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最近迷上了《哈利波特》闺女入坑,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哈利波特身边的女孩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哈利波特身边的女孩子
闺女最近迷上了《哈利波特》。
闺女入坑
原本2021年这个暑假我还非常焦虑,因为每天看见闺女捧着《哆啦A梦》看得忘乎所以,咯咯乐个不停,我就琢磨:都快上三年级了还整天看图画书,这可如何是好?!但又能说什么呢?毕竟这些书也都是我给买的,只是希望她能在阅读方面尽快迭代成长。
随着我们每周电影的观看进展,三年级刚开学的时候陆续看了3部《哈利波特》,事请终于发生了转机——看完2部的时候我问:要不要读读相关书籍?闺女说不要;看完第三部后闺女松口了,但可能怕我买来她又不喜欢看挨我的批评,于是我们约定“既然这么贵的书,又占地方,那咱们先买一本回来试试”。
这种书当然是买成套的便宜,我想就算买回来闺女看不了等以后长大了再看也可以,退一万步讲这种经典书籍就算闺女长大了也不爱看也好二手出售。于是我就偷偷下单买了一整套,然后根据闺女的要求先给她一本没看过电影的,就是《4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出乎我的意料,孩子竟然看得非常投入,大概一周多的时间就看完了,然后我们又看了这部书的电影。紧接着下一本就看了这个系列里最厚的一本《5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大概可能看了有2周的时间。
因为我要装得像一点,所以就不能在她刚看完前一本的时候马上拿出下一本,而是先征求她的意见想看哪本,然后留出1天的时间“去买回来”。当《5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看完的空挡,闺女吃完晚饭还很委屈地问我:妈妈,以前每天晚上我都要看哈利波特,今天没书看了少了好多……我说:少了什么?不就是个哈利波特么?闺女说:少了好多!
本来我原计划跟着闺女一起看,这样可以讨论一下剧情激发她阅读的兴趣。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孩子阅读的多样性比较大,不像我们小时候全班传一本《童话大王》,大家看完了讨论得热火朝天,而且迫不及待地期待下一期的到来。所以有时候读书也需要“组团”,就像现在很多的“读书会”一样,难道真的因为自己读不懂?恐怕更多是因为需要那一份共鸣、归属及认同——“分享”也是人的本能需要。
但后来发现没必要也不太容易。
首先她自己看书的主动性还蛮强的。虽然刚开始也督促我看书,但白天却不愿意把书留在家里,而非要背到学校去看。说是怕我看得比她快,另外自己也想看。
而我其实早已经过了看这种书的年龄,相比起来更愿意看自己感兴趣的历史类书籍。
主要基于上述两点我只跟着阅读了《4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的前几章就放弃了,但为了能跟闺女有共同语言我还是通过短视频“速看电影”的方式快速了解了一下后面几部电影的概况。
原著与电影
曾经看过一位家长说《哈利波特系列》书比电影更好看。我虽然只看了《4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前几章的内容,但后来在和闺女看了电影以后发现果然如此!电影相对来说太突兀,上来主人公就都出现在罗恩家里,然后大家直奔主题去找进入观赛场的“钥匙”(一只旧靴子),前面关于在堂弟家的有趣经历都没有演,而且书中关于“魁地奇世界杯”的描述也是精彩纷呈,电影中基本上匆匆略过。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闺女已经看完了整本书,所以我有不明白的还得请教她——估计这也让她觉得很得意吧!
看完电影我问闺女:看书有意思还是看电影有意思?
闺女说:都有意思,看电影有实物场景,书里说得更细致。但电影有点可怕。
在书和电影的先后顺序上我认为都有意义。通过阅读文字这种抽象符号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读者脑海中形象的塑造主要源于读者原有的内心画面储备,所以读书的时候就好像是自己在内心里拍一部电影的过程。可如果已经看过电影那一切基本就都固定下来了,也就少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了,这也是电影在一定程度上对想象力的限制;而对于电影来说是不可能百分之百按照原著去拍的,尤其《哈利波特》这种大部头的书在拍成电影的时候其实删减了非常多的地方。如果在看完电影后再看书也丝毫不会影响阅读兴趣,反而能在领略文字魅力的同时体验“寻宝”的乐趣——像我闺女就在回过头去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时候发出了很多惊叹并和我分享。
《哈利波特系列》虽然很有意思,但我仍存在一些担忧。
担忧之一——哥特式风格
哈利波特虽说是写给孩子的魔幻类作品,但风格并不像通常儿童文学一样那么天真烂漫,而是有点阴郁、恐怖,尤其拍成电影后有了画面和音效的加持更加明显。甚至从《4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开始就陆续有正面人物去世了,对此我还小小地惊讶了一下,觉得作者怎么可以这么写?!但我闺女的反应并不大。
近日偶然发现《三联生活周刊》1097期的封面主题就是“哈利波特”,其中有一篇文章《“哈利波特”与哥特小说传统》印证了我的感觉。说实话我看书少,之前只知道“哥特式建筑”,并不知道还有这个文学流派,在百度上查了一下, “哥特小说可以说是恐怖电影的鼻祖,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其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显著的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神秘、超自然、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老房子、癫狂、家族诅咒等。”(百度)
毫不掩饰地说,我自己刚开始看电影的时候也是有点害怕,所以在个别镜头会给闺女捂下眼睛以免她被吓到。但从我后续的观察来看闺女还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比如做恶梦或者害怕之类的——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部哈利波特电影我们是在家里电视上看的,音效和画面对人的刺激都比电影院要小很多。
担忧之二——青春期的孩子们
除了担心闺女害怕以外,另一个让我觉得有点犹豫的地方就是:随着剧情的推进,电影里的孩子们都慢慢长大了,作者也逐渐加入了一些其它的内容:比如在《4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就有了哈利波特对秋的爱慕和罗恩与赫敏的小吃醋;到了《5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甚至出现了哈利波特和秋的吻;根据我看过的电影概况介绍,后面还有罗恩和赫敏的吻……虽然都是很单纯的,没有过多渲染,但我不确信是否适合三年级的孩子看。就这个问题我还和爸爸专门讨论了一下。爸爸的意思是只要书的表达方式是健康的,适当加以引导就可以,不必担心。我主要是从电影画面的视觉效果考虑书可以继续看,但电影先不要看了等大点再说。
最后我对闺女的解释也是:电视里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干的有些事情不适合你这么小的孩子,等你长大点了再看。至于书如果想读可以继续读。然后闺女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同意了。
担忧之三——对文化输入的平衡
中国人小时候都是听着“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之类的故事长大的,我们都知道这是神话传说,至少我自己从来没有跟上学的历史课联系在一起。但后来读历史发现一部完整地讲述中国历史的书籍基本上都是要从上古的这些神话传说里开始讲起的,因为里面有一些中国人的精神内核。
有一部通俗英国史《老大的英帝国》里面开篇就是从罗琳是如何“天才地”编出《哈利波特》系列开始的,讲述了魔法师在英国历史上的传统地位和发展。也就是说作者罗琳不是凭空编造出来这么一系列书,而是立足于英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依据其国家古老的传说创造了这样一个魔法世界,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所以《哈利波特》系列是一部儿童文学,但不仅仅是文学,而是有历史文化背景的文学。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其实也在被文化“输入”。
我倒不反对这种“文化输入”,毕竟这不能简单等同于“文化侵略”,而且就中国文化的包容性而言,基本上“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尽管如此我还是希望能在闺女如此喜欢哈利波特的同时多吸收一些中国传统元素,所以我就开始在中国文学领域里寻找,但结果比较失望,我还真没发现中国儿童文学领域里有能和《哈利波特》这种不仅架构宏大而且有电影加持的作品相抗衡的。
如果对坐标的话,我感觉可能两种比较接近:
一部分是中国的古典神魔小说,比如《西游记》《封神演义》之类的,还有三国两晋时期比较风靡的神鬼小说。但这些作品的统一问题就是都不是写给小孩看的,而且半白话文的表述方式这么小的孩子也看不懂。
另一部分是现代的玄幻类,修仙类,像好多小孩都知道的《斗罗大陆》,压根不在我考虑范围内。
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封神演义》的评书,在我们上下学的路上每天听听,闺女也很喜欢。另外我还找了一些相关的内容希望可以从中国文化、历史等不同角度来丰富一下。关于配套的影视作品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虽然小时候傅艺伟演过的那部《封神演义》连续剧据说堪称经典,但我觉得从画面表现上来说跟《哈利波特》系列真的没法比,实在略显粗糙。据说近一两年会有关于《封神演义》的相关电影上映,期待中。
担忧四——周边
有一次闺女抱怨说:真不知道那些男生整天拿着奥特曼的卡片有什么意思?!
我问她:那如果卡片上印着哈利波特的样子你喜欢么?
闺女点点头。
我留意了一下,至少我周围能接触到的哈利波特的十元卡片包还真没有,网上倒是有成套出售的好几十上百的卡片。我估计可能是因为价格贵一些,所以学校周边小摊贩上反而不容易见到。只是在我们上轮滑课的大厦一楼有几个盲盒机可以抽取”哈利波特系列“的人物玩偶。闺女曾经提出过要抽一个,但我没答应。一方面觉得那个玩偶实在做的粗糙,另一方面我本身比较抵触”盲盒“这种东西。
关于”周边“,我主张不要多买,或者根本不买。玩偶、卡片最后肯定都离不开被扔到抽屉里不见天日的宿命,唯有书可以一遍一遍地看。既然书本身已经有了如此大的魅力,那我为什么要用”周边“来分散她的注意力呢,好好看书吧孩子!
结语
昨天闺女问我:妈妈,《哈利波特》我就快看完了,怎么办啊?!
我说:再看一遍!
其实我还藏着一本《被诅咒的孩子》,但她不知道。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