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我是什么课文总结(二年级上册课文②我是什么)(1)

在《我是什么》这一课里,人们有时管“我”叫“云”,有时叫“雨”,还有时候是“雪”。有时“我”会做好事,有时“我”又在做坏事。“我”到底是什么?小朋友们猜到了吗?

“海”“洋”是不同的水

在中国古人的眼里,“海”和“洋”是不同的水。

海=氵 每。“每”表示多,“海”就是水很多的地方。古时中国是一个内陆国家,人们没有海边生活的经验,就把水比较多的湖泊称之为海。比如中国西部的青海湖原本叫“青海”。

二年级我是什么课文总结(二年级上册课文②我是什么)(2)

洋=氵 羊。“洋”本是一条河流的名字。“洋”字中的“羊”表示 “美好”,如“善、美”等字中都有“羊”,因而“洋”是水域宽广和美丽的意思,后引申为美、多,比如“得意洋洋”“暖洋洋”。“洋”原先并不用来表示“海洋”,后来人们见到并了解了大海,就用“洋”字来表示它,体现出对无边无际之海洋的赞美

如何分清楚“作”与“做”

课文中有“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其中“作”与“做”这两个字,发音相同、意思接近,比较容易混淆。实际上这两个字是同源的,“做”字原本没有,是后造的

“作”由“人”和“乍”构成,甲骨文中该字的下边是一把刀,上面是卜,“乍”就是用刀在甲骨上契刻进行占卜的意思。后来加上单人旁的“作”主要表示制作甲骨的动作。由于古人一切事情的开始均要先卜问鬼神,而制作卜龟又是占卜的开始,所以“作”又有起始、兴起的意思,比如发作、狂风大作。

二年级我是什么课文总结(二年级上册课文②我是什么)(3)

“做”是后造字,与“作”原本可以混用,现在有所区别。一般来说,表示抽象概念的用“作”,如作诗、以身作则等。表示具体事物的用“做”,如做工、做事、做功课、做饭等。

“坏”其实并不坏

土 不 = 坏,那么“坏”就是不好吗?

二年级我是什么课文总结(二年级上册课文②我是什么)(4)

“不”的古文字下面是一棵植物的根和叶,上面像三角形一样的部分是花瓣凋落后剩下的花萼。花落了会在此处结果,花萼相当于植物的胚胎。“不”的本义是胚胎,是“丕”的本字,后来为了区分它们才加了一横。

二年级我是什么课文总结(二年级上册课文②我是什么)(5)

花萼是瓜果的“胚胎”

“坏”是用陶土做的泥坯(pī),如果不进行烧制,容易变形受损,由此引申为“损伤”的意思,如损坏、败坏。后来人们用“坏”字专门表示“不好”之意,用“坯”表示未烧制的土坯

二年级我是什么课文总结(二年级上册课文②我是什么)(6)

未烧制的泥坯容易损坏

本课出现的其他生字“变、片、带、极、傍、给”,详细解释请翻阅《小学语文字词通解》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