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俗语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1)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比喻宁愿为正义守大节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

高洋是北朝东魏权臣高欢的次子,高澄的同母弟弟。小的时候其貌不扬,沉默寡言,其实大智若愚,一直在伪装自己,他的才能一直都深得高欢的欣赏。

高澄一直都很有野心,一直想篡位夺权,可是聪明外漏,不懂得收敛。

公元549年8月,高澄勾结党羽密谋篡位,被化装成厨师的刺客兰京刺杀身亡,大权从此落入高洋手中,高洋夺取帝位的野心暴露了出来。

公元550年,不满足于当丞相高洋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北齐。

高洋当上了皇帝,可毕竟是巧取豪夺来的,心中没有底气,常常感到害怕。

正好有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天地一片昏暗,哪怕是夏天也寒气逼人,冷得高洋瑟瑟发抖。

他担心这个天象是个不好的预兆,就召集亲信党羽商量对策。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俗语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2)

亲信们纷纷出主意

高洋就问亲信们:“为什么西汉末年的王莽篡夺了刘家的天下,后来经过光武帝刘秀的努力,又从王莽手中夺回了汉家的天下?”

这帮亲信平时安逸惯了,个个好吃懒做、不学无术,七嘴八舌说了半天,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们再不给点儿意见,只怕是脑袋要搬家了。所以也不知道那个嘴臭出了个馊主意:“陛下,以我们的意见,汉室江山能够重新回到刘家人手中,那是因为王莽心太软,没有把刘家人斩草除根,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杀干净。”

高洋本来就心中有鬼,整天疑神疑鬼,吃什么都不香。再加上天有异象,顿时信以为真。

于是下令,将孝静帝以及他的三个儿子,全部杀死。

后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将东魏宗室以及近亲全部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小孩子都不放过。

高洋的所作所为让东魏的远房宗亲们提心吊胆、寝食难安,生怕高洋来个株连九族,把他们也牵连进去,于是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俗语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3)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有人主张起兵造反,夺回东魏的天下。而县令元景皓则主张主动投降,改姓高,不再姓元,大家七嘴八舌,乱成一锅粥。

就在这时,元景皓的堂兄元景安站了出来,他说道:“向强权者求饶,卑微地跪在地上,丢弃祖宗用改姓的办法活下去,这种办法是坚决不行的。男子汉大丈夫宁愿像玉器一样被打碎,也不愿意像瓦片一样保全下来。宁愿高贵地死去,也不愿意屈辱地活着。”

大家都佩服他的精神,纷纷表示赞同。

不久之后,由于元景皓告密,元景安被处死,许多宗室受到牵连。

但是,皇上的日子也不好过。仅仅三个月后,高洋就莫名其妙地暴毙了。

而在区区二十八年后的公元577年,北齐就被北周灭亡了。

在这短短的二十八年时间里,短命的北齐就换了六位皇帝,犹如走马观花一般,屁股还没有坐热,皇位就换人了。

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生命的意义在于他的宽度和厚度,而不在于他的长度。

有些人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像流星一样划过黑暗的夜空,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资料:《中华成语大词典》《中华成语典故》《北齐书·元景安传》

声明:配图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