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通勤时间是极限值还是幸福值?

“极端通勤”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只要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上,就是极端通勤者。

在巴黎,53%的人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上

在东京,上班族平均每天花费1小时42分钟通勤;

在首尔,白领们每天平均有超过2小时在通勤路上。

在北京,单程平均通勤时耗48分钟,30%通勤者单程超过60分钟。

在广州,69%的上班族通勤时间在45分钟以上……

四个小时的通勤意味着什么(你熬得过极端通勤吗)(1)

极端通勤者通常都是早出晚归

我是广州极端通勤者,通勤时间在60分钟以上。

为了让孩子在比较好的学校读书,2013年我从天河搬去番禺住市郊大盘,距离现在的公司大约33公里。

为了节省通勤时间,让自己不至于还没有开始工作就累了,我做了两个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之一,是从家里打车约25分钟到达10公里外的地铁大站,争取坐上地铁快线,15分钟后可以出站,步行10分钟到公司楼下。即使如此,加上等候地铁的时间,至少花费55分钟。

解决方案之二,是骑电动自行车5分钟到达离家最近的地铁站,换成3条不同线路,耗时45分钟后出站,再步行8分钟到达公司楼下,如此这般,耗时是65分钟。

四个小时的通勤意味着什么(你熬得过极端通勤吗)(2)

地铁是首选交通工具

两者对比,方案1时间少7分钟,金钱多付约25块,地铁拥挤程度最轻。

我已经坚持极端通勤时间快2年了。之前的公司,乘坐地铁时间仅需22分钟。前后合计约40分钟。

从幸福值到极端通勤值,我付出了更多的时间,换取了每月多赚几千块钱。

可是如果工作不能弥补我每天极限通勤值的痛苦,我又如何继续坚持下去呢?

如何熬过极端通勤时间?

我觉得,通勤时间是唯一属于自己的,没有任何打扰(没有任何交集的路人是可以忽视的影响因素)的私人时间。

我很少会在通勤时间处理工作,或者也不接工作电话。因为地铁上人多,信号也不好,有些工作也不方便当众沟通。但只要有手机和好学(八卦)的心,在地铁上可以做的事情还是蛮多的。看看漂亮小姐姐们的穿着打扮,刷刷头条看下天下八卦,追剧听歌,几十分钟就这样过去了。勤奋一点的时候,我会看看书或者复盘一下工作,做一些工作计划。有些更勤奋的人,会争分夺秒地做题备考。

四个小时的通勤意味着什么(你熬得过极端通勤吗)(3)

看书睡觉刷手机的通勤者

所以,只要换一种心态看待通勤时间,或者在通勤的时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方式让自己不要那么累,其实通勤也是社畜们难得拥有独处的时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