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前文)流行在土默川的歇后语,除了喻义的,还有谐音的这类歇后语是在喻义歇后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同音成分后的换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富有情趣例如:,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黑水沉舟的歇后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黑水沉舟的歇后语(土默川上歇后语)

黑水沉舟的歇后语

(续接前文)

流行在土默川的歇后语,除了喻义的,还有谐音的。这类歇后语是在喻义歇后语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同音成分后的换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富有情趣。例如:

飞机上吹锁呐——响(想)的高;飞机上吊口袋——装风(疯);飞机上挂暖壶——高水瓶(平);碾子打磨扇——石捣石(实捣实);耗子啃玻璃——吃镜(劲儿);鼻子上挂灯笼——闻明(文明);揪住胡才过马路——牵须(谦虚);没牙板儿老汉喝稀粥——无齿(耻)下流;老和尚别簪子——挑(调)皮;老和尚住窑洞——没寺(事);唱老生的戴胡须——正扮(办);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五把锁呐吹成一个调——响(想)到一起了;梁山的军师——吴(无)用;东吴的大将——甘宁(干拧);老九的弟弟——老十(实);脚板子上绑大锣——走到哪响(想)到哪;背锅子骑毛驴——前(钱)短;拐子的屁股——斜(邪)门儿;狗咬屁股——啃腚(肯定);蛤蟆跳井——扑咚(不懂);肚脐眼儿说话——腰(谣)言;大粪池里耍水水——不怕屎(死);茅坑沿儿上睡觉——离屎(死)不远了;打着灯笼拾粪——照屎(找死);鸭子掉进粪坑里——臭溅(贱);鸡毛捣钟——没音(影儿);茶壶里煮饺子——有嘴倒(道)不出来;冻豆腐调凉菜——难拌(办);姥爷死了儿——没舅(救);面条儿点灯——饭(犯)不着;墙头上挂麻袋——不象画(话);墙头上种黄瓜——难浇(交);上鞋不用锥子——针(真)行;马背上钉掌——离蹄(题)太远;酒盅子吃饭——全靠舔(天)了;连阴雨下了三天——没晴(情);刚学徒遇上了络腮胡——难剃(题);家里的耗子反了天——没猫(门儿);茅头插进灯笼里——厾蜡(毒辣);电线杆刻手章——大材(才)小用;电线杆插鸡毛——好大的掸(胆)子;胸脯上搂柴禾——抓(糟)心;胸脯上挂笊篱——捞(劳)心捞(劳)肺;石鸡子跋坡——咯咕咯(各顾各);尿尿拉出屎——大便(变)了;锅台不合适——改灶(造);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望(枉)想;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白)着哩;嗑瓜子嗑出个臭虫——什么仁(人)都有;坐上火车放鞭炮——响(想)想得远;画匠丢了栓——没刷(说)的;讨吃子油家俱——穷刷(说);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秃死怪(毛头鹰)哭它妈——丑鸣(名)在外;乌素图刮风——没杏(信)儿;李双双离了婚——没喜旺(希望);王八榴榨油——不是好籽(子)儿;脱了裤子捞淤柴——爱柴(财)不怕羞;铁锤打炭——捣煤(倒霉)……

土默川上的歇后语举不胜举,这里例举的这些喻义或谐音的歇后语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说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即时创作,而后推而广之便口口相传下来,其内容广泛,语言通俗,风格幽默含蓄,常常讽刺针贬一些不良作风,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修辞语言。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些低俗的、过时的歇后语也渐渐被时代所淘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