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旧火车站现在人多不(历史上的呼和浩特火车站是怎么建成通车的)(1)

【呼和浩特】历史上的呼和浩特火车站是怎么建成通车的?︱蒙古家乡

归绥车站(今称呼和浩特站)原是京绥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京绥铁路是从清朝末叶光绪年间开始筹建的,它是在帝国主义纷纷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时,由中国人自筑的第一条铁路。

第一段工程北京至张家口,这一段是京绥路的关键,吸引着国内外各界人士的注意。这段路以“气候寒冷,山岭重叠,坡度陡峻,施工困难”称著。总工程师詹天佑率领全体铁路职工以卓越的天才、非凡的毅力,历时四年,于宣统元年(1909 年)竣工,驰名中外。同年九月通车。线路全长为201.20 公里,大小车站二十二个。

张家口至归绥全长467.16 公里。开工后,因国内政局变动,满清被推翻,建立中华民国;又因国际上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而筹集筑路经费困难,工程几经停顿,或时开时辍。直到民国四年(1915 年)才通车至丰镇。六年后,即民国十年(1921 年)五月一日修通到归绥,同年九月一日正式通车。

归绥通车典礼大会上,又有人提议西展至包头。因为“相距匪远,西北物产总汇,水陆均便,展筑以利货运。”一致同意,誓师西进,当即动手,于民国十二年(1923)一月修成通车。这一段全长148.87 公里。自此京绥铁路全线通车,总计全长886.16 公里,六十七个大小车站,成为我国西北的交通大动脉。

归绥地区除车站外,尚有两个较大的单位:一个是机务段,又叫车房;一个是工务段。机务段设在站西北。工务段设在车站对面,与车站成鼎足之势。

由于铁路员工需要随铁路到处为家,通车时修建了一批职工宿舍,人称“官房”。官房盖在车站的正北面,大都是十二平米的平房,每五间为一排,大都用“虎皮石”砌成。“官房”仅为一般职员和少数长工所住(长工即正式工,短工为临时工)。至于站长、段长所住则称“公馆”,大多是独门独院的三合房。

呼和浩特旧火车站现在人多不(历史上的呼和浩特火车站是怎么建成通车的)(2)

随着车站的建成,归绥市面貌起了变化。新、旧城北边的地带,建站后立即热闹起来。从新城北门到旧城北门,开出了两条土路,站前并开设了几座饭庄和店房客栈。到民国十八年,新旧城之间修起了马路,从车站往南又修了一条大马路。每当火车到站,马路上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更重要的是通过铁路,快速地传播了经济、文化和当时的革命形势,把西北人民汇入时代的洪流,如归绥站五月建成后,十月份即爆发了京绥路全线车务工人大罢工,归绥车站及各段工人积极响应。转年元月归绥站又派周正清为代表赴郑州参加“二七”大罢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