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而得诸葛亮,关羽、张飞等并不高兴,于是,刘备发话说“我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写“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有铺垫,有起伏,有悬念,战役场面并不大,但双方进退,人物言行,写得细腻生动,是一段精彩故事​‍‌‍​‍‌‍‌‍​‍​‍‌‍​‍‌‍​‍​‍‌‍​‍‌​‍​‍​‍‌‍​‍​‍​‍‌‍‌‍‌‍‌‍​‍‌‍​‍​​‍​‍​‍​‍​‍​‍​‍‌‍​‍‌‍​‍‌‍‌‍‌‍​。


诸葛亮为何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1)


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指挥战事​‍‌‍​‍‌‍‌‍​‍​‍‌‍​‍‌‍​‍​‍‌‍​‍‌​‍​‍​‍‌‍​‍​‍​‍‌‍‌‍‌‍‌‍​‍‌‍​‍​​‍​‍​‍​‍​‍​‍​‍‌‍​‍‌‍​‍‌‍‌‍‌‍​。关羽、张飞满心不服,刘备嘴上虽说运筹帷幄之类的话,内心实际上也不踏实。只有诸葛亮指挥若定,决计用火攻,井以诱敌人套方法,稳操左券。他在布置停当后。还特地叫人备下功劳簿,可见确信必胜无疑。最后,果不出他所料,挫败曹军。关羽、张飞由此拜服诸葛亮。

罗贯中写火烧博望坡,并作为孔明初出茅庐的第一功加以赞美。其实,这事属于虚报。从历史记载看,博望之战和诸葛亮毫无关系。


诸葛亮为何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2)


刘备投荆州刘表,荆州豪杰归刘备的人不断增多。刘表有猜疑,就派刘各去了博望,与曹军夏侯停、于禁等相拒。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夏侯)悖等追之,为伏兵所破。”

按:当时刘备兵马实力,还不成规模,曹军人数也并不多。这是一场小打小闹的战斗。因此,《三国志》的曹操、刘表各人传记中均未提及。而且《夏侯悖传》和《于禁传》也都未见此事。

除了刘备传记上提到,博望之战还见于《三国志.魏书.李典传》,不过,地点是在叶县。《李典传》说:“(刘)备一旦烧屯去,悖率诸军追击之,典日:‘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椿,不可追也。’悖不听,与于禁追之,(李)典留守。悖等果人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刘)备望见救至,乃散退。”《三国志》里记载的就这些。

按照司马光《资治通鉴》里的记载,这场战事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

核对史料记载,可知罗贯中写这场博望坡之战。夏侯悖领兵有十万,那是虚张声势。罗贯中安排诸葛亮担任主角,还说成初出茅庐第一功,那完全是艺术虚构。


诸葛亮为何没有三顾茅庐(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功)(3)


这一年,诸葛亮尚未和刘备认识。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是公元207年,诸葛亮27岁。博望坡战事发生在五年以前,当时,诸葛亮22岁,尚在隆中高卧呢。刘备在博望烧屯伏击夏侯悼时,即公元202年,诸葛亮确实有一件大事,那就是他娶了黄承彦的女儿阿丑为妻,正享着燕尔之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