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更多家庭的团聚(助力他们人团圆)(1)

9月6日中秋前夕,沐浴着绚烂晚霞的广西全州南站外,两男一女正紧紧地抱在一起,久久不能分开,他们是走失31年的聋哑人小龙(化名)和他的家人们。

2020年底,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查找被拐失踪儿童的“团圆行动”,转眼间2年多过去了,“团圆行动”帮助万余名失踪被拐儿童找到回家路,更拓展受众范围在诸多民间公益组织的协助下,促进流离失所的走失流浪人员与家人团聚。近年来,浦东警方持续开展“团圆行动”,帮助确认44名走失人员信息,助力他们“人团圆”。

助力更多家庭的团聚(助力他们人团圆)(2)

当年,17岁的小龙憧憬着大上海的繁华,闹着要和同村人一起去打工,家里的大哥担心聋哑又不识字的他走丢,坚决反对,甚至把他给绑了起来,然而执拗的小龙挣脱了捆绑愣是跟着同村人辗转来到了上海,圆了打工梦,没想到大哥的担心也成为了现实,他一不小心与同村人走失,成为了一名流浪者,从此熟悉的家乡成为了最遥不可及的存在。

助力更多家庭的团聚(助力他们人团圆)(3)

2022年2月,小龙得知当年一起在上海流浪的聋哑人朋友小美在社会组织“流浪者新生活”的帮助下找回了家人,不由地也燃起了一丝希望,同样提出了诉求。在浦东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虞世杰和“流浪者新生活”义工们的帮助下,小龙的比对结果很快出炉。受疫情影响,再加上流浪的聋哑人归家本就充满波折,他们担心小龙认亲失败,于是思虑再三后,决定暂时先不告诉小龙。

6月,上海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一场线上认亲会被迅速组织起来,然而大家期望中的“泪目”场景并未出现,视频两端的气氛甚至有些尴尬。由于时间过于漫长,无论是小龙还是他的家人都已经模糊了彼此当年的记忆,无法确认手机另一头的是自己的亲人。

“虽然比中的是旁系亲属,但既然名字一样,出错的概率微乎其微。”无论是虞世杰还是义工们都已经帮助很多人认亲成功,失望的情绪转瞬即逝,他们立即决定再次开展比对,这一“折腾”就是两个多月,在广西桂林当地警方的配合下,最终确认了小龙与其家人的亲缘关系,之后一路护送,成功让小龙和家人们赶在中秋前团圆了。

助力更多家庭的团聚(助力他们人团圆)(4)

类似的“牵线搭桥”,虞世杰已经亲历过很多次了,每一次目睹游子归家的动人场景,都更坚定了他助力“团圆行动”的决心,而同样在2022年3月疫情来袭前夕,被虞世杰记挂心头的除了小龙,还有小郝(化名)。

身为聋哑人,小郝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自小在家不吃闲饭,总是帮着干农活,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家里的哥哥们陆续工作挣钱养家,小郝也有了要出去挣钱的想法。虽然时常比划,但家里人忙于生计无人注意到他的小心思,于是要强的他独自买了火车票离家挣钱,而这一别竟是33年之久。

2021年小郝同样在友人小胡的建议下找到了“流浪者新生活”寻求帮助,没上过学、只会写名字、手语不标准……类似的特征在小郝的身上非常明显,这为互相间的沟通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助力更多家庭的团聚(助力他们人团圆)(5)

凭借着断断续续地模糊沟通,义工们逐渐摸清了小郝家乡的大致面貌,锁定了全国多个地方,但是找来的当年的当地照片却被小郝一一否认了。无奈下,义工们便找到了虞世杰。很快比对结果出现,小郝的家乡就是义工们曾给他确认过的内蒙古赤峰。3月1日线上认亲成功后,小郝随即踏上1500公里的慢慢归家路,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家。

责任编辑 倪莉琪

图片来源 浦东公安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