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半生颠沛流离,却洒下了一路的诗情画意;她以一介女流之身,却引领了整个时代的词风,她就是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婉约如她曾写下“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离情之思;

豪迈如她也曾写下“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雄奇景象;

爱国如她,也曾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决绝……

她的少年生活是怡然自由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她的青年,有了赵明诚的陪伴,“赌书泼茶”也是颇为幸福;

但她的晚年却是不幸的:国破家亡,爱人离世,遭遇再婚骗子,历经坎坷休夫,又身陷牢狱,怎一个惨字了得。

李清照何以承受丧夫之痛(李清照再嫁风波)(1)

1.

初遇张汝舟

靖康之难后,几经颠沛的李清照,最后在江南落脚。在这里她遇上了“骗婚”的张汝舟。

他是个举子出身,温文尔雅;他巧舌如簧,连李清照的家人都被说服;他对李清照无微不至,让饱受折磨的诗人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于是,在为亡夫守满了三年丧期后,49岁的李清照顶着“晚节不保”之名,嫁给了张汝舟。

虽然是二婚,但毕竟是一个对爱情带着美好期待的女性,即便年纪不小,心底还是存着一丝浪漫,盼着婚后也能与张汝舟过上“赌书泼茶”的日子,可是现实偏偏却给了她一巴掌。

张汝舟这个人人,才学远远无法与李清照前夫赵明诚相提并论,可一开始毕竟不知道,李清照也是曾想与他相敬如宾,共度一生。

可是她猜到了前头,却没猜到结尾,这张汝舟就是个卑鄙无耻的小人!

这也许就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吧。时间是检验爱情的最好方式,虚情假意的爱情是经不住岁月的考验。

当然,这也说明了,女人一旦过分的渴望爱,就容易被爱迷昏了头,一不小心,反而选错了人。

别说寻常女子了,就李清照这样冰雪聪明的女子,也难逃此劫。

李清照何以承受丧夫之痛(李清照再嫁风波)(2)

2.

看清张汝舟真面目

张汝舟婚前对李清照百依百顺,完全是冲着价值不菲的金士古玩来的。

他一直想着:你既嫁了我,连你的人都是我的,你的所有东西也都属于我。

李清照当然不肯,原形毕露的张汝舟,便对诗人拳脚相加。

年老体弱的李清照怎么可能是他的对手!

不到百天的婚姻令她身心俱疲,无奈之下,她便提出和离。

可是没得到财物的张汝舟怎肯罢休!一来面子过不去,二来他也想着熬死李清照,这样她的财产最后自然会还是属于自己的。

李清照是什么人啊?那是写出“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气性比寻常男子都要高上几分的奇女子!

你若无情我便休。

她既已下定决心离婚,区区张汝舟肯定不是她的对手。

李清照和寻常女子的不同便在于此,错不可怕,怕的是一错再错。

她能及时认识错误,不怕流言蜚语,结束这段感情,放自己自由,这是做为一个女人的勇气,更是智慧。

李清照何以承受丧夫之痛(李清照再嫁风波)(3)

3.

休夫风波

说来也是张汝舟自己愚蠢。宋朝有个专门针对屡试不中之人设立的一种制度,叫“特奏名”。

这个制度规定年满40的举子且应举次数达到6次的,可以上奏朝廷,由皇帝赐予“特奏名”,以谋得官衔。“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有善于投机之人钻制度空子,比如谎报一下应举次数。

张汝舟就是这类人。他的芝麻官职就是通过夸大应举次数得来的。

本来嘛,这种事一般人都藏着掖着。

可张汝舟偏偏多次在李清照面前炫耀此事,也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所谓能力吧。

于是李清照便以“妄增举数入官”的罪名告发了张汝舟。最后张的罪名成立,被判流放柳州。

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吗?当然不是。在宋代,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子告父,妻告夫”,无论是否属实,都是要坐两年牢的。

所以,即使李清照所言属实,但她所为有悖人伦,最后也被下了大狱。

幸好,老天这回眷顾了这位女词人。

赵明诚有个亲友叫綦崈礼,恰在此时晋升为翰林学士。

听闻了此事,上下奔走,终于令朝廷对李清照法外开恩,重获自由。

这时她在牢中已呆了整整9天。

李清照何以承受丧夫之痛(李清照再嫁风波)(4)

李清照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自己会被救出来,她宁愿坐牢也要与张汝舟一刀两断!

当张汝舟对她体贴入微之时,她也能小意逢迎;当张汝舟无情待她之时,她自然也能快刀斩乱麻。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何等决绝!

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宋朝,李清照再婚,又休夫,桩桩件件都让世人惊鄂,也让无数后人为之倾倒。

就她所作所为,别说几百年前了,放在如今, 怕是多数女子也做不出来吧。

在男尊女卑的风险社会,一个女人活出了自我,谁敢说她不是无愧于“千古奇女子”的称号呢!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