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吃粽子、赛龙舟,热闹非凡,而在北京、江苏等地,当地博物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古人过端午的民俗传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全国各地端午习俗你知道多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各地端午习俗你知道多少(端午应该怎么过)

全国各地端午习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假期,吃粽子、赛龙舟,热闹非凡,而在北京、江苏等地,当地博物馆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古人过端午的民俗传统。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这些耳熟能详的民俗,还有佩戴香囊的传统。屈原写过“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诗句;端午假期,不少游客来到北京园林博物馆效仿爱国诗人,制作香囊佩戴在身上,体验原汁原味的端午民俗。

香味四溢的还有江苏徐州户部山的民俗博物馆,游客们闻着草药香味,听着徐州琴书,身着汉服游学,观赏传统染布技艺,过足了传统端午民俗的瘾。

都说九朝帝王出徐州,我们就想了解一下在这里的文化和习俗,包括用我们汉服出行的方式来践行中华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在不少地方还有插艾草、挂香包的习俗。我们再一起去四川和上海了解一下。

在四川,过端午有悬菖蒲挂艾草的风俗。艾草、菖蒲都是中草药的一种,端午之后湿热渐盛,蚊虫活跃。菖蒲、艾叶有驱蚊除湿等功效。端午节把艾草和菖蒲挂于门庭,菖蒲叶片呈剑形,也有宝剑辟邪的寓意,艾草则有祈福的寓意。

在上海杨浦区殷行街道,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自己动手缝制香囊。不少居民都是第一次制作,该怎样封口,填多少棉花,放多少香料,里面门道不少,大伙儿都兴致勃勃。

端午节耍水龙,是贵州省平塘县布依族的一种习俗。节日期间,当地群众都会自发地耍起水龙,迎接龙神。人们从河里打来吉祥水,对着水龙尽情泼洒。

舞龙队员身穿稻草裙,舞动9条水龙,沿街接受群众泼洒吉祥水的洗礼。据说水龙身上的龙须草可以让人们远离疾病,身体健康。人们通过耍水龙的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据史料记载,平塘的水龙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相传有一年平塘发生大旱,五月初五这天,东海龙王的儿子青龙出游到平塘上空时,看到了大旱的惨象,于是把长江水引入当地,让平塘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而青龙因劳累过度不幸离世。为纪念青龙,每年端午这天,当地布依族群众就会用龙须草扎成青龙的模样,全城百姓争相用吉祥水泼洒青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