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薇 整理陆羽是弃婴,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陆羽轩辕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陆羽轩辕剑(万古云霄一羽毛)

陆羽轩辕剑

□ 雨薇 整理

陆羽是弃婴

“万古云霄一羽毛”是“诗圣”杜甫用来盛赞诸葛亮的诗句。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此题为匾额,至今仍高悬于成都武侯祠门楣之上。此句用来写诸葛亮固然贴切,但是用来形容“茶圣”陆羽亦恰如其分。

陆羽,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三岁时被父母遗弃在竟陵西湖边,被龙盖寺住持智积禅师捡到,在寺庙中长大。禅师看他聪慧机敏,九岁时教他识文断字,熟读经卷。他不知自己的姓名,智积禅师遂用蓍草为他占卜,得“蹇”卦,又变“渐”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渐,即徐缓之意;陆,就是水流渗而出的陆地。整句话意为,鸿雁徐徐降落在水流渗出的陆地,华丽的羽毛显示出高贵的气质。这是一个多么吉祥的卦辞,多么美好的意象。

陆羽是智积禅师从竟陵西湖岸边捡到的,就姓了“陆”;要成为一个仪态万方的人,所以名为“羽”;大雁徐徐飞来,就以“鸿渐”作了字。

陆羽自幼为智积禅师煮茶。坊间传闻,他善烹茶,精鉴水,对茶的领悟天赋异禀。同一江中之水,他能区分不同段水的品质,还对所经之处的江河泉水分别评定等级高下。甚至,他还能品出瀑布和雪水之别。经年之后,陆羽著《茶经》,写下对水质精辟的见解。

逃离寺院

不知是玄妙的经卷对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艰涩难懂,还是智积禅师的管教过于严厉,陆羽对佛法兴趣不大,却喜欢诗文,以致到了忘情的地步。

有一次,禅师要他抄经念佛,陆羽却问:“释氏弟子,生无兄弟,死无后嗣。儒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家人能称有孝吗?”并公然称:“羽将校孔氏之文。”禅师闻言,颇为恼怒,就用繁重的“贱务”惩罚他,迫他悔悟回头。可禅师的良苦用心,不但没有驯服陆羽,反而激起他更大的反抗。十三岁的时候,陆羽逃离寺院,到一个戏班里做伶人。他虽幽默机灵,但容貌丑陋,又有口吃,只好当丑角,写台本,竟然写出了《谑谈》三卷。在戏台上表演后,博得观众好评,渐渐声名鹊起。

唐天宝五年(746年),在竟陵演出时,陆羽出众的表演赢得了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太守赠陆羽以诗书,还介绍了隐居于火门山的邹夫子,教他诗文。之后,陆羽又结识了被贬为竟陵刺史的崔国辅。二人常常相偕出游,品茶鉴水,谈诗论文,遂成莫逆。陆羽的志趣不在功名利禄,而是以身许茶。

历遍万水千山

唐天宝十三年(754年),陆羽为考察茶事,出游巴山峡川。他的这种抱负,得到了崔国辅的赞许和支持。历遍万水千山,陆羽惊觉,泡茶不只要好茶、好水,还要有深厚的感情。茶,就是人在草木间。除了草木本身,还有一汪情意。这就将茶文化上升到一个极高的境界。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渔阳鼙鼓动地来。为了躲避战乱,陆羽裹挟在长安的难民潮中,沿长江而下,对江河山川、茶园名泉进行了实地考察。

唐至德二年(757年)春,陆羽流落到太湖之滨的无锡,结识了无锡尉皇甫冉。皇甫冉是一个多才多艺、惜才重友、不以衣冠取人的地方官。陆羽与他一见如故,成为挚友。其后,陆羽来到吴兴,结识了城西南杼山妙喜寺的诗僧皎然,便在寺中栖居,约三年。

彼时,陆羽才二十四岁。皎然是南朝大诗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出身世族,自幼出家,精于佛法诗文。陆羽与皎然惺惺相惜,一见如故,成为莫逆。

此后,陆羽又结识了灵澈、李冶、孟郊、张志和、刘长卿等名士高僧,常在一起论诗品茗。

唐乾元元年(758年),陆羽来到升州(今江苏南京),寄居栖霞寺,钻研茶事。次年,旅居丹阳。唐上元元年(760年),陆羽从栖霞山麓来到湖州(今浙江吴兴)苕溪,结庐隐居。在此期间,他常驾一叶扁舟,来往于山间寺庙,在田野中行走,诵佛经,吟古诗,自号“桑苎翁”。

唐大历八年(773年),大书法家颜真卿遭排挤,被贬到湖州做刺史。陆羽的才识品学深得颜真卿赏识,遂成为其幕僚,参与大型韵书《韵海镜源》的修编勘校工作。

次年,书稿完成,即上献朝廷。这次参与著书,对陆羽加深对儒家学说的理解,在《茶经》中融中庸、和谐思想于茶文化大有助益。为答谢陆羽、皎然等文人相助,颜真卿特地在杼山东南岗,筑茶亭一座,因该亭是在“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落成,故命名为“三癸亭”。又因该亭由陆羽设计、颜真卿书匾、皎然赋诗,故后人又称之为“三绝亭”。它是中国茶文化史早期最负盛名的品茗场所之一,后来成为湖州文人雅士相聚品茗、赋诗抒怀的胜地。

陆羽在湖州期间,经由皎然引荐,认识了色艺双绝的女道士李冶,遂引为红颜知己。两人烹茶论道,过从甚密。陆羽吸取了不少道家文化的精华,这对于他写出学贯儒、释、道的《茶经》大有裨益。

《茶经》问世

在颜真卿的关怀下,陆羽有了自己的栖身之所——青塘别业。从此,陆羽潜心著书,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初稿完成后,陆羽继续在江浙一带访茶、制茶,并对《茶经》不断进行订正、补充。后在皎然资助下,《茶经》正式得以付梓。《茶经》一经问世,洛阳纸贵,好评如潮。宋代诗人陈师道为《茶经》作序云: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宋代诗人梅尧臣写诗赞曰: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传说,陆羽十三岁时不辞而别、逃离寺院后,对智积禅师的打击很大。由于再无一人能泡出陆羽所泡之茶的香韵,禅师从此“断茶”,再也不饮茶了,大有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之况味。这事传到当朝皇帝李豫(死后庙号唐代宗)耳中。他深感不可思议,就诏智积禅师入宫,令宫廷茶师奉上名茶。只喝一口,他就放下不饮了。李豫又密诏陆羽进宫,由陆羽亲自烹茶,请禅师品尝。禅师一饮而尽,不禁老泪纵横,慨叹:“这真像是陆羽煮的茶呀!”

李豫于是让阔别多年的师徒相见了。

唐建中四年(783年),李适(死后庙号唐德宗)闻知女道士李冶的诗名、茶名,下诏召她入宫觐见。及至见面,李适惊为天人。惊喜之余,把她强留于宫中临幸。翌年,大将朱泚发动兵变,李适仓皇出逃,后宫佳丽被遗弃宫中。朱泚入宫后,见到李冶,被其姿色倾倒,遂占为己有。李冶迫于无奈,只好委身屈从。这场叛乱很快被平息了。李适再度回京,恼怒李冶不洁,下诏将其处斩。一代才女,就在男性无知与霸权的蹂躏下香消玉殒。红颜知己女道士李冶离世,给陆羽以沉重的打击。李冶死后翌年,陆羽毅然离开寓居二十余年的太湖之滨,来到信州上饶隐居。在山水林泉之中,寻求心灵的慰藉。

唐贞元二十年(804年),陆羽走完了他“皓首穷茶”的漫漫人生路,悄然逝去,终年七十岁。陆羽的生前好友,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埋葬在妙喜寺附近的苕溪之滨,埋葬在他“缁素忘年之交”的挚友皎然的墓塔之侧。

陆羽一生多才多艺、著述颇丰。他不仅是一位“茶博士”,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音韵学家、书法家、演员、剧作家、史学家、鉴藏家、传记作家、旅游和地理学家。

他是从人生最底层出发的人,不屑权贵,视富贵如浮云。晚年名闻天下,皇帝下诏请他担任太子文学,他不去,又请他担任太常寺太祝,亦不就。抱道潜修,志在山川茶泉,逍遥一世,千古风流,一如他的名字,漂流在陆地上的一根羽毛,万古云霄里最明媚的一抹轻盈。历经千年,仍不失光彩,虽是鸿毛,却重逾泰山。

《修得浮世欢喜心》

印心 著

人民交通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