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舆情监测系统显示,今日最热新闻事件前五名分别是:

序号

题目

来源/首发媒体

参与数

地域

1

女子飞机上不听劝多次打电话 被拘留5日

网易/京华时报

100549

北京

2

广州城管写字楼外装定时喷水装置驱赶露宿者

网易/南方都市报

46980

广东

3

哈尔滨5名殉职消防员每人获抚恤2万元

新浪/新文化报

30000

黑龙江

4

太原讨薪身亡女民工今日尸检 家属拒百万元私了

新浪/大河报

23000

山西

5

公务员普遍对工资不满 公务员法或修改

新浪/中国网

14000

全国

□国家发改委要求指导各地放开小区停车费价格引热议

今日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今日热点舆情1月5日)(1)

1月4日,《京华时报》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14年11月下旬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8个文件,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下放1项定价权限。其中包括放开烟叶收购价格,这也意味着我国农产品领域已没有政府定价项目,全部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此外,发改委还要求,指导地方放开非保障房物业、住宅小区停车费等9项服务价格。

@热干面:放开监管,意味着可能会乱涨价!

@幸运小水滴:住宅小区停车收费需要有明确的规定,按照每辆车距进行统一规划,有24小时监控,确保安全、便利才可行。

网民“陈哲宏”:放开小区停车费价格的方向是对的,但前提必须让小区成立业委会,或让小区居民有自己作主的权利,否则这规定会成为物业公司涨停车费的依据!

□乘客12306上买票“无此车厢” 铁路部门回应“欠编”

《新京报》报道,近日,有网民爆料称,她和朋友在铁路购票网上买了几张火车票,上车时却被告知该趟列车并无票面上的车厢,工作人员还一度怀疑几张车票的真伪。铁路部门回应称,这种情况属于列车“临时欠编”,遇到此类情况,会将旅客安排到其他车厢的同类座席乘车。

@隆裕:职能部门长期处于这种:有项目就往钱里钻,一有事做,不是想着怎么做好,而是看哪里可以弄点钱。这样没编的票,车票钱到哪儿去了?

网民“涂启智”:铁路运营的粗糙服务或许凸显“店大欺客”抑或“货不愁销”的傲慢心理,假如火车票供过于求,想必“铁老大”服务亦会殷勤备至。毕竟现在还是卖方市场强硬,恐怕改进作风促使铁路运营体现以人为本,还需假以时日,更须另辟蹊径。

网民:领导重视应让位于灾情

今日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今日热点舆情1月5日)(2)

(图片来源:网络)

【事件回放】

人民网消息,2015年1月3日凌晨4时25分,哈尔滨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哈尔滨”发布消息,公布“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库房火灾基本情况”。通报全文共585个字中,“领导高度重视”占去258个字,将近一半。提到名字的领导有9位,详细介绍他们的12种头衔,而对于牺牲的3位战士和失联的2位战士,则一笔带过。

【舆情传播情况】

图1.“火灾通报‘领导重视’过半”相关舆情信息走势图(不含微博)

今日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今日热点舆情1月5日)(3)

如图1所示,自从媒体报道了“哈尔滨仓库大火,官方通报用258个字强调‘领导重视’”一事后,网民对此表现出强烈关注。一时间“官本位”、“逢灾必谈”等热点舆情标签在报道标题中被强调。从趋势图可见,整个舆情信息量自1月3日持续发酵。截至01月05日下午15时,总计舆情信息量约为16601条。

图2.“火灾通报‘领导重视’过半”相关舆情热敏指数图

今日社会舆情热点事件(今日热点舆情1月5日)(4)

热度指数:衡量该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的关注度,该值越高,网民关注度越高。

敏感指数:衡量该事件的安全稳定值,该值越高,意味着危害程度越高。

热敏指数:由热度指数和敏感指数加权而来,衡量一个事件是否应该引起重视。值越高,预警力度越强。

(注:数据来源于新华网网络舆情监测系统,2015年01月05日)

【舆论观点】

网民认为,仅585字的官方通报,既没有关注伤者是否有生命危险,也没有回应死者身份是否核查清楚、善后工作如何展开,却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领导身上,着实让人寒心。

网民“肖明君”:灾难面前只见领导鲜亮形象,不看群众情绪和脸色的通告,对于不幸者是一种无视,对于社会更是一种刺痛。如此任性“露脸”,实在冰冷人心。

网民“那岩”:任何重大事故,没有领导不重视的。无论是基于问责压力,还是政治伦理,领导高度重视只是基本要求,算不得多么突出的新闻要素。

网民认为,在灾难面前大谈领导重视,缺少救援措施和受众群众最新情况的报道,这实际上是一种官僚主义,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

网民“王军荣”:“领导高度重视”频出,是“官本位”思想在作怪。同时也是在掩饰权力“过失”。我们知道,发生重大火灾的背后必然存在诸多问题,在查明真相之后就要进行追责,粉饰“领导高度重视”,既能转移追责视线,又能拖延时间。

网民“吴龙贵”:“领导高度重视”之所以成为事故通报稿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源于“高度重视领导”的心理。公众反感“领导高度重视”这样的字句,不是反感领导,而是反感这样一种文风,反感这样一种“唯上”的不良习气。

网民认为,避免灾后出现“领导重视”等冷漠的官话空话套话,必须破除权力体系对领导干部的保护,让他们对所有治理行为肩负责任。

网民“雷钟哲”:杜绝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第一,应改变“领导重视”式的信息发布,少一些套话和空话;第二,既要在事后重视,更要在事前重视,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消防呼唤职业建制,让没有经验的年轻战士作为救援主体,难免出现让人悲恸的结果。

@长江网:领导高度重视要做到常态化,不仅要在事中、事后有积极的妥善处置,更要在事前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我国消防员现行职业化程度不高、人员构成显得太过“年轻”的消防体制,应尽快加以改进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