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级经济基础各章高频考点,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速记?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速记(劲爆-2022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各章高频考点-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速记

2022中级经济基础各章高频考点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本部分考情概述】

本部分内容共 10 章,根据历年出题情况,考核分值在 29 分左右。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 经济学,涉及到曲线和计算的考点较多。在经济学中有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记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 这也是经济师考试给大家的一个“下马威”。但其实考试出题是有规律可循的,考试偏重考核以往年份考过 的题目的变形和相关考点,并且考核不会那么深入。建议大家可以通过多读教材,结合听老师的课程相应 多做题,进行反复学习记忆,拿下经济学基础这块硬骨头,树立学习的信心。

第 1 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 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考评: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1)本考点形式中单选题、多选题均有涉及,主要考核内容: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有:①消费者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④替代品的价格⑤互补品的价格⑥预期⑦其他因素。其中最关键 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2)记忆提示:本考点考查内容比较基础,要理解个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需求的,因素发生变动,需求如 何变动,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还要注意不要与影响供给的主要因素进行 区分,对比记忆这样才不容易混淆。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

A. 商品本身的价格

B. 消费者预期

C. 消费者偏好

D. 消费者收入

【参考答案】A

【解析】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商品本身的价格。

2.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考评: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包括最高限价分析及保护价格(也称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分析。考试中单选题、多选题均有 涉及,主要考核内容:①保护价格的具体表现(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可能导致市场过剩,出现变相降 价或者黑市交易;需要政府建立收购和储备系统)。②最高限价的具体表现(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可能导致市场供给短缺,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需要政府建立配给制)。③根据实际生活例子选择适用哪种 政策,如生活必需品涨幅过大可以采取最高限价政策,如为了保护一些农产品的利益应实行最低限价政策。

(2)记忆提示:最高限价政策本质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者降低生产者成本,掌握本质后其表现自然就记住 了,再进行相应的对比记忆最低限价的本质和表现。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保过”,即保护价格超过均 衡价格,会导致市场过剩,变相降价,收购储备系统。取反义即最高限价的表现。通过口诀结合对比记忆这样才不容易混淆。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政府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在必要时对某些农产品可以采取的价格干预措 施是( )

A.规定保护价格

B.降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C.调控均衡价格

D.规定最高限价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根据“保护农业生产者利益”可选择“保护价格”。

3.需求价格弹性(用来计算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考评:近五年考 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考核形式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需求价格弹性类型、影响因素(侧重多选)、计算(点弹性、弧弹性)。考试时点弹性题目会给出某商品价格变动(或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以及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数值,根据公式求需求量如何变动(或价格如何变动)。

(2)考频提示:考核需求价格弹性频率很高,关于对弹性的学习要准确区分四种弹性的含义、类型及影响 因素,这里很容易记混。要学会运用举例的方法。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如果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 1.3,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 2,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消费者收入提高 5%,对其需求的影响是( )

A.需求提高 2.2%

B.需求提高 10%

C.需求下降 1.3%

D.需求提高 6.5%

【参考答案】B

【解析】消费者收入对需求的影响程度,通过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来反映。本题中需求价格弹性 系数是干扰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 2,表示需求的变动率是消费者收入变动率的 2 倍,且方向相同,当 消费者收入提高 5%时,需求会提高 10%(5%×2)。

4.需求交叉弹性(用来判定两种商品的关系)【考评:近五年考察 3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考核形式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ij 两种商品,若为替代品, 即 Eij>0,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若为互补品,即 Eij<0,交叉弹性为负数;若 Eij=0,ij 两种商品无关系)。

考试时题目会给出某两种商品需求交叉弹性的正负,让考生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是互补品或替代品。

(2)考频提示:近几年考需求交叉弹性的概率很高,对于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考频较低。关于对 弹性的学习要准确区分四种弹性的含义、类型及影响因素,这里很容易记混。要学会运用举例的方法,具 体如何运用在下面例题解析中会给出明确示范(以需求交叉弹性为例)。

【经典真题示例-2016 年】若甲产品和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2,则表明()。

A.甲产品和乙产品都属于生活必需品

B.甲产品和乙产品是互补品

C.甲产品和乙产品是替代品

D.甲产品和乙产品都属于低档商品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需求交叉弹性,互补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数。具体可以举例子:互补品汽车 和汽油。假设汽油价格由 10 元涨到 20 元,汽车需求量由 2000 下降到 1000。交叉弹性系数 Eij=汽车需求 量的相对变化/汽油价格相对量的变化=[(2000-1000)/2000]÷[(10-20)/10]=-0.5<0,注意的是我 们不用考虑具体数字是多少,我们只看正负号即可,与题意符合均为负数。替代品的推导同理可证,推导 一次后记住结论,以后直接根据结论来做题会提升做题速度。

第 2 章 消费者行为分析

1.无差异曲线【考频: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无差异曲线的含义(描述偏好),一般考核多选题、形状、特征(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一般考核多选题。②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可传递性、多比少好),一般考核单选题。③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的理解。

(2)记忆提示:无差异曲线图形和特征应结合记忆,图像包含了全部特征,图形与文字结合记忆会印象更深刻。

(3)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即一种商品消费量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 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下面给大家举一个“吃包子”的例子,帮助大家具体理解。包子普通售价 1 元/个,当你特别饿的时候,不吃会饿死的时候你会舍得花 5 元买 1 个包子;当你吃了 4 个包子后,处于半饱的状态,你不愿意付出 5 元去买 1 个包子,你会接受用 3 元买 1 个包子;当你吃了 5 个包子已经处于要饱的状态,你可能只会接受付出 1 元买 1 个包子;当你吃了 6 个包子完全吃饱后,再吃 1 个包子可能会吐的情况下,就算包子再便宜你也不会花钱去买包子了。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按照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是由( )决定。

A. 消费者预期

B. 消费者偏好

C. 相关商品的价格

D. 消费者收入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消费者预期不能决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A 项错误。消费者偏好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形状,B 项正确。相关商品的价格不能决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C 项错误。消费者不能决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D 项错误。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B。

2.预算约束线【考频: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预算约束的含义、 预算线的形状、预算线的变动。

(2)记忆提示:预算线的变动需要多画图理解记忆,注意预算线的横纵轴截距的代表含义:商品 1 及商品2 的可购买数量,当其他因素不变,任意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可以购买的该商品数量减少,则与坐标轴的截距会缩短,即向靠近原点的方向移动(向左移动),表现为预算线向左旋转;反之,当其他因素不变,任意商品价格下降时,预算线向右旋转。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关于预算约束和预算约束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只能是预算线左下方的区域

B. 预算线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

C. 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D. 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

E. 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只能是预算线本身上的各个点

【参考答案】B,C

【解析】本题考查预算约束。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是预算线上及左下方区域,A 和 E 项错误。预算线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B 项正确。在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D 选项缺少收入不变的前提条件,所以 D 选项错误。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C 选项正确。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BC。

第 3 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1.企业形成的理论【考频: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企业的本质或显著特征。②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③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

(2)本考点在考试中往往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这种形式出题,属于考核比较综合的方式,一定要对每个选项有准确的认识才可以做对题目,具体例子见下面考题。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 )

A.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

B.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基础

C.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D.与技术进步紧密相连

【参考答案】C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第 4 章 市场结构理论

1.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考频:近五年考察 6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多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多选题)。②完全垄断市场的特征及举例(如例题所示)。③寡头垄断的含义(单选题)。

(2)记忆提示:学习本考点要熟悉每一种竞争市场的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口诀对比记忆。将完全竞争市场(特征是:很多、同质、了解、自由)和垄断竞争市场(特征是:很多、不同质、比较自由)对比记忆,将寡头垄断市场(特征是:几个、对 P 较大控制、产品几乎同质、不自由)与完全垄断市场(特征是:一个、决定 P、产品独特无替代、最不自由)对比记忆。本考点是每年必考点,准确一一对应每个市场的特征,通过对比理解记忆这样不容易混淆。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的行业是()。

A. 财产保险

B. 电力供应

C. 民用航空

D. 移动通信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在我国,水、电、邮政等由国家垄断,近似完全垄断市场。财产保险属于寡头垄断市场,A 项不正确。电力供应近似于完全垄断市场,B 项正确。民用航空属于寡头垄断市场,C 项不正确。移动通信属于寡头垄断市场,D 项不正确。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B。

第 5 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1.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考频:近五年考察 3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6=6 注意和第 4 章的 4=4 区分,如例题)。

(2)记忆提示:对比理解记忆第 4 章完全竞争市场和第 5 章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三线合一”、利润最大化原则的 4=4 和 6=6 口诀。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在生产要素市场上,生产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

A. 平均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B. 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值

C. 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D. 边际物质产品等于边际收益产品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企业内部的生产状况和市场状况,确定要素的使用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即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平均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错了,应该是两个边际量相等,A 项错误。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值,错了,不是边际产品价值,而是边际收益产品,B 项错误。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产品,C 项正确。边际物质产品等于边际收益产品,错了,不是边际物质产品,而是边际要素成本,D 项错误。故此前正确答案为 C。

2.劳动供给曲线【考频:近五年考察 4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劳动供给曲线后弯的原理(这里出现的“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要注意和第 2 章商品价格的两种效应区分记忆)。

(2)记忆提示:画图记忆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理、以及土地和资本供给曲线在哪些时期的形状。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决定劳动供给曲线形状的因素是( )。

A. 工资和利率的互补效应

B. 劳动和闲暇的互补效应

C. 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

D. 工资和租金的互补效应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劳动的供给曲线。劳动的供给曲线中没有涉及利率,A 项错误。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决定的,进一步理解就是劳动和闲暇的互补效应。B 项正确。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不能单独决定劳动供给曲线,这里缺少收入效应,C 项错误。劳动的供给曲线中没有涉及租金,D 项错误。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B。

【经典真题示例-2018 年】下列因素中,决定劳动供给曲线具有后弯形状的有( )

A.劳动和闲暇的互补效应

B.工资和利率的互补效应

C.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

D.工资和租金的互补效应

E.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

【参考答案】CE

【解析】劳动供给曲线后弯的原因是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提示】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是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共同决定的,进一步理解就是劳动和闲暇的互补效应,即曲线前半段是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导致曲线向上增长;后半段由于工资持续上涨,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开始大于替代效应,导致曲线向后弯曲。最后整个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特点向后弯曲的,是由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导致的,这两种效应缺一不可,上面的 2019 年真题是单选,只有 B 是符合的,故灵活应对,选 B 劳动和闲暇的互补效应。如果是多选,就选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如 2018 年这道多选。

第 6 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1.外部性与市场失灵【考频:近五年考察 10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的原因(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②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税收、补贴、合并相关企业)。③对外部不经济的活动的实际生活举例,如政府通过罚款或增税来抑制的经济活动。④可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前提(财产权明确且交易成本为零或者很小)。⑤科斯产权理论的内容。

(2)记忆提示:本考点要注意把握其因果关系,外部性与市场失灵是原因,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结果。因为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失当,使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造成市场失灵。这时候政府就要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用“看得见的手”来弥补“看不见得手”,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本考点把握其逻辑关系后再进行记忆会明确很多。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下列关于外部性或外部影响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的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B.产生外部经济的生产者的产出水平高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C.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的产出水平等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D.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的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

【参考答案】A

【解析】

外部经济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缺乏生产积极性,产出水平低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少。

外部不经济

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倾向扩大生产,产出水平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造成产品的供给过多。

2.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考频: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公共物品的含义(满足社会公众需要,与私人物品相对)。②公共物品的特点(非竞争性、非排他性,”搭便车”)。③公共物品的分类(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④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纵向,即价格上的求和),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公共物品的数量达到最优。

(2)记忆提示:本考点要注意细节内容,专业名词与术语比较多,较难理解,相应术语可采用反向记忆,比如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等。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下列公共物品中,属于典型的纯公共物品的是( )

A.教育

B.医疗卫生

C.收费公路

D.国防

【参考答案】D

【解析】国防、治安属于纯公共物品;教育、医疗卫生和收费公共属于准公共物品。

第 7 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1.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考频:近五年考察 6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的考核方式单选题、多选题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主要考查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及其构成(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 固定资产折旧 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净出口)。

(2)记忆提示:对三种方法,我们要学会进行区分,生产法是核算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收入法是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支出法是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另外还要注意收入法与支出法在具体公式上的区别,以及支出法与四部分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关系。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在国民收入核算过程中,从生产过程中的原始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是( )

A.支出法

B.收入法

C.价值法

D.生产法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收入”可选择收入法。

2.消费理论【考频:近五年考察 4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的考核方式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及其相互关系。②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前提,以考核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假设为主。③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提出者(莫迪利安尼),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的具体内容还没考核过,考生需引起注意。

(2)记忆提示:对消费理论的掌握我们应该把握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即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可以用方成表示成:C=α βY,对于这个公式要如此理解:其中α表示和收入无关的自发消费,βY 的乘积表示由收入引致的消费,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之和即为消费。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为假设的消费理论是( )。

A. 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

B. 莫迪利安尼的消费理论

C. 科斯的消费理论

D.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理论。凯恩斯从心理学角度考查了消费倾向的变动规律,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即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人们的消费随之增长;但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重却不断减少。弗里德曼的消费理论是持久收入理论,A 项错误。莫迪利安尼的消费理论是生命周期消费理论,B 项错误。科斯的消费理论书中未提及,C 项错误。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D。

第8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本章暂未出现高频考点

说明:同一知识点,在近 5 年考试中出题考察过 3 次及以上定义为高频考点。无高频考点不代表本章不需要复习,这说明本章各考点出题的概率基本相等,历年出题时没有固定几个考点出题,因此需要对本章内容全面掌握。

第9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本章暂未出现高频考点

说明:同一知识点,在近 5 年考试中出题考察过 3 次及以上定义为高频考点。无高频考点不代表本章不需要复习,这说明本章各考点出题的概率基本相等,历年出题时没有固定几个考点出题,因此需要对本章内容全面掌握。

第 10 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1.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考频: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观点理论与学者的匹配。

(2)记忆提示:要准确区分不同学者对应的观点,不要混淆。考试中以“学者对应观点”的考核方式出题,有的让根据理论观点选择学者,也有的让根据学者选择其代表观点。我们可以通过理论中的关键词帮助记忆,然后串成一句话“赫、克二人建立一个公司,克歇尔-俄林拥有很多“要素”,和鲁格曼搭伙扩建公司“规模”大卫·李嘉图综合很多条件进行“比较”决定加入公司,大卫·李嘉图劝说好朋友亚当·斯密加入公司,亚当·斯密“绝对”的答应了。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关于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的规模经济的国际贸易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理论认为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B. 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C. 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

D. 理论基于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E. 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参考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本题较难。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理论是现代贸易理论,其余三种都是传统贸易理论,传统贸易理论假设各国生产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克鲁格曼认为,工业产品是类似的但不是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理论认为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A 项正确。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B 项正确。理论认为许多产品的生产都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C 项错误。D 项是要素禀赋理论,D 项错误。因为是不完竞争市场,产品是不同质的,大多数工业产品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E项错误。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