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珏【关键词】2020内地引进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 金球奖最佳影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1917无意义的战争?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1917无意义的战争(1917两个人的战争)

1917无意义的战争

□ 王文珏

【关键词】2020内地引进 第7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7项大奖 金球奖最佳影片

古希腊数学著作《几何原本》中,开篇第一句话以科学与哲学合二为一的语意跨越了时空。

“点是没有部分的东西,线是没有宽的长。”表达美而深邃,让人神往半天。

看电影《1917》时,心里会浮现这个句子。在史的巨大体量中,个体之人如一个点,无论大小,是自己的全部,没有其他可能。时间永续向前,下一秒是上一秒唯一的坐标。时间里的每一个人,人的每一瞬间,终将组装起所有成史成册的东西。一个点在某一秒的具体感受又是什么呢?

英国导演萨姆·门德斯的这部新作在颁奖季一鸣惊人。这是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某个局部的影片:1917年春,德军撤入兴登堡防御工事。长长的壕沟,无边无际的铁丝网,数不清的地雷、狙击手,让这道防线成为著名的死亡防线,德军以较小代价换来协约国联盟几十万人的死亡。

胶着的血色里,英国德文郡部队没有察觉德军佯装撤退的诱敌之计,即将在清晨发起追击。为避免这些士兵落入绞肉机,16岁的汤姆和威廉被派去送加急命令。他们需要穿越炮火,在一天内把信送往前线。而汤姆的哥哥就在那支踌躇满志的部队里……

送信之路,就是故事。逼仄、弯曲又狭长的战壕里,士兵喘着粗气行进。走在前面的汤姆抓枪托的指节泛着青白——太用力了,他那么急切,像一只刨着大地困难行进的动物,被困在大地的中央。死寂的前线,昨天炮火漫天,今天尸体遍野,无人收起。静静的腐烂死寂,比流血的战场还惊悚。

对汤姆来说,每一秒都有意义。因为多快哪怕一秒,就有可能让自己的哥哥活下来,而每晚一秒,他就可能死在弹雨里。所以哥哥总是活在这一秒和下一秒之间,活在一个可能和另一个可能交错的瞬间。克服千难万险前进的每一秒,都是另一个人生死不明的结局,全程高度痛苦,高度焦灼。

影片最鲜明的标签,是“一镜到底”。导演用多个超长镜头组合,营造出一种完全贴身的视角,主人公成为人们的视听传感器,一切感受都发轫于这两个渺小身影:挂在铁丝网上的尸体近乎风干,掉在河里的尸体如浮桥,不小心摸到被鼠啃噬的肉身惊起一身汗……人们随着一会儿匍匐一会儿入地坑,偶尔,他们立起身眺望——灰蒙蒙的寒春天际,残酷绵延。

镜头语言,是导演选择的表达手段。长镜头带来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它补充了战争加诸个体,那些最细微最具体的瞬时感受——直接、沉浸、代入,有个方言很能形容这种表达,“直给”。《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类型的战争片,很大程度上人们在关心故事、故事人物的情感、命运。而《1917》中,主角即观看者,人们在观看时无法控制地将士兵的一切投系于自身,一己的凄怆悲鸣,惊慌失措地翻山越岭,无时无刻担心自己死在黎明前的无边恐惧……每一秒的感受最大程度侵占了观影情绪。这里不再有担心、怜悯等第三方感受,一切感知在生死的不断挤压中回到始发地——我,所有历史里最小的点。

战火中的欧洲大地,难得地在一部战争片里露出古老又温柔的样子。当士兵路过被炸毁的村庄,甜白的樱桃花却一如既往地开着,这一幕像是从枯焦的战场,忽然透出绿色的一角,这里有战前的生活,有乡村的清新,温暖与知足。如同一角闪电般的绿,一树被风吹拂的花朵,隐隐透着甜香。除了恐惧和焦虑,人们同样感受到这一刻的心魂俱静。在昔日寻常的映衬下,战争更加呈现出残酷的毁灭感。

从个体的点出发,导演用切肤的个人叙事,代替了磅礴的故事体。人们感受更多的是个体生命的沉沦、溃败、奋力,直到拼尽最后一秒等待命运审判的绝望煎熬。这样的叙事从个人抵达了所有人,那些喊不出口的悲伤,湮灭的哭泣,像灰色雨云从天空缓缓垂落。当娃娃脸的汤姆死在德国士兵的刀下,当威廉结束长如一生的一天,倚在山坡树下,对故乡的思念随着他的呼吸渐渐虚脱。一战和它的时代,如一轮凉月,真切地浮现在时光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