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不仅诸葛亮为了蜀汉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于诸葛亮的传人姜维,同样是为蜀汉呕心沥血。姜维本来是魏国人,在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逐渐掌握了蜀汉的兵权,并继承诸葛亮的遗志,继续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值得注意的是,公元263年,在蜀汉灭亡后,姜维依然在试图恢复蜀汉,不过结果是自己被魏军所杀。虽然本来是魏国人,但是姜维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那么,问题来了,姜维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蜀汉为什么选择姜维(姜维本来是魏国人)(1)

首先,对于姜维来说,本来是魏国人,却愿意为蜀汉“死而后已”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根据陈寿在《三国志》的中记载,姜维出生于公元202年,并且幼年丧父。姜维的父亲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囧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场。由此,姜维小的时候,还是曹魏还没有篡汉自立,也即名义上,姜维是东汉王朝的子民。特别是姜维的父亲姜囧,也是东汉朝廷下的天水郡功曹。在自己的父亲战死沙场后,姜维受赐官为中郎,天水郡参军。

蜀汉为什么选择姜维(姜维本来是魏国人)(2)

由此,在笔者看来,很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并且自己年少的时候还是属于汉朝人,所以姜维很可能和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一样,都存在忠于汉室,并希望光复汉室的心理。而对于刘备建立的蜀汉,目标就是北伐曹魏,光复汉室。公元228年,诸葛亮率军蜀汉大军北伐曹魏时,当时魏国陇右五郡中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百姓纷纷起事响应。也即对于姜维身边的不少人,都对汉朝存在一定的感情,不然也不会诸葛亮的蜀汉大军一到,就纷纷起事响应了。因为曹丕是篡汉自立,其建立的魏国很难一下子完全在影响力取代东汉朝廷。

蜀汉为什么选择姜维(姜维本来是魏国人)(3)

更为关键的是,在诸葛亮的大军到来时,天水太守马遵获得了这一消息,并且知道各县都响应蜀军,所以怀疑姜维等人异心,于是扔下姜维等人,连夜随郭淮逃往上邽。对于天水太守马遵,之所以怀疑姜维存在异心,很有可能是姜维平时就表现出怀念东汉朝廷的行为了。综上,结合姜维所在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姜维跟诸葛亮一样忠于东汉朝廷,至少是更加认同东汉,而不是曹操、曹丕的魏国。所以,虽然自己本来是魏国人,但是愿意至死都在为蜀汉效力。另一方面,姜维对于蜀汉的忠心不二,也和诸葛亮的知遇之恩存在一定的关系。

蜀汉为什么选择姜维(姜维本来是魏国人)(4)

最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士为知己者死”的观点。就诸葛亮来说,之所以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与此相对应的是,诸葛亮之于姜维,同样有知遇之恩。在诸葛亮之后的北伐过程中,多次重用姜维,并将其提拔为征西将军等官职。而对于蜀汉后主刘禅,依然没有在意姜维本来是魏国人,而是将兵权交给姜维,并最终任命他为蜀汉大将军。由此,对于诸葛亮和蜀汉后主刘禅,都没有丝毫怀疑姜维的忠心,这无疑是让姜维感激的地方。最终,公元264年,虽然蜀汉已经灭亡,但姜维依然在试图恢复蜀汉。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