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 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1)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进入腊月开始,很多的家庭就要开始准备年货。这其中,必然少不了瓜子这一项。在看着春晚等待零点的钟声的时候,嗑瓜子的" 咔咔 "声就如同钟表在读秒,家里来了客人时,磕着瓜子才能拉起家常,同时也能掩饰无话可说的尴尬……那么,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哪种瓜子才是你家过年的标配?

瓜子 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2)

葵花子原来是新人?

我们现在很多的家庭过年标配的是葵花子,但是葵花子其实是瓜子家族的新人。当然,南瓜子也是,不过,南瓜子相比葵花子的历史,可以算得上是它的哥哥了。南瓜和向日葵都是来自美洲的食物,二者在16世纪上半叶传入中国。不过,南瓜子要比葵花子流行得早些,南瓜子大概从晚清时期开始流行,葵花子大概从民国时期开始流行。

最早记载南瓜子大范围流行开来的记载,是记载在贵州《兴义府志》上的,兴义府盛产南瓜,咸丰年间的时候,就有人“以瓜充蔬,收其子炒食,以代西瓜子。”

葵花子大范围流行开来的记载,则要晚得多。1930年,黑龙江《呼兰县志》记载:“葵花,子可食,有论亩种之者。”最开始,葵花子是用来当做油料作物的,最先当零食吃的其实是俄罗斯人,随着20世纪初连接中俄的中东铁路通车,嗑葵花子的风气被带入了东北,我国才有了拿葵花子当零食的习惯。

但是,葵花子真正站稳瓜子家族第一把交椅的日子,其实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向日葵非常耐盐碱,适合在北方种植,且种向日葵可以肥田,其茎烧成灰后加水熬干可以当肥皂用。于是,20世纪70年代,浑身是宝的向日葵被列入国家油料种植计划,在高密度的技术培训下,向日葵的种植面积开始激增。

葵花子的种植面积扩大、产量扩大,人们也就对它加大了关注,研究各式各样的吃法,生的、熟的,炒的、煮的,甜的、咸的,各式各样的葵花子开始大街小巷的副食品商店、流动小摊上出现。二十世纪80年代,很多人都能记得,一两售价几分钱到一角钱的葵花子,用废报纸折成的三角包着贩卖的情景。不过,要是比起来历史,西瓜子才是真正的大哥。

瓜子 南瓜子(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3)

西瓜子:你们都是弟弟

据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记载,从宋代人们就开始吃西瓜子;根据书中描述,在当时河北幽州有一种名为“瓜子”的土产十分出名,并向朝廷进贡。之所以有瓜子,是因为幽州盛产西瓜的一个变种——打瓜,又称籽瓜。这种瓜外表长得很像西瓜,瓜皮浅绿色,有花条带,但个头儿比西瓜略小,瓜瓤是黄白色的。打瓜因拳打而食和含籽量多而得名,其籽有黑、红两种颜色。黑瓜子乌黑发亮,红瓜子色泽红润,两种瓜子都是皮薄仁厚,酥香油滑,加工之后成为广受欢迎的地方小吃。那时的幽州即如今的北京、河北、辽宁一带,所以说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是西瓜子的故乡,中国人吃瓜子的习惯正是从北京传遍全中国的。

嗑瓜子这种风气,在中国可是从上到下统一的,人人都爱嗑瓜子。万历皇帝“好用鲜西瓜种微加盐焙用之”;潘金莲一出场就是在嗑瓜子“那妇人每日打发武大出门,只在帘子下嗑瓜子儿(《金瓶梅》第一回)”;林黛玉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抿嘴儿笑,宝玉的丫鬟们则是一边下围棋或抹牌,一边“嗑了一地儿的瓜子皮儿”。据1751年锦州海关奏报,“锦州海口税务情形每年全以瓜子为要,系海船载往江浙福建各省发卖,其税银每年约有一万两或一万数千两,或竟至二万两不等”。

南方人嗑瓜子、北方人也嗑瓜子。在南方,吴越地区广为流传的《岁时歌》这样说道:“正月嗑瓜子,二月放鹞子,三月种地下秧子,四月上坟烧锭子……”在北方,乾隆年间,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也记载了:“卖瓜子解闷声,卖江米白酒击冰盏声……与爆竹之声,相为上下,良可听也。”

所以,历史悠久的西瓜子、后来居上的葵花子、特立独行的南瓜子,哪种瓜子才是你家过年的标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