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子不远游,女不远嫁

毕淑敏在《孝心无价》中写道: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对于父母而言,有一种伤痛叫做女儿远嫁,但为了孩子幸福,他们常常把这种伤痛埋在心底。

对于女儿而言,远嫁和近嫁没有区别,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只要想父母,随时就能驱车,坐高铁或坐飞机来到他们的身边。

14岁儿子患癌去世妈妈见最后一面,怀孕6个月的她只能对着跪地拜别(1)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一名远嫁江苏连云港的女子,怀有6个月身孕的她,听说远在山东的父亲去世的消息,她十分痛苦。

因为疫情,连云港封城了,她回不去见父亲的最后一面,痛苦万分的她只能对着视频,跪地磕头拜别。

跪别之后,女子情绪崩溃,瘫坐在沙发上抽泣痛哭。

她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交通如此便利,如此发达的今天,竟会因为一场疫情,阻断了与父亲最后一次的见面,甚至连为父亲披麻戴孝都成了一种奢望。

14岁儿子患癌去世妈妈见最后一面,怀孕6个月的她只能对着跪地拜别(2)

这种撕心裂肺的伤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这也成了她一辈子无法弥补的遗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就像情感专家涂磊说的那样:“女人一旦远嫁,回娘家的路,将成为最远的路。”

有人说,远嫁等于是不孝。

这话不无道理,因为远嫁的女人总是错过太多。

14岁儿子患癌去世妈妈见最后一面,怀孕6个月的她只能对着跪地拜别(3)

父母的情绪,她永远不能察觉;

父母的衰老,她全程没有参与;

父母卧病在床,她一碗水一勺汤都不曾喂过;

甚至连父母的最后一面,远嫁的她都没有见上,只留下一具冷冰冰的身体,任凭她隔着视频呼喊多少声,都不会再醒来了。

她后悔,她遗憾,可却谁都不能怨,因为这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都说再快的车速也追不上离开的他,可同样再快的车速也追不上父母老去的样子。

远嫁从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交通虽然发达,但生活是最牢固的锁链,结婚以后女人要面临家庭,孩子和工作,她根本没有太多的精力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看望她许久都未曾见到的父母。

14岁儿子患癌去世妈妈见最后一面,怀孕6个月的她只能对着跪地拜别(4)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让人心酸不已。

江苏的一个女孩,远嫁山东,1000多公里,和父母一年只能见一次面。

分别那天,女孩哭成了泪人,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而坐在车里的父母更是难掩离别之苦,妈妈拉着女儿的手,低声哭泣。

身为男子汉的父亲也偷偷地流下了眼泪。

这一别,又要再等一年才会见面。

身为父母的小棉袄,远嫁之后,不能承欢父母膝下,孝敬高堂。

远嫁的她们可能这辈子谁也不欠,却唯独欠父母太多太多。

14岁儿子患癌去世妈妈见最后一面,怀孕6个月的她只能对着跪地拜别(5)

我们曾以为,多挣钱,满足父母晚年的物质需求,便是孝。

可却忘了,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陪伴,是想孩子,孩子就会随时出现在他们身边的欢喜。

生为子女,不远嫁,只为父母生病时,床前一碗水,胜过坟头万吨灰,这便是最大的孝!

父母在,儿不远游,女不远嫁。

远嫁,对女人来说,为了一个男人而放弃自己的父母和从小长大的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过着未知的生活。就是一场豪赌,如果嫁给了一个真心疼爱你的男人,那就是赌对了。

14岁儿子患癌去世妈妈见最后一面,怀孕6个月的她只能对着跪地拜别(6)

如果嫁给一要是不能好好待你的男人,那么,这辈子真的就输了。

不仅自己会受委屈,而且还会觉着愧对父母双亲,等到他们年迈的时候,不能长时间在床前尽孝。

爱情很美好,但是现实往往很残酷。

对于父母而言最心酸的事情莫过于自己花了半生心血养育出来的女儿,被别人几句话就带到了千里之外的地方,从此以后他们想见一面都很难。

14岁儿子患癌去世妈妈见最后一面,怀孕6个月的她只能对着跪地拜别(7)

记得看过这样一段话:

娘家这个地方,女婿来了吃完饭就想走,孩子来了玩好了就想走;

只有闺女来了,想待不能待,想留不能留。

走吧,惦记自己的爸妈;不走吧,那边还有一个家……

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遇,只有爸妈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别离。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不远嫁,善待父母,及时行孝,人生才不会留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