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动你的

不仅是文字的柔软

更是人性深处的斑斓

你我都是世间百态的目击证人

你我都曾是一个沉默的年轻人(你我都是世间百态的目击证人)(1)

作为一部聚焦底层众生相的小说集, 李学志的《目击证人》将目光投向了大时代洪流中的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小人物(边缘人物),如《五嫂的战争》中遭遇抛弃而始终坚守善良本性的农村女性,《查岗》中是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而遭遇查岗的农村教师,《目击证人》中是撞人后逃逸、悄悄死在家中的顺顺爸,《布谷布谷》中是不忍老来之辱、而选择自我了结的陈麻子......沉实绵密的笔致,或截取生活一瞬,或关注隐秘痛点,或选取小巧视角以点穴之法而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小故事中凸显其普遍意义,在小人物的常态化生活中,挖掘出人性之光,有种直击心灵的力与美。而主体性的介入,使得故事本身的波澜起伏与情感的节奏相契合,文笔抒情,字里行间汩汩流淌着的诗意,也传导出作者在消费时代对本真生命异化的担忧和深切的现实关照,以及对理想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坚守。

(杨晓敏: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曾任百花园杂志社总编辑兼《小小说选刊》《百花园》《小小说出版》主编。

你我都曾是一个沉默的年轻人(你我都是世间百态的目击证人)(2)

《目击证人》是李学志出版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虽说是她的处女作,但起点已经很高,她将目光集中在当下城乡社会的变局中,聚焦于生活的残缺和苦难。文学固然要表达美和喜悦,要赞扬勇敢、正义和善良,但伟大文学的主题总是关于:孤独、苦难、恐惧、死亡和悲伤。《布谷布谷》中陈麻子生存中的孤独和绝望遍布于当下乡土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伟大的中国家庭伦理传统终究也无法洞察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内心。《查岗》聚焦乡村学校中教师“在编不在岗”的问题,郑来赢“培训”学生撒谎来应对上级查岗,校长“集资”贿赂领导却被诈骗,这一幕幕背后都是底层生活的无奈和艰辛。《超哥到北京》关注了时下牵动国人神经的“朋友圈”,朋友圈到底是个什么圈?这样一个时髦的话题,在李学志的笔下却演绎出一股真挚的往日兄弟友情。《归途》中的几经失聪的人物四扶,回乡途中,趁停车间隙,为女儿购买皮鞋,返回时被车撞到,一时安然无恙,上车后返途中却吐血而亡。作为一部关注底层人物的优秀短篇小说集,作家的感觉是异常敏锐的,现代化背景下城乡生活中的一切苦难、彷徨、焦虑、忧伤在这部小说集里都有着集中的体现。再加上本身作为女作家特有的细腻的感受力、简洁明快的文字表述,极富同情的人道主义关怀使得整部小说体现出独特的抒情特征。每一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精神气质和精神传统,作品愈是成熟,这种精神气质就愈是显得强大,至少这部作品已经有了这样的雏形。

——曹刚(陕西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当代文学批评,文艺美学。)

你我都曾是一个沉默的年轻人(你我都是世间百态的目击证人)(3)

自序:另一种抵达

李学志

一直坚信小说有“脉搏”:故事的躯壳里涌动着最柔软、最热烈的东西,比如情感、诗意和审美——相对于岁月的冷酷和现实的逼仄。不管小说最终指向哪里,它最终从“心”出发,也最终回归“心”房。相对于时间这把高悬的利剑,小说更像是一场探寻世界和人性真相的冒险,无论在讲谁的故事,也都是在讲千万个不熄灭的自己——那变幻了万千面孔最终折射在人们心上的精神之光!

如果读者不小心被世相百态背后温热的柔软击中,那值得写作者多么欣慰而涌出泪光呀!作为一次尝试,我只是尽力地呈现出故事中最柔软的“心跳”——人间悲欢点滴诗意的存在,你我过客般匆匆而逝的光和影。感谢诗歌给予的力量!感谢故事赋予的成长!感谢时光无声的陪伴,尽管它每一秒钟都在拼命逃离……

喧嚣的世界从未将我改变,今后也是一样——这,是我的自豪。有文字,有你们陪伴,真好——这又是我的庆幸了。

(李学志:西北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西北作家》《金麻雀网刊》签约作家,出版有诗集《微光》,小说集《目击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