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感(李白神游五年级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读)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情感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极度风流潇洒的李白,遇到了极度风流潇洒的孟浩然。李白热衷功名,口称“天子呼来不上船”;孟浩然隐居鹿门,高呼“不才明主弃”。二十七岁时,李白漂泊到云梦泽,结识了三十九岁的孟浩然。高山流水觅知音,李白和孟浩然一见如故。这一年是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

三年后的阳春三月,孟浩然出游江苏扬州(广陵)。得知消息的李白一定要在武汉渡口送一送孟浩然。两人相约江畔的黄鹤楼。不愧是“诗仙”,选择相会的地点都有着非比寻常的仙气。传说有仙人在这里驾鹤飞升。当然也可能黄鹤楼是李白和孟浩然经常集会的地方。黄鹤楼本身自带诗意的光环,曾有崔颢题诗,又有神仙飞升,算是对得起两位响当当的诗人,也算对得起常人诗歌的话题——送别。

“诗仙”李白的浪漫是“漫无边际”的,也是常常出人意料的。这次送别是在李白营造的欢乐祥和,风流潇洒的氛围中进行的。

这里没有依依惜别的眼泪,也没有互诉衷肠的惆怅,有的只是孟浩然向西辞别了黄鹤楼,准备向东去那烟雨濛濛,繁花似锦的江苏扬州。一江春水,顺流直下,听起来就是那么惬意。这是“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下”能传递读诗者的感受。李白就这样站在江边,站在江边遥望着江面,遥望着江面最后一片帆影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李白还是不忍离去,依旧望着一江春水,只见长江滚滚而去,直奔天际。

至此有人会认为,这是李白送别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其实不然,看一看此时还伫立在江畔的李白吧,他早已随孟浩然的船一路不闻“两岸猿声”,直奔人间天堂的扬州去了。

李白一生好酒好壮游,能与知音同去,更是难能可贵。不知什么原因,此次扬州之游李白没有成行,也只能呆呆的伫立江畔,高唱“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