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小札二百零三

弁彼鸒斯1,归飞提提2。民莫不穀3,我独于罹4。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

踧踧周道5,鞫为茂草6。我心忧伤,焉如捣7。假寐永叹8,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9。

维桑与梓10,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11?天之生我,我辰安在12?

菀彼柳斯13,鸣嘒14。有漼者渊15,淠淠16。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17。

鹿斯之奔,维足伎伎18。雉之朝雊19,尚求其雌。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

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20,尚或之21。君子秉心22,维其忍之。心之忧矣,涕既陨之23。

君子信谗,如或之24。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矣25,析薪矣26。舍彼有罪,予之佗矣27。

莫高匪山,莫浚匪泉28。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29。无逝我梁30,无发我31。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译:

寒鸦飞翔多快乐,归来翻飞又闲舒。天下兆民无不善,独独唯我多忧患。得罪苍天为何事?更不知是罪无边?心里忧伤无处诉,我该如何来应对?

镐京原本平坦道,如今已是茂草覆。我心深深怀忧伤,忧伤如捣不停息。和衣长夜常叹息,忧思更易催人老。心中愁绪深郁积,犹如热病裹头脑。

父母种下桑梓树,每日恭敬立树前。哪个对父不尊敬,哪个对母不依恋。外不连于皮和毛?里不连接血与肉?老天让我到人世,怎么才能时运转?

池边烟柳浓绿色,枝头蝉儿嘶鸣叫。河湾深许不见底,蒹葭苍色多茂深。心如漂舟左右晃,茫然不知归程途。心中忧伤又满怀,无暇可得和衣睡。

小鹿奔跑在原野,小腿舒缓灵动样。雉鸡晨起就鸣叫,引动心仪雌野鸟。我心犹如那病树,疾患叶落落枝条。心中忧伤又满怀,真的无人知真相?

看兔自投进罗网,尚有善人帮脱难。茂草坦途有人死,尚有好人去掩埋。君王秉心最重要,怎能忍心不回望。心中忧伤又满怀,惟有涕泪落尘埃。

君王偏信谗言听,就如沉迷在美酒。君王如果不惠顾,谗言也不深追究。伐树尚需寻倚树,砍柴要按木纹劈。君王舍去有罪人,罪业加在我身上。

莫高高于那座山,没深深过那泉水。君王勿信那谗言,谨防隔墙有耳朵。不要拆毁我鱼梁,不能偷着我鱼篓。我今无地可容身,无暇顾及身后事。

诗经里的中秋节是哪个节日(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1)

鸦有反哺之义

注:1.弁:(biàn同“昪”音卞)通“般(pán音盘)”快乐。鸒:(yù音玉)寒鸦。

2.提提:众鸟翻飞安闲貌。3.穀:(gǔ音古)谷。善,好。

4.罹:(lí音犁)忧患,苦难。

5.踧踧:(cù音促)惊惧不安貌。周道:平坦之貌,指周朝京师的大道。

6.鞫:(jū音居)穷,尽。7.惄:(nì音逆)忧伤,忧思。

8.假寐(mèi音妹):和衣而睡。永叹:长叹。9.疢:(chèn音衬)热病。

10.桑梓:桑树与梓树,前者可养蚕,后者点灯的蜡是种子外面白色的包皮。树一般前辈所种,后泛指家乡父老。

11.罹:(lí音犁)通“丽”,附着。12.辰:时运。

13.菀(wǎn音宛)茂盛貌。

14.蜩:(tiáo音条)蝉也。嘒嘒:(huì音汇)蝉鸣声。

15.漼:(chǐ音催)深也。

16.萑(huán音环)苇:两种芦类植物:蒹(jiān音艰)长成后为萑;葭(jiā音加)长成后为苇。淠淠:(pì音屁)茂盛貌。

17.不遑(huáng音皇):无暇,没有闲暇。

18.伎伎:(jì音计)行步舒展貌。

19.雊:(gòu音够)雉(zhì音至)鸡叫。雉:野鸡。

20.行:(háng音杭)道也。21.墐:(jìn音近)掩埋。

22.秉(bǐng音丙)心:持心。23.陨:(yǔn音允)坠也。

24.醻:同“酬”。 劝酒,酬酢(cù音促)。

25.掎:(jǐ音己)拖住,牵引。

26.杝:(yí音仪)顺着木纹剖开。

27.佗:(tuó音陀)负何也。28.浚:(jùn音俊)深。

29.垣:(yuán音元)墙也。30.梁:鱼梁,拦水捕鱼的堤坝。

31.笱:(gǒu音狗)竹制的捕鱼器具,口大窄颈,腹大而长,鱼能入而不能出。

诗经里的中秋节是哪个节日(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2)

羊知跪乳之情

议:本诗先看史料:《史记·周本纪》:“当幽王三年,王之後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太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

本诗是父王听信谗言后,太子被冤,心中悲苦且还在思孝的忧伤、怨屈之歌。

诗共八章,第一章:头二句用飞翔的寒鸦起兴,在严冬里,快乐的乌鸦群飞着回巢去喂哺自己的父母。鸦知反哺,称孝鸟。而自己时刻在担忧着,担忧自己不能膝下承欢,那份苦心凉意一下子直入人心。诗的开言便是全诗的基调,父天母地,这个天还真是大,大到忧伤无法承载,那便是君父之位者之疑。全天下的兆民独对我不善,这无边的罪让我如何应对?

第二章:镐京的平坦道,如今覆满茂盛之草。思虑之长,就算想得热病裹脑,还是理不清头绪。人心之偏侧,无规则可守,徒呼奈何?

第三章:想起桑梓之恩,便柔肠百结。就算骨血皮肉相连,终究也有亲疏之别。

第四章:

蒹葭倚玉树,烟柳浓绿色。

河湾深几许,无暇和衣睡。

第五章:

飞禽走兽鲜活样,心死犹如那病树。

他人尚知枝叶茂,自落枝条无人知。

谗言君王不追究,反而罪加我身上。

第六章:

望尽原野闲景致,惟有涕泪落尘埃。

说毕天下心酸事,最惨之境一人担。

第七章:

美酒美色人人爱,君王醉酒不愿醒。

不愿追究随心行,亲情变味成偏心。

不按常理去推断,君王就为一顺眼。

第八章:

高山难越深渊险,听信谗言毁家园。

空有四海与九州,难容儿子一身躯。

君王不思身后名,随心所欲可玩政。

亚圣孟子讲得精彩,留作结尾。《孟子·告子(下)》:公孙丑问曰:“高子曰:‘《诗经·小雅·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之也。《诗经·小雅·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

争论交点:怨者是否一定是小人之诗?《论语·阳货》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诗经》所讲的就是四种功能:一养兴致;二观万物;三宜众乐;四诉怨屈。怨屈诉完了,结也解了,生活再继续。因为怨后面紧跟着的便是恨,最终不可收拾。怨化解非常重要,此乃人之常情,必须《中庸》为上。

戊戌年三月廿五

诗经里的中秋节是哪个节日(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3)

读《诗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