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都志丹唱响新时代改革开放主旋律

——志丹县改革开放40年发展纪实

怀宁县改革开放(红都志丹唱响新时代改革开放主旋律)(1)

●志丹县城南新区

怀宁县改革开放(红都志丹唱响新时代改革开放主旋律)(2)

●永宁镇官庄湾村苹果园

怀宁县改革开放(红都志丹唱响新时代改革开放主旋律)(3)

●志丹县永宁镇沙河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

怀宁县改革开放(红都志丹唱响新时代改革开放主旋律)(4)

●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志丹县打造的大型陕北信天游歌舞剧《兰花花》进京演出照

本报记者 王锋 通讯员 陈延宇 刘军伟

在广袤无际的黄土高原上,有这么一块古老而又充满传奇的土地。

这里,曾经是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在改革开放后被列为全省首批15个经济管理扩权县之一,1998年一举甩掉了国定贫困县的帽子,2004年以来连续跻身“西部百强县”和“陕西十强县”。

这就是“革命红都”“将军故里”志丹县。改革开放40年来,勤劳勇敢的红都儿女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壮丽史诗。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2.99亿元,是1978年的933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4.6亿元,40年来年均增长达到25.8%;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7.8亿元,1978年只有0.01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080元,较2000年统计以来,增长7.6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584元,比1978年整整翻了16番。自2004年以来,连续进入“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等荣誉。

如今的红都志丹,已经成为中国西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滚石上山”到“高歌勇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奏响新时代追赶超越进行曲

英雄的土地从来都不缺乏英雄的人民和英雄的故事。

1978年以来,志丹县一直是全国592个重点贫困县之一。山大沟深、土地贫瘠、封闭落后、吃穿困难曾一度成为人们对这个地方的一贯认识。

上世纪90年代,在国家支持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遇下,勤劳勇敢的志丹人民用“三块石头、一口锅、20万元银行贷款”吹响了石油开发号角,填补了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工业发展史上的空白。2017年,原油产量达到478.2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7亿多方。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和油价低位运行的双重冲击下,志丹县“油主沉浮”的资源型经济受到强烈冲击,全县生产总值连续两年在零点徘徊,“三座大山一道坎”成为摆在全县人民面前的巨大困难,即面临石油经济下滑、传统农业效益低下、三产旅游处于起步阶段的三座大山,难以逾越发展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这道坎。

“志丹作为一块红色的土地,要在学习贯彻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方面跑在前列、当好标杆、作出示范,要有奋起直追的勇气,拿出重返‘陕西十强’的决心,为全省实现追赶超越作出应有贡献。”2017年7月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徐新荣在志丹县调研时强调。

面对困境,新一届班子审时度势,全力应对,大胆作为,紧扣落实“五个扎实”要求和追赶超越定位,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聚力破解“县强”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穷”的根本性转变难题,坚定不移实施“统筹城乡、优化结构、转型发展、富民强县”战略,紧盯“两区两地三圈”目标,全力推进30万亩山地苹果主产区和万亩综合工业园区建设,努力打造红色教育培训旅游目的地和足球训练基地,着力融入陕北能源经济圈、延安全域旅游圈和陕甘宁区域交通圈,全方位推动资源型县域经济实现质量、效率、动力变革。

在工业转型上,抓住建设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机遇,倾力打造油气化工、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新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在农业发展上,全力建设30万亩山地苹果主产区,配套发展特色种植和特色养殖业;在三产突破上,依托刘坪中央党校旧址、抗日红军大学旧址等筹建刘志丹干部学院,在县城北部规划1.5平方公里打造足球特色小镇,建设洛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九吾山国家森林公园、周河县城段湿地公园、志丹红色革命遗址公园“四大公园”;在项目支撑上,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十大项目”“基础设施十大工程”“民生福祉十件实事”,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我们志丹有延安精神和刘志丹革命精神这两个精神法宝,有3781平方公里土地蕴藏的丰富资源优势,有历届班子多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有16.19万勤劳智慧的红都儿女,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把志丹的事情办不好,任何问题和困难都能够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县委书记李建强在县委全委会铿锵有力地强调。

经过三年多最为艰难的爬坡过坎、滚石上山、苦干大干,全县2017年生产总值增长7.6%,实现了三年以来首次筑底上扬、企稳回升,一举扭转了经济下行以来零点徘徊的被动局面。据今年10月23日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西部地区2018年县域发展监测报告》显示,志丹县县域综合竞争力指数为62.55,三年内重返“西部百强县”行列。

从“油主沉浮”到“多业支撑”工业转型掀起传统资源型县域经济二次创业潮

志丹是一块深藏矿产资源的富集土地,境内已探明石油储量6亿吨、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地质底层构造红砂岩分布广泛,陶土资源储量在3000万吨以上;地下水储量3亿吨,水质属国标低硬度、弱碱性(总硬度246mg/L、PH值8.01),锶含量高达0.95mg/L;处在太阳能资源二类地区,平均年光照时数为2455.3小时。

资源富集给这块土地带来了可观的财富和红利,但在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滚滚大潮下,不可再生资源主导型经济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价格冲击风险日益凸显。

“‘县强’的可持续发展是志丹当前最大的县情。经济转型是历史大势,也是唯一出路,更是二次创业。全县上下都必须摆脱依赖石油的思维惯性,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定不移推进工业转型。”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志生说。

为此,志丹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面向市场,按照“稳石油、增气量、促转化、扩非能、建园区、抓保障”的思路,全力打造油气化工、新能源、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新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全方位推动工业由“一业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截至今年11月份,工业园区实现产值21.79亿元,其中精细化工区实现产值18.18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区实现产值3.61亿元。延长石油炼化公司(一期)年产20万吨LNG、延长石油油气勘探公司3亿方天然气净化、洁能高科3.3万吨混合烃分离、宏丽光电100兆瓦光伏组件、宏鹏新能源12兆瓦光伏电站等项目高效运营;绿能油气轻烃精分厂、新沃达高效液体金属切割气一期20万吨、宏昌制药1500吨β环状糊精3个项目建成试产;延长石油炼化公司二期20万吨LNG、延长石油油气勘探公司3亿方天然气扩能、延长石油、新奥集团天然气热电联产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工业园区二期7000~10000万亩建设正在抓紧推进,精心构建“政、企、学、研、创”五位一体新格局,全方位打造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使工业园区真正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从“改革破题”到“百年产业”山地苹果让世代靠天吃饭的农民真把黄土变成金

志丹属黄土高原典型的山岭沟壑地貌,土地贫瘠,生产要素分散。2010年以前,农民主要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业,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多年来没有稳定发展的增收产业。

如何带领全县8万农民摆脱靠天吃饭、小户经营、收益微薄的窘迫局面?这是摆在全县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难题。

从2010年开始,全县上下抓住全球苹果优生带北移和省市“苹果北扩”战略机遇,大力发展山地苹果产业,但由于苹果产业投资较大、周期较长、技术管理跟不上等原因,苹果产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仍然低下,在带动群众加快脱贫致富的过程中作用不够明显。

为此,新一届班子紧紧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和新一轮农村改革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志丹土地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紧盯实现高质量、无水分、有收益的30万亩山地苹果主产区目标,把农村改革作为发展壮大苹果产业、带领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一招,大力推进返乡下乡创业和农村“三变”改革,全方位提升苹果产业的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

“我们今年春秋两季新建果园3.5万亩,一举突破了30万亩目标。挂果面积达到11万亩,产量7.12万吨,实现产值3.08亿元。全县最大的户果园面积达到了350亩,收入最高的户达到了110万元。农民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志丹县果业局局长邢泽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今年,全县成功动员1114人投身产业扶贫和返乡创业,先后签订各类合同协议2289份,流转土地7万亩,流转承包果园8000亩。培育县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合作社344个、家庭农场164家,流转土地15.5万亩。发展果园的农户已达到14200户,其中100亩以上家庭农场和产业大户20户,50~100亩家庭农场和产业大户57户,20~50亩家庭农场和产业大户94户。建起陕果集团百亩果业扶贫、绿葆农业8000亩黄芪种植、北京惠农合洛河峡谷3000亩油用牡丹种植、希望集团3000头祖代、15000头育成种猪等16个“三变”改革示范基地,带动1291户3233人脱贫攻坚建档立卡户户户建起长短期产业项目。全县兴起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山地苹果、加快脱贫致富的热潮。

该县还将大力实施“人才 321”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即到2022年全县发展30万亩优质苹果、20万亩特色产业、100万亩优质生态林,全县培育1500户以上返乡创业典型、3000个50亩以上家庭农场、500家合作社,实现60%的耕地由新型经营主体经营,把山地苹果打造成为农民决胜全面小康的百年产业。

  从“价格洼地”到“投资高地”招商2.0版助力偏远封闭穷山沟引来金凤凰

11月23日,在第八届陕粤港澳经济合作活动周上,志丹县政府与协鑫智慧(苏州)能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霍广钊就300MW风力发电项目签约。该项目依托《苏陕能源战略协议》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投资25亿元建设微电网示范和增量配电网项目,建成后,将对延安西部县域新能源开发起到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跳出志丹看志丹”,大力发展门户经济、枢纽经济,全方位推动招商引资向政策保证、资本运作、人才支撑、环境营造一体服务的“2.0版”转变。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起线上、线下审批平台,精简清理审批事项63项,承接下放审批事项21项,纳入“双随机、一公开”164项,审批时效提升40%以上。出台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 1行动方案》等一揽子政策,在全县范围开展营商环境大整治,下茬整顿审批时效不高、干扰建设经营、非法金融活动、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营造起了高效有序的发展环境。

同时,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丝博会、跨采会、旅博会等各项招商活动。今年,与西藏新好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合同,总投资5亿元;与中集安瑞科投资公司签订了天然气三联供项目合同,总投资12亿元;与上海盛大游戏公司就网络游戏开发运营项目、与陕西和谐投资公司就县域经济发展项目、与陕西华商通用机场管理有限公司就志丹通用机场建设项目签订了战略框架协议;与上海交通大学就文化创意合作项目、与天津大学就能化综合利用项目、与清华大学就100MW分散式光伏电站项目、与中国矿业大学就有机农业产业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

下一步,志丹县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合作力度,继续深化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在建设园区研发中心方面的合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果业后整理方面的合作,与北京体育大学在足球运动员培养方面的合作;加快推进与省水务集团在小水库、水源地建设方面的合作、与省环保集团在三道川污水处理方面的合作、与陕果集团在果业后整理方面的合作、与东方园林集团在全域旅游规划和洛河峡谷景区开发方面的合作;设法落地与合力万盛、中集集团、和谐集团在足球小镇和工业项目方面的合作,全方位打通了“借智借力、借梯登高”的发展通道,不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对外开发度。

从“满目风沙”到“大地披绿”生态文明建设神笔点睛改写黄土高原大地基色

地处子午岭天然次森林带以北的志丹县,历史上曾经是林草茂密、牛羊满山的农牧业发达地区之一。然而近代以来,由于过度垦牧和缺失保护,成为整个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每逢冬春,狂风肆虐,黄沙漫天,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频发。

然而,大自然没有征服这片土地英雄的人民,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后,全县党政干群进山沟、男女老幼齐上阵、年复一年战地头,掀起了一场植树造绿、福泽万代的“绿色革命”。1999年以来,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34.41万亩。“十二五”以来,全县新造林52.5万亩,绿化公路2151公里,林草覆盖率达到78%,志丹大地的主色调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试点县和全国生态文明水保示范县建设,狠抓“三线一带一库区”补植和绿化(南梁红色旅游线、延志吴高速沿线、志杏二级路沿线、环县城林带、王窑库区),严守“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防污治污、植绿护绿、集约节约各项工作。2017年,县城气化率达到87%,乡6镇4社区实现气化,全县优良空气天数达到271天。

“如今的志丹,早已是人们心中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家园。”老志丹人刘先生如实说。

从“全面托底”到“五位提标”以人民为中心普惠万千百姓乐享改革发展成果

“我看好你们!看好你们这一代将来成为出色的足球运动员。这是我的愿望。”2014年3月29日,和夫人彭丽媛在德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看望正在沃尔夫斯堡参加训练的志丹少年足球队时深情地说。

40年前,对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志丹人来说,孩子们能够远赴重洋在国外参加足球赛事活动,这是祖祖辈辈从来不敢奢望的事情。40年后的今天,在改革开放阳光雨露的沐浴下,孩子们已在舞勺之年实现了自己的小小足球梦。今年,志丹少年足球队代表国家赴瑞典参加了“哥德堡杯”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目前,志丹县作为全国第一个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常年有60余支队、5000余青少年参加普及训练和赛事活动,在国内外各类重要赛事中夺得冠军32个。

40年来,老百姓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从满足吃饱到营养均衡,从窑洞平房到高楼大厦,从步行骑车到公交动车,从人背马驮到物流快递,从凭证消费到移动支付,从“夜校扫盲”到“双普双高”,从缺医少药到“县镇医疗一体化”……每个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业、养老、医保等政策都实现了全面托底。

进入新时代,面对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县委、县政府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大力实施住房、教育、医疗、交通、饮水五大配套设施提标工程。加快构建“四通”交通网络(县际通高速、乡镇通二级、村村通油路、果园通生产路),建设“四座水库”(黄地台、麻子沟、老湾沟、保娃沟门水库),规范县、镇、村三级卫生院(室)配套,优化城区教育教学点布局,推进县城志丹陵、东马岔、官井巷、二道河、东武沟5个片区棚户区改造,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物质生活改善了,精神文化需求也要跟得上时代。2017年11月,志丹县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今年8月,中央把志丹确定为全国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0个试点县之一。当前,全县上下正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多彩志丹、文明实践”特色品牌,依托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惠民、科学普及、全民健身、融媒体六大服务平台,组建起万人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大街小巷、机关社区、乡村农户,深入开展政策宣讲、道德评议、困难帮扶、文化义演、说事说理、规劝引导等文明实践活动。文明已经成为红都志丹的一张靓丽名片。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如今的志丹,正在以辞旧迎新的新姿态、焕然一新的新面貌、革故鼎新的新作为、日新月异的新气象信心满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来源:延安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