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湟鱼的功绩。美国阿拉斯加有一种大马哈鱼,每年8-10月份上演一场集体洄游的大场面,数千万个、10-20公斤的身躯不断跃出水面,煞是壮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殊不知我国青海湖的湟鱼也是洄游的高手,若大的河道呈现出“半河清水半河鱼”的壮观景象,比大马哈鱼“有过之而无不及”,但藏着湟鱼身上的故事,却是大马哈鱼难以比拟的。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1)

如今的湟鱼被格外重视,源于它的一次不可磨灭的功绩。1958-1960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三年里粮食几乎绝产,物质匮乏、食物短缺,人们忍饥挨饿,个别地区甚至啃食树皮、草根。面对在死亡线挣扎的人们,有关部门当机立断,开放青海湖,允许人们下湖捕鱼。除去青海湖周边的捕鱼人外,像甘肃、陕西的捕鱼人也纷纷奔赴而来。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2)

据经历当年捕鱼场景的老渔民回忆,每天数万人围绕在青海湖周围,不分昼夜地疯狂捕捞。1960-1962年,湟鱼的捕捞量达到了惊人的7.3万吨,一天的最高捕获量超过70吨。几年时间里青海湖至少贡献了20万吨鱼,其中绝大部分是湟鱼,大大缓解了粮食紧张的局面,解救了数以万计人的生命。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3)

70年代后期,湟鱼捕捞并没有随着困难时期的度过而停止,反而人们在青海湖里的活动日益频繁。特别是8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如火如荼地推进后,各地兴起一股兴修水利的热潮,至少二三十个中小河流开挖、改道,以至水体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注入青海湖的多个支河时常断水、干涸,龟裂的河底暴露在阳光下,青海湖的储水量一再萎缩,湟鱼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数量也持续减少。50年代高峰时湟鱼的数量达到32万吨,但2002年湟鱼已蜕减至2500吨,昔日的丰盛鱼种,此时却处于灭绝的边缘。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4)

2、湟鱼面临的挑战。湟鱼又名青海湖裸鲤,典型的鲤科鱼种,除去鳍两侧、肛门、及肩带部位仍有少量未退化彻底的鳞片外,全身裸露、光滑、无鳞。体重多在0.6公斤,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16%,脂肪占比12%,可清蒸、可红烧、可油炸,深受当地人民的喜欢。青海有句顺口溜这样形容湟鱼:“贵德的梨儿享堂的瓜,湟源的干板鱼天下夸”。所以作为青海湖里唯一的经济类鱼种,如何恢复湟鱼往日的丰盛显得尤为重要。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5)

自1982至2001年青海省针对青海湖实施了5次封湖育鱼行动,期间严厉打击乱捕乱捞行为,不得以任何形式运输、贩卖湟鱼,酒店、饭店、菜市场不得销售湟鱼,符合要求的捕鱼组织也要采取配额制,控制湟鱼产量。2003年湟鱼正式列入青海省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第一批)。

2021年第六次封湖育鱼正式实施,此次禁渔期长达10年。相当部分渔民自觉放弃多年的捕捞习惯,重新选择谋生手段,但偷捕行为始终无法彻底根除。单单2019年就查处偷捕事件11起,2700多公斤湟鱼被捕捞、贩卖。仅仅依靠禁渔手段,恐怕难以真正将湟鱼数量快速提升,许多涉及技术、实操的问题亟待解决。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6)

每年的5-8月湟鱼正式进入产卵期,这时成千上万的湟鱼由青海湖逆流而上,浩浩荡荡地进入青海湖的各支流,然后将鱼卵产在河道。等到小湟鱼长大,抵抗力增强后,再按照原路洄游至青海湖。湟鱼之所以洄游产卵,这是因为青海湖盐度大、高碱性,严重抑制,甚至损伤湟鱼性腺的发育、成熟。但青海湖的各大支流多是淡水且水流平缓,是产卵、幼苗发育生长的绝佳场所。研究发现,湟鱼幼苗在淡水时间越长,成活率越高、越健康。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7)

前文提及生产环境的变化,导致许多河流、湖泊断流、干涸。建国初期,青海湖的支河共计108条,大量淡水源源不断注入青海湖,水体深度比如今高出数米,而这正是青海湖能够容纳、滋养数万吨湟鱼的基础。但近年统计发现,可有效向青海湖供水的河流只有十几条,满足湟鱼可洄游产卵条件的河流,也只有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和哈尔盖河四条。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8)

洄游产卵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来自外部的威胁并不少。棕头鸥、鸬鹚等飞鸟是湟鱼的天敌,它们在高空俯视,很用意掌握湟鱼的行径,特别是大批量湟鱼集体逆游时,在河流交界处拍打翅膀,把长长的鸟喙深入水里,轻松叼起一条湟鱼。

另外注入青海湖的支河里,已有建好的水电站,高耸的大坝阻挡湟鱼完成洄游的过程,同时部分水流缓慢的河滩因大坝建设遭到破坏,湟鱼失去了理想产卵场所。再者河流里的淡水资源,相当部分用于农田灌溉,河流水位降低、流量减少,影响鱼卵的发育、生长。一条成年湟鱼的怀卵量平均为1.62万粒,如今真正成活的湟鱼数量大打折扣。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9)

3、幼苗培育、增值放养。依靠自然繁殖,湟鱼数量增长极其缓慢,但科学研究针对湟鱼幼苗的人工繁育却大获成功。刚孵化的幼苗可置于玻璃容器里,每日投放蛋黄,1万枚鱼苗仅需1个蛋黄即可,连续5日后再投放经过消毒的轮虫或枝角类,等幼苗成熟后再放入养殖池里喂养。利用这种方法,从2002年起,每年可向青海湖里投放上百万湟鱼幼苗,2020年更是达到了1600万尾。

湟鱼百科(湟鱼的倔强:三年蜕减20万吨)(10)

最新的跟踪数据显示,2020年青海湖的湟鱼储藏量已达到10万吨,这个数值已接近保护初期的40倍,成绩斐然。湟鱼作为青海湖生态系统里的重要一环,讲究水、鱼、鸟的循环。即便是这样,依然有不小的挑战,比如青海湖水位的持续降低,而水体的含盐量、含碱量的持续增高,无疑为湟鱼的生存提出更大挑战。

原创: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