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皮薄,自尊心强,清高,这些都可谓是知识份子的通病,尤其是文化越高他们越不喜欢社交,越钟意于自己独处或是根本不擅长社交,他们更多的愿意从事于科研或学术研究,或写作等等这种密闭空间的职业,除了是因为他们的专业的确优异之外,还有自身性格的因素。

最近我又读了一遍被称为现实主义官场小说《沧浪之水》,里面有太多关于在职场中的生存法则,该如何突破自我的设限,该怎样从低谷走出来,该怎样去取舍我们的价值观,又该怎样去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在我一遍一遍的看完之后,我的认识在改变,从最初的鄙视到理解,其实这也是我们心智的改变。

池大为是改革开放后的研究生,别提有多NB了吧,这应该那些年的高级知识分子了,关键在学校的时候还受到过风云人物校花的追求,心里那种自豪感与优越感是会跟随着自己一直带到工作岗位上去的。

但是,单位与学校毕竟不同,学校不需要你会做人,成绩优异老师青睐,也会遭来很多同学的喜欢,池大为受父亲正直善良的影响,一心追求公平公正敢说真话的人生信念。但是这也是他在单位屡屡碰壁不被重用的原因。

他看不起同办公室里本科毕业的同事会拍马屁,又阿谀奉承,极会来事的性格,却又发现后来升迁的是他,自己还要靠着他的面子才能保护好儿子,他的心里开始发生了慢慢的变化。

只靠文凭走天下是不可能的,还要会做人做事。

玻璃心的人怎么才能强大起来(脸皮薄自尊心又强的人该怎么去突破自我)(1)

一、高贵不高贵要看现实,不能看自己的感觉。

池大为算清高的了,看着自己以前看不起的人一级一级的升上去,换了好房子,人人求着他办事,自己儿子被开水烫伤了去医院没钱治还要求丁小槐给院长打个电话证实自己的身份才能入住医院,这种耻辱是何等的悲哀。

可是,池大为是知识份子呀,又哪里可以把性格说改变就改变,他觉得自己很高贵,可是又无法放下脸面去做一些自己以前鄙视的行为,可是,连自己家人都没有能力保护的时候,你的那份高贵还是高贵吗?就像是书中说的这句“高贵不高贵要看现实,不能看自己的感觉。”你端着架子以为自己高贵,可谁又认可呢,只是自己那一份可怜的自尊心而已,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说到高贵,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高贵,上去了不高贵也是高贵,下来了高贵也是不高贵。——《沧浪之水》

二、守着面子又哪里过得好这一生

池大为在无数的现实面前逼着自己转变,学着做一个会来事儿的人,至少不要像以前那么“直肠子”,可是他踏不出去那一步,他用了无数的方式去逼迫自己,比如用手做成一把枪把以前的自己给“毙”了,然后从现在开始重生。

有一次他去买花,别人说那是名贵花卉,结果被他杀价到冰点也依然成交了,他于是得出感悟:

千万别把自己当成什么名贵花卉,名贵花卉还要杀价呢,老子就是要把你踩到淤泥里去。——《沧浪之水》

这些都是池大为在自我的内心斗争中成长、转变。

他把自己想象成这颗名贵花卉,踩到淤泥里去滚一身泥,不要把自以为名贵的面子端着一事无成。当他把面子放下,踏出了第一步,学会了圆滑之后,他觉得人生简直就是开了挂似的,怪自己端了这么多年,荒废了这些年的时光。

玻璃心的人怎么才能强大起来(脸皮薄自尊心又强的人该怎么去突破自我)(2)

三、普通人奋斗的目标就是改善生活质量

说到底在物质生活中是找不到归宿的,可是反正找不到还不如把这边的事办好,没有方向总得给自己找个方向,不然活着就灰暗了。——《沧浪之水》

普通人的一生不就是为了提高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吗?这也是池大为老婆的追求,保护好家人,生活质量慢慢变好,这就已经够了。

可是,这一切从哪里来,不还得从事业上来吗,事业上有发展才能走向更好的生活。面子与自尊心的最终体现不也还得是自己的社会地位吗?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去谈尊严与面子,连温饱都不能很好的满足,还有家人的守候,总得先找到一个突破口,再勇往直前,人若生活没有方向,迷途一辈子,那还有什么意思。

所以,提高一切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便是放下你自以为的那点不值价的尊严,好好去工作,好好去生活,拿到手里的才能真正的体现出你的尊严。

尊严不能建筑在一种空洞的骄傲之上。世界就是这样冷漠,甚至说无耻。——《沧浪之水》

谁也不是生活在云里,突然掉到人间来的,开始的时候,谁没一点心理障碍?我们这些人,谁没有一点骄傲?可守着这点骄傲,舍不得委屈自己,那怎么办?要世界来迁就自己,那不可能。——《沧浪之水》

玻璃心的人怎么才能强大起来(脸皮薄自尊心又强的人该怎么去突破自我)(3)

四、人的改变总得需要一件刺激灵魂最深处的事情去停止思维的惯性

一个人不能突破自我的时候,那必定是没有生存压力的时候,就像池大为这样混了十年的日子,但若有遭一日生活中突然发生了变故而发现自己的力量如此渺小的时候,现实逼着你不得不做出改变,甚至哪怕是池大为放下了他的所有自尊去给人下跪都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时候,这种灵魂上的刺激的逼迫比任何道理都要管用。

现实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当人们生活在舒适圈的时候,不会觉得有什么危机,于是把所有的一切升华到尊严人格之上,以为端着这些就生活得如此高贵,可是人这一辈子又哪里可以永远顺风顺水,事故发生时,该以怎样的心态与能力去对抗这个无情的社会呢。

一个人在精神上再坚挺,也不能创造一套价值来对抗潮流,而只能像浮萍一样被裹挟着,随波逐流。我自认为傲视世俗,人格根底却不深。——《沧浪之水》

一切的改变总得以触及人的灵魂为条件,否则人的惯性思维便很难走出来。

五、良知的坚守与现实的道德并不冲突,就看你怎么做

生活中有两种逻辑:良知的逻辑和生存的逻辑。尽良知的责任就是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沧浪之水》

池大为一生都想坚守自己心中父亲传承下来的道德标准,却发现自己生活得并不如意,甚至是窝囊,一生才华都无处施展,一生抱负无所归处,这难道已经他想要的人生吗?

显然没有哪个有才华的人甘愿这样过一生,才华总得发挥到他最需要的地方去,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才是真正对自己,对社会有用的。

然而,才华却败给了不会做人上,岂不是更叫屈,更不值。那么当如何去平衡内心坚守的那一份价值观和现实的不满,则取决于你更加看重哪一方,哪一方对你的影响更大。

小我如果可以服从大多数,可以在压制小我却得到大我在事业上的成全与高度,那么我们仅守的那一点清高与尊严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利益面前怎么也得把这脸皮给磨厚了,得到的便会觉得是有多么值得。

玻璃心的人怎么才能强大起来(脸皮薄自尊心又强的人该怎么去突破自我)(4)


《沧浪之水》里的池大为,从不懂得到渐渐懂得,再到运用得炉火纯青,这一套修炼的功夫也是在无数次吃亏碰壁以后转变过来的。到最后,他走到了人生的最高位,得到了他想要的一切,包括更好的条件去为妻儿的将来打算。

这一切又何尝不是池大为花了十年的蹉跎才醒悟过来的道理,将厚黑学运用到极致,同时却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底线,再分享几句书中经典:

生活就不怕你跟他赌气呢,反正输的是你。

这么多年的事实证明了,自己按心愿去做的事,一定不是什么好事,只有使自己难受了,别扭了,才是希望所在。抓到手里的才是真的。

目标是虚拟的,但成就感带来的充实是真实的,因此虚拟的真实比真实的真实更加真实。

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天地不限人,人自限于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