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之美是什么意思(禅意审美残缺)(1)

人间至秋,荷残叶枯。

秋日的残缺美,比其它季节来得更盛一些。“红藕香残玉簟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古人从秋日的萧条与残缺中发现美,并为之赋诗作词,留下了诸多千古名句。

国人讲求圆满。圆满是完整、是完善、是完满,圆、合、和是内在相通相融的,于是,故事常要被框在一个朦胧的圆里,一切显得愈加温暖,和乐美满。就连破镜都想让重圆的国人,对于残缺美的宽容与豁达,有时候会让人意外。

我们说的残缺,是一种不稳定,一种已逝去,一种未完成,一种与清晰和圆满对立的表现。一旦言及残缺,就意味着先行有一个完满的、完美的、完整的“原型”存在着,就意味着某种秩序使然。

我们从秩序出发,去尊从和规范,从而分出高下、美丑、残缺和圆满的种种斟酌,其实是分别心的见解。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时候,就已经是丑了。

美丑其实是一种知识的见解,是某种秩序、标准的产物。所谓审美,也即审丑。时下整容风盛行,脸被修改的千篇一律;套路层层,连相声都被公式算法来解析。当被某种秩序和标准过多的影响和雕琢,必然会让审美的标准变味。

墨子有谓:“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禅意之美是什么意思(禅意审美残缺)(2)

生活中我们不断追求完美,甚至追求白璧无瑕,但所谓“水至清则无鱼”,完满常与缺憾并存,以审美的眼光,参省世间盈缺,你会发现,窗前月,不管圆缺,都有恰如其分的美。

道德经所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讲的就是:最高的圆满是残缺的,空无的。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倾向是对知识的超越,要突破残缺与圆满的斟酌,从外在形式走向内在的生命体验,对待人、事、物的时候,要抓住本质特征,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要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国人对残缺的宽容,我想是为了破追求圆满的妄念,破秩序计较的迷思。其实在老子看来:这世间本无残缺处,若你有残缺之念,那是你的执念使然。

残缺之美,在中国艺术审美中,更是有一定的高级趣味的。

如篆刻之美,在于断,于断处见胆,于断处见韵。“与其叠,毋宁缺”,与其重重叠叠,左右旋转,线条允宜,整饬充满,还不如断其线,蚀其面,如水冲岸,如虫食叶,缺处就是全处,断时即是连时。

国画之美,在于韵。南宋林椿(传)的画作《枇杷山鸟图》。画中,山鸟栖息在枇杷枝上,望着颗颗饱满的枇杷果子。旁边的叶子却被虫咬得坑坑洼洼,惟妙惟肖。虽然叶子有所破败,画面里却生机盎然。

宋代,兴起一种瓷器叫“璺瓷”,也称“冰裂“或“开片”,是极为典型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残缺之美。本来,“璺瓷”是瓷器在烧制中由于热胀冷缩,釉面断裂的一种瑕疵品,直到宋代,人们在那些通体开裂的纹路中,或纵横捭阖,或层层叠叠,或细碎延伸,看到了另一翻美感,成就了流行的冰裂瓷。

万物皆按各自的赋性天然生长。冰裂纹的出现,似乎错在了人为,却最终对在了天然。

禅意之美是什么意思(禅意审美残缺)(3)

清代著名书画家金农,残破断碎感的着力提倡者。“折脚铛边残叶冷,缺唇瓶里瘦梅孤。”瓶是缺的,梅是瘦的,孤芳自赏,孤独自怜。残破不已的缺角砚下,金农把具有金石味的书法笔意融入绘画,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世有造物,经年岁而有损。如若线条之上,见婉转流畅,意在;造型之下,见古雅无争,韵存,置于案头,如与先贤清谈,虽有缺憾,亦不失完满,或成或缺,只在心念。

王阳明说过:“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儒家所说的养心,从来也没离开过具体事物而去空谈养心,只是顺应它的自然天性,这就是功夫。

充盈之物,要留一点空隙。话到七分,酒至微醺,乃见慵穆,笔墨遗渍,落拓萧疏,乃见法度,轩室因器而雅,清丽无穷,古朴残破,含蓄蕴藉,或盈或冲,不逾规矩。不论人事物完美与否,人都要顺应自然规律,去心甘情愿地接受它们的存在。

残缺,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修行之人,终其一生的修行,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是在坦然地接受残缺。

知晓人生不易圆满,方能闲听残荷雨声。在审美中,当人们从求圆 、求满、求完美,渐渐接受了不完美、残缺、瑕疵,那接受之心便是最动人之处。

看见残缺美,是我们对生命的一种退让。不对峙,不强求,在习以为常中发现生命的价值,方能懂得珍惜无常中的喜乐。

从求圆满,到开始接受残缺,我们就走进了审美的春天。

禅意之美是什么意思(禅意审美残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