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个标题,有的读者可能费解。此文结合人类社会的温饱、小康、及富足谈蜂群的发展,内容重点是研究和总结操作技术的规律性,对中蜂养殖技术进行规律性摸索和总结。力求更利于我们养殖者实际应用,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集众人智慧扬中华蜜蜂之风采。

一、二四律(温饱律)

"二"指每张脾上保持二指宽的蜜粉带,这是中蜂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物质保证。好比人类生存的温饱线,超越此线则"家庭幸福、人丁兴旺、心安理得";低于此线则"担惊受怕、计划生育、逃难他乡"。所以蜜蜂生活水平若长期低于"温饱线"则会导致巢虫严重危害、蜜蜂恋巢性降低、蜜蜂繁殖力急剧下降、蜂群严重衰退甚至飞逃等结果。

"四"指中蜂蜂群发展的基准群势,即每一个蜂群的发展最起码从4框蜂开始。若低于4框则力量不够,甚至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导致全群衰败而亡。在4框蜂及以上群势,工蜂喂养幼虫及蜂王的能力远高于4框蜂以下,容易达到繁殖的最佳哺喂期。所以 4 框蜂是蜂群发展、繁殖的群势分界线,无论是自然分蜂群还是人工分蜂群或是春繁、秋繁群,都应该以4框蜂为底线,才能迅速达到蜂群发展的最佳状态,养蜂人务必慎重对待。

中蜂高产养蜂新法(中蜂养殖从)(1)

二、四八律(小康律)

"四"指每脾有四指宽的蜜,此时蜜蜂的生活水平相当于人类的小康,然后可适当取蜜但是不能逾越"小康线"。"小康水平"的蜜蜂繁殖好、抗病虫能力强,容易适应人类的干扰,中蜂养殖者可以随便搬运和检查蜜蜂,也可以取蜜和分蜂,此限度又称中蜂的"取蜜线"。 "八"指每个生产蜂群群势达 8 框蜂,这是高产和稳产的基本群势。因为我们的实践证明:8框及以上群势的蜂群,能够顺利地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影响带来的风险和灾难,从而能顺利地完成生产蜂蜜的任务。此限度称为"生产线"。

在蜜蜂的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循"人多力量大"和"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所以养殖者务必要饲养强群,不可贪群养弱群。长期坚持中蜂的小群取蜜和见蜜就取,而不遵循中蜂养殖的"四八律",就会导致蜂群严重受损,中蜂优良基因逐渐丢失、生产力下降、养殖不能规模化的结果,更不可能使中华蜜蜂产业的优势得以发挥和发扬光大。

中蜂高产养蜂新法(中蜂养殖从)(2)

三、八一二律(强群律)

"八"指蜜蜂繁殖到 8 框蜂时就可以称为强群,此时的蜜蜂无论生产能力、应变能力、抗逆能力、繁殖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最佳状态。此时外界或内部因素带来的风险都不会导致蜂群严重衰败,这就使蜂群的力量得到了保障,因此 8 框群的限度又称为"保险线"。

"一二"是指12框蜂,在蜂群达到 8 框时如果外界蜜粉充足完全可以通过人为的技术手段实现双王同巢,使蜜蜂的力量迅速达到 12框的强大群势。这更利于蜂群采集大蜜源和连续利用大蜜源,也有效地克服了中蜂大群好分蜂的缺陷,从而优化了中蜂强群高产的特性,所以此限度称为"高产线"。

中蜂高产养蜂新法(中蜂养殖从)(3)

四、环境定律(地理律)

中国人喜欢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伟大而古老的智慧郑重告诉我们,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同时还有一句关系我们生存与发展的警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没有绝地只有绝路,成败在于思路,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加之"天时"的利用与"人和"的努力就能生存和发展。反之水土的改变、环境的不同会导致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以笔者所在的贵州的地理环境为例:黔东南森林资源丰富、气候宜人,所以中蜂生存发展很好,通常都可以达到十框以上的群势,而黔西地区则树木少,干旱炎热,所以中蜂群势小自然蜂群也少。同样在黔东南地区,中蜂的群势数量依然有别,如天柱县城中蜂群势比坌处镇地区小。广东一些地区的中蜂一般就只有四五框,广西桂林地区有六七框,而到了贵州地区一般都在八框以上。

对于中蜂养殖者来说,必须觉察环境的重要性和规律性,使中蜂养殖适应地理规律而保证中蜂养殖的成功。中蜂养殖成功就必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人为协调蜂与地理的关系。不可逾越自然的局限,也不可完全靠"老天爷恩赐"。认真研究变与不变之道——不变的是客观环境,变的是人为努力,正所谓"变则通"。

中蜂高产养蜂新法(中蜂养殖从)(4)

五、人性法则(归宗法)

今天社会上都在谈"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万物归宗"。以人为本就得与世间万物协调发展,也就是和谐发展。在笔者多年的中蜂养殖经历中总结出:蜂与人有许多共通之处,自然或家庭环境恶化时人就会逃难,蜂则要逃群;人多力量大,蜂强产量高;物质丰富人丁兴旺,蜜粉充足蜂群兴旺。因此,在饲养蜂群时,在处理取蜜、繁蜂等问题时,要做到以蜂为本,健康发展。

文章来源:蜂博士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