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狶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其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太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南伯子葵问乎女偊曰:“子之年长矣,而色若孺子,何也?”曰:“吾闻道矣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耶?”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 。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 。吾欲以教之,庶几其果为圣人乎?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白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 。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 。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 。

南伯子葵曰:“子独恶乎闻之?”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

这一段有点长,却是整个庄子中的重点,把修行的次第、过程和具体的修为都讲的很透彻。即使这样很多朋友不一定感兴趣,感觉修道离自己那么远,能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不错了,能过的开心没烦恼就是烧高香了......没错,“道不远人”,任何小事里都有着这几种修行的步骤,借用庄子的大道把其融合在我们日常琐碎的小事、情绪里,看看如何化解。

如果你不管什么事情尚在纠结中,还在泥泞中苦苦跋涉,在不甘心、放不下,求而不得的情绪中深陷,也可以尝试用用庄子的“道法”来走出自己的困局,不一定会“朝彻”到彻彻底底的清明,却会在泥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资源,在放不下中看到事情的全局和本质,心中的地图昭然拉开在你眼前,你也就知道自己困顿在哪个点上,看清全局你就知道你要走向山,还是水,亦或向山顶继续探寻自己。

在第一段中承接开篇“先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真人是什么样子前几节已经详细向我们描述了,真知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有了真人才发现了真知而已,庄子用自己肆意洋洒的妙笔给我们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单独来谈真知——“道”。更加活泼泼诠释了道德经中道的“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各位先古之人,三皇五帝,日月、星辰、山河海川在得道后各有神明,各司其职,各归其道。

第二段则是庄子的惯例用故事寓言将道一层层融入其中。

这些得道的人是如何得道的,有什么具体方法吗?在这里我不想用修行的次第过程和具体行为来表达,想把这份宏大微缩在生活中,只要善于去觉察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息息相关的柴米油盐中慢慢用起来,践行到生活中,践行中也在不断拓展自己认知边界,成为一个成熟智慧的自己。

首先已经很大年龄的女偊却保持着童颜,对向他讨教的南伯子葵说是因为自己得道了才会如此,并告诉想要学道的南伯子葵说到学道首先要遵从的两点:

第一:圣人之道和圣人之才的关系。古今中外同时拥有这两点的不多,女偊也只说自己仅有圣人之道,并无圣人之学。

《德充符》中对孔子的评论“天之刑,安可解”,也是描述了孔子在入世中周游列国,有教无类,大仁大义有圣人之才,暂时没有到达圣人之道。

老子有圣人之道,如若不是关令——尹喜巧妙让老子写下《道德经》,老子的圣人之才或许就不被后人所知,而几千年有几个圣人之才的人能悟道《道德经》,大概也无从可知。

佛陀讲经四十九年,却经常告诉自己的弟子们:“未传一法”,在金刚经中每句话也都在诠释: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圣人之道和圣人之才或许很远,所以庄子用这样的方式首先让我们学会谦卑臣服,先把那个认为自己还算可以的“我”放下,否则下面的过程更无法和自己链接,所有想要告诉我们的天机成为了僵死的概念。

第二:女偊接着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吾犹守而告之”,这个“守”字,在一个人开始做一件事,“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守的是道的规律,守的是“正知正念”,一旦没有这些信念,接下来的修就可能会偏。所以我们生活中为什么要学经典,要向高人学习,就是在自己心里逐渐有了清晰的正知正念,才能行出来更舒服的行为。

庄子大宗师的人生态度(透过庄子读懂人性大宗师4)(1)

有了上面两点的铺垫:谦卑恭敬,“正知正见”,才开始我们所熟知的庄子修行七步骤: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

一、外天下。庄子的外天下是站在更高角度的出离心,心完全和世间因缘脱离开。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也就是脱离社会性,社会性是从出生社会赋予了我们很多角色,所以我们只知道自己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是某某的爱人、亲人、朋友,是单位中的某种职务,抛下这些身份我是谁,很多人就没有探索过,所以仅仅从这个角度来说还是太难了。

那就让我们从小事中去“外天下”,当我们遇到心生情绪的事情,不管是烦恼、焦虑、愤怒、委屈,只要有情绪就说明我们在这件事情中深陷,我们觉得自己被打扰,被触犯了,没有被尊重到,没有被认可到。

《一念之转》作者拜伦.凯蒂是享誉世界的心灵导师,用最简单的四句话能够让很多人先跳出事件,重新审视事情以及自己的情绪状态,这种灵性的发问,用在庄子外天下中,也算能让我们落地的去践行,打破固有的认知,逐渐让自己心胸更开阔,格局更高,渐渐在意的、能够困扰我们的东西越来越少。

1、那是真的吗?——当一些烦恼的念头出现时,用这句话反问自己,可以让我们跳出一个执着的想法,跳到事情外面去重新看待这件事,理智地看待自己的情绪。

2、你肯定那是真的吗?——再次的反问是让我们不仅跳到事情的外面,同时又站在更高维度去看待自己对这件事的反应,看到情绪后面自己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样子。

3、当你有这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带着“外天下”跳出来的感觉去看这个想法是真理吗?这个想法这么执着带个自己的反应有意义吗?

4、如果没有那个想法,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我们没有了执念,没有了“只能如此”,“应该这样”,“我走投无路没有办法”的时候你会有其他什么想法,换个想法,换个角度,看看这件事还有多少可能性,那时候我们的身心状态是怎样的?

二、外物。当我们抽离物质概念看待世界,不被物役,包括我们从小学习的知识、理论,不被“心物”绑架,这时候看到的任何东西都是新鲜的,是鲜活的,也就是破了色界进入到无形世界,也就是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也是庄子对道的描述:“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当然这样的外物对我们来说也着实太远,生活在物质世界里,让我们做到实在太难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收敛散乱的心神,清楚的知道所有的发生都是“我”的外化,所以更理解了佛家的“布施”,是破我执的法门之一,凡是感觉属于自己的都愿意布施出去,去体会不被任何物役的自在;

理解了“忍辱”,有了委屈,有了辱的感觉,是因为有“我”在,“我”越大,表现出来的是要面子,自尊心强,玻璃心,情绪的不稳定,易急躁,易纠结、犹豫不决又容易反悔,爱争辩,随时本能防卫自己,要么自卑要么自负,这些在心理学中即幼稚的心智模式。

所以佛家说“布施”是修福,“忍辱”是积德!

现代年轻人的内卷是教育大多数只关注了分数,而很少关注内心的成长,情感的培养和教育,让这一代年轻人用在竞争和学习上就已经耗费了太多精力,却又不知道自己这么努力内心的动力是什么,我究竟为什么而学习,没有一个灯塔去照亮内心,不清晰这辈子活着的意义。所以年轻一代不婚也能够理解,没有了意义,自顾不暇,没有了梦想,慵懒而无趣,心理如何再装得下他人,为他人负责,为家庭负责。

爱纠结也是很多人面临的问题,成了生活常态,因为各种纠结已经耗尽了能量,就像电池始终停留在低电量状态,就像一个孩子总是在我要这个玩具还是那个玩具,是要吃巧克力还是蛋糕,反复在一个频率里揣度,看看哪个更大利益化,恕不知选择哪个都一样,跟选择无关,跟自己当下的频率有关,只有自己真的跳出这件事,“外天下,外物”,少一些“我”,不断成长自己看到更大的空间,内在心胸的足够开阔,眼界的不断拓展,知道自己的心理地图,会笃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也就把握了自己幸福的方向,那时候成熟的心智模式不需要选择,只有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他人,相信自己的相信,只需在践行中不断调整就够了。

很喜欢《十三邀》第七季中开播的一句话:观念固然重要,行动才是灵魂......世界与生活的肌理,总蕴含着意外的感受,引你不断发现,生命与爱的况味。

三、外生。有了“无我”,也就开始抽离了生死观,不会好生恶死,也不会贪生怕死。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先经历的坎儿是衰老,然后才是死亡的恐惧,当一个人真的如《养生主》中所讲,不过多消耗自己的精气神,不因为盯着牛的局部已经耗费了大半生,能够更多看到全牛,能够与每件事“神遇”而依乎天理,我想每个人内心都会如孟子所言“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当一个人内在起了正知正见,被德行冲实,恬然淡定的状态,也就能够和女偊的童颜接近了。

四、朝彻。这个词美到无以言表,当一个人真的能到达无我,无生死状态,就像早晨四五点太阳刚升起时朝霞满天,整个天空的透彻清明。这时候一朝解脱,豁然开朗,人就进入了新的境界,那种清明洞彻也许我们无从感受到的,但是这份灵动明了却是我们在生活中可以体会到些许的,譬如情绪:

《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很多讲情绪管理的人只是在表面来告诉你如何控制情绪,好一点的如何管理情绪,再好一点会告诉你如何与情绪和平相处,再之,如何允许每一情绪的产生,然而情绪真正的“本”这一段话讲透彻了,如何在情绪刚刚萌芽的时候,即“情绪之未发”时你就能很好的觉察,这个萌芽的情绪你可以让它回去,你也可以情境不同中善用它,让它长大,用适当的情绪来告诉对方你的界限,你也可以让它成为武器来捍卫自己,总之这时候你才是情绪的主人,所以发出来的情绪都是中正而有节度的。

如果不是这样,任何你觉察已经到嘴边不吐不快,已经影响被你强烈压抑下去的终会被别人感受到,你压抑下去的,也终会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出来,被情绪所控的程度不同而已。

五、见独。内心透彻后,我们才是独立的存在,独立无待的道,融化于万物之内,我就是万物,万物就是我。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经历一路的坎坷,一路的风雨,才能领悟杨绛先生所说:当你看过世界,见过众生,才发现你要见的世面,是自己内心的勇敢和自信。当你看过四季,见过风云,才发现,你要见的美景,是自己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这时候的见独,才开始学会和自己相处,享受孤独中不断与自己相遇的美好。

六、无古今。进入无我,万物合一,也已然超越了时间和空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即永恒,在各种维度和空间中随遇而安。从而进入下一个维度。

犹如《道德经》中:“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七、不死不生。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我们才能进入《齐物论》中的“大觉”,不受各种念头牵绊的精神境界。

大道能使万物生息死灭,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念头在生住灭空中变化,而不会被念头所挂,每个念头都有它自己的去处,自然而来自然而去,去体会“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的自由状态。

庄子大宗师的人生态度(透过庄子读懂人性大宗师4)(2)

最后借女偊之口,庄子表达了修行境界:撄宁。撄,即扰动拂乱;宁,即宁静安定。而“撄宁”就是在万物生、死、成、毁的纷纭烦乱中,仍能保持宁定的状态。具体来说,尘劳杂乱,无时不扰动我们的心,只有在一切顺境也好逆境也好,不动其心,宁定湛然,方谓之“撄宁”。

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事情的扰动才能让我们开始印证自己的“宁”,“撄”就是人家来扰乱你一下,要借着别人来扰乱你的机会,让心的定力越来越增强,在生活中反倒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曲径。

修行这一条路,并不是你没有情绪,躲在深山出世可以练得很好,重要的是每经历一事你的心力有没有增长。你的心有没有更安定,这个是一个比较重要心的成熟度以及清彻度的检测标准。

我自己前段时间也经历了跌入人生低谷的事情,在低谷的泥潭里深陷时,我一遍遍的勇敢去面对,一遍遍的跳出事件“外天下”、“外物”去看看是哪种观念,哪种认知导致的情绪,在此过程中,最初感受非常受伤的心也开始跳出来看到实相。其实是自己固着的观念,而这种认知已经成为“应该”的强大习性,过往幼稚的心理模式在这件事里充分暴露出来,所以遮蔽了当时事情真实的节奏,只是随着那个当下自己认知让事情逐渐进入一种僵化的状态。

“看见即疗愈”,随着一点点的看见,也在拆除过往的认知,脱落尚有的傲慢心,松动僵化认知结构,一点点在心底翻盘,虽无“朝彻”,看见了一切皆有“我”所创,在一丝“明”的实相中渐次升腾出感恩之心,感恩这件事的发生让我看到自己的局限和习性,感恩事情中的人照见我的盲区和狭隘,在拆除固有认知中心胸又开阔了些许,和事情、和人和自己都有了更温和的和解。也同时心力在此过程增强,去感受“撄宁”状态,理解了“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在杂乱纷飞的心地中让心安下来,定下来,对身边事情和人有了更多责任和担当,心智在照见中开始更成熟,在一系列动态中感受内心的宁静,人也随之升华。

如果你正在经历一些事情,经历低谷,经历情绪的煎熬,与其抱怨、痛苦,不如试着用庄子的修行之道,借助问题、借助事件、借助他人扶摇而上,一旦胸怀撑大,即便微弱尘埃,仍有自己独有的馥郁芬芳。“烦恼即菩提”,在烦扰中找到一盏灯,照亮自己的黑暗,当你再次看到光明,也在成就那个更独立的自己,你内在的丰富和丰满不会轻易再受到外界标准,外界的声音扰动,你会拥有自己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纪伯伦有段话:

如果有一天:

你不再寻找爱情,只是去爱;

你不再渴望成功,只是去做;

你不再追求空泛的成长,

只是开始修养自己的性情;

你的人生一切,才真正开始。

接下来庄子用奇幻之笔描述:怎么知道的这些修行次第,虽然寥寥十几字,却充满了玄妙奇趣,下一篇详细探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