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宫廷剧的观众肯定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就是皇上在处罚一些犯罪的大臣及其家属的时候往往会说:“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

那么皇帝口中的宁古塔到底是什么地方?这所说的“披甲人”又是些什么人呢?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的真实原因(清朝把犯人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1)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咱们先来讲讲,为什么皇帝总喜欢把犯人发往宁古塔呢?

这个宁古塔位于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带,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努尔哈赤时期,便开始在此建立政权,常年驻军,是满清时期东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

“宁古”两字在满语中代表数字六,“塔”的意思是个,所以“宁古塔”的汉语解释就是六个。相传早期有满族兄弟6人,来到此地拓荒开垦,各占一方,将宁古塔瓜分殆尽。后来的传说逐渐演变成和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六个儿子联系起来,此处就成了满清的龙兴之地,发祥之所。清人称宁古塔“南瞻长白,北绕龙江,允边城之雄区,壮金汤之帝里。”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的真实原因(清朝把犯人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2)

宁古塔那儿的气候十分恶劣,大部分地区常年冰封,五谷不长。著名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到宁古塔后,这样描述当地的气候:“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连,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可见这样的地方人迹罕至,那除了恶劣的气候之外,宁古塔这个地方还是野兽的天堂。流放到此的犯人,经常和虎豹狼虫不期而遇,稍不留意就会葬身兽腹。可以说这样的环境是最适合流放犯人的。一来生存困难,有利于对犯人的改造;二来可以最大程度地开发满清的发源地,让“宁古塔”日趋繁盛,重现清太祖时期的辉煌。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的真实原因(清朝把犯人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3)

2009年Julie & Julia ' '电影

因此,“宁古塔”成为了众多犯罪大臣及其家属的梦魇,流放之人曾形容:“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部分流放之人还没有达到宁古塔,就已经葬身虎豹狼群之口,甚至被当地人杀死分而食之。所以,一旦被皇帝下旨流放宁古塔,有些人宁愿自杀也不去。

当然,在清朝统治期间,被流放到宁古塔的名人还是不计其数的。如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具有极端反清思想的吕留良的家属、明代进士方拱乾一家、著名诗人吴兆骞、明代兵部尚书张缙彦等。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的真实原因(清朝把犯人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4)

2009年Julie & Julia ' '电影

那了解了宁古塔这个地方之后,咱们便来说说什么是“披甲人”?为何要说给披甲人为奴呢?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清朝八旗制度的核心就是“以旗统军,以旗统民”。旗丁按照身份地位的不同,可分为“阿哈”“披甲人”和“旗丁”三类,“阿哈”就是奴隶,以汉人及朝鲜人居多;“旗丁”专指女真人。

那“披甲人”,顾名思义,就是披着铠甲之人。说白了,就是清朝时期的军人。主要以旗人为主。但他们和严格意义上的军人又有些区别。“披甲人”在战时上阵杀敌,冲锋陷阵,就是一群骁勇善战的军人。

清朝犯人流放宁古塔的真实原因(清朝把犯人发往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5)

2009年Julie & Julia ' '电影

除此之外,“披甲人”还有很高的捕猎本领。“披甲人”四季皆能打猎,出猎的时限不定,短则一日,长则数十天。他们能根据野兽的踪迹,追踪数十里。少数“披甲人”能独立杀死一头猛虎或黑熊。等到了和平年代,“披甲人”则解甲归农,捕猎为生,自给自足,他们就成了地道的猎人。

把犯人发给“披甲人”为奴,其实就是让他们去服侍这些军人。不过,满清时期,守卫宁古塔的“披甲人”,还算善待罪犯。如有发配至此的犯人出逃,“披甲人”一般不会告官,任其逃逸;如果没能成功脱逃而返回,“披甲人”还会作证是犯人主动自首以减轻责罚。

在整个清朝时期,“披甲人”和流放而来的犯人一起,将中原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了宁古塔这个荒蛮落后的边塞之地,教会当地人耕种、经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极大地繁荣了宁古塔的经济,促进了民族融合。


文章来源:《江西卫视经典传奇》微信公众号

撰稿:心心心心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