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

要说李渊取代隋朝建立唐朝,他四个儿子里,李世民能占一半以上的功劳。617年,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的强大支持下起兵晋阳,只一年,便拿下了隋朝的天下。

李渊还在犹豫要不要起兵时,李世民已经广幕有能之士为李渊做好准备了。

李渊称帝后,李世民封为秦王。此后,李世民依然连年征战,平了隋朝余孽的叛乱。

面对儿子的居功至伟,李渊都不好意思使用旧制的官职来封赏李世民,便另起徽号。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1)

李世民16岁便在李渊身边立战功,从他的付出和功劳上讲,立为太子绝不为过,但李渊选择立长子李建成为储。

太子怕弟弟功高盖主,便多次诬陷,甚至想先杀为快。可气的是,李渊站在长子这边,他要维护他的太子,也是维护自己对江山的决定。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痛心之余立李世民为太子,但他憎恨李世民的谋反,看着长子被杀,他对李世民诅咒到:

汝之子孙亦要遭此报!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2)

李世民是个仁爱的皇帝,玄武门之变的手足相残,大约会纠缠他一辈子。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李世民自幼与兄弟友爱,在李渊到处征战的那些年,他与长兄的配合是默契的,后来也未对李建成表现出过不尊。

立嫡立长是自古传下来的规矩,李世民威望和功绩足以支撑他在唐朝的地位,他没必要跟兄长争太子之位,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俩却多次密谋要除掉他。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3)

忌惮弟弟的平分秋色

有人说李世民不服太子,早就在筹划争夺太子之位。事实却是,是李建成在逼李世民反。李建成的战功不逊于李世民,为什么李世民看起来立了那么多的功,是因为李渊要保全太子

太子才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而秦王只能是可以为国家牺牲的战争机器。可看着李世民一天天强大,李建成心里太畏惧了,除了让他死,他没有别的办法让自己放心。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4)

李建成先是想毒死李世民,他明知李世民不善饮酒,偏偏仗着太子身份半夜召他入宫灌他毒酒。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纪七》记载:“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数升,淮安王神通扶之还西宫。”

李渊知道后,未责怪李建成,只是告诫太子不许在晚上召秦王喝酒。然后去对李世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去洛阳封地避免与太子的纷争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5)

但是李建成后悔了,他认为李世民本来就手握兵权,离开京城就像放飞的鸟,再想对付他就难了,又让李渊留下秦王。然后再伙同李渊的后妃不停地向李渊进谗言,李元吉也做好了除掉秦王的准备。

秦王府幕僚忍无可忍,为自保,也为秦王不忿,一起劝说李世民反抗。李世民这才兵变玄武门,并亲手射杀了李建成,本来想杀李世民的李元吉也被及时赶到的尉迟恭射死。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6)

诅咒成真

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对他的诅咒慢慢显化。

贞观十六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世民将他废黜,流放黔州;贞观十七年,齐王李佑谋反,废为庶人赐死。魏王李泰虽不是太子却最得李世民欢心,封了王还依旧留在宫中,不舍得让他走。

可太子谋反后,李泰竟然想争储君之位,李世民再舍不得,也只能将他降为顺阳郡王,让他远去均州

永徽四年,吴王李恪涉嫌谋反,被长孙无忌除掉;而蜀王李愔受兄弟牵连,废黜流放巴州,后死于当地。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7)

上元元年,蒋王李恽被诬告谋反,罪名是否坐实不重要,但被逼自杀。

垂拱二年,越王李贞因不满武则天当政,起兵反抗,结果兵败自尽;垂拱四年,琅琊王李冲联络父亲李贞的旧部,起兵反武则天,兵败被杀。

永昌元年,纪王李慎因曾经支持越王李贞谋反,被武则天下狱,死在了流放途中。

永隆元年,曹王李明被疑伙同武则天儿子李贤谋反,降为零陵郡王。武则天先是假意将他流放黔州,后来安排黔州都督逼死了他。

李渊为何要剥夺李世民兵权(李渊的诅咒有多灵验)(8)

李世民的九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全是因谋反罪而死,竟是正好应了李渊当年的诅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