗一样的六个娃最需要补充这个那个……于是一天几块糖,吃得我心情也美好起来。

闲话少说,只要孩子蔬菜、水果正常吃,就不需要额外补充维生素

七、生长曲线的实际意义

给孩子绘制生长曲线这个事儿娃举双手赞成,但这只能作为我们判断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一个参考。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按照标准曲线一路生长下去,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时间表」,只要孩子的生长曲线在标准范围内,整体来看是平稳向上的就好

前天,闺蜜拿着曲线问娃:「你看,我宝宝这个月比标准值掉了半个格,该补点啥?」娃毫不犹豫地翻了个大白眼给她!

这是一个让人焦虑的年代,而这些无处安放的焦虑通常会在孩子身上找到突破口,每位妈妈都不例外。

昨天,我忽然发现老大睡觉时会张嘴呼吸,我问平常陪睡的老公孩子这样多久了,正在看书的老公头也没抬地回答:「有一阵子了吧?」

我当时瞬间就恐慌了:「这么久了?怎么不早说?孩子会不会是腺样体肥大?以后会不会有腺样体面容?怪不得最近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注意力也很难集中……」

老公放下手里的书,走过来把老大的枕头挪了一下,他的嘴巴瞬间就合上了,呼吸也变得很顺畅。

为了缓解尴尬的气氛,我顺手在书架里抽了一本杨绛的书看起来。

人淡如菊,安之若素——养孩子同样需要这番境界吧!

点击头像关注六层楼医生,学习更多健康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