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在敌人被歼灭后,统治者往往会屠杀功臣,避免他们威胁自己与子孙后代的权位。但有时候,也有“兔未死,狗已烹;鸟未尽,弓已藏”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白起,长平之战后,秦军在白起的领导下,消灭了赵军45万,直接将赵国推入了灭国的边缘。眼看赵国就要被灭,邯郸就要被攻破,在这节骨眼上,秦王却将杀神白起刺赐死了。

白起为什么称为人屠(白起为什么会被赐死)(1)

回顾白起的军事生涯,就是个屠杀者的一生,也是励志的一生。他出身低级军官,却被大外戚魏冉所提拔,并且凭借战功一路高升,爬上了秦国军功爵的顶端,被封为武安君。

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白起的恐怖战绩吧!

公元前293年,白起在伊阙之战击杀韩魏联军24万,从此韩国和魏国大为衰落。白起夺取了韩国一半的领土,而魏国也被连夺61城;

然而,长平之战后,秦国权臣范雎嫉妒他的功劳,生怕白起灭了赵国后,会抢走自己的相国之位,于是让秦国罢兵,阻止白起进兵攻取邯郸,从而错失了最佳灭赵的时机。由此,白起对秦昭襄王和范雎就很有意见。

公元前260年,秦国发兵攻打邯郸,结果被做了充足准备的赵军所打败。秦昭襄王见战事不利,于是就想重新任命白起为功赵主将。然而白起因为心中有气,居然和秦王顶嘴,说长平之战后,赵国人已经同仇敌忾,而且做好了战斗准备。如果赵国人与前来支援的六国军队里应外合,秦军必败。所以,白起推辞了秦王的任命

对于白起的不合作,秦王非常愤怒,于是强迫白起出征,而白起居然装起了病,就是不出征。这时,秦王让范雎去劝白起出征,而这也把白起送上了死路。要知道,范雎是白起的死对头,碰到这种机会,范雎自然会狠踩白起一脚。

在范雎的“规劝下”,白起仍然装病,并且添油加醋地对秦昭襄王说:“(白起)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于是,愤怒的秦王赐死了白起,这位有着“人屠”之称的秦国名将终于死于非命。

秦王之所以在敌人未灭的情况下自毁爪牙,并不仅仅是因为白起不合作的态度。很大程度上,秦王对于白起是恐惧多过于愤怒。

白起为什么称为人屠(白起为什么会被赐死)(2)

所谓功高不赏,白起所立下的功劳,远远超过了一个臣子应有的程度。在白起的卓越才能面前,韩、赵、魏和楚国都受到了不可逆转地打击,直接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秦国是个严行军功爵制的国家,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只要有斩获,就必有丰厚的赏赐。对于将官来说,军功的赏赐条件相对苛刻一点。

按照秦律,军官的爵位是按照集体功劳计算,如果自己部队的斩首达到了三十人以上,该队的百将、屯长才能记功;如果攻城战中斩首八千人、野战中斩首两千人,指挥作战的将军才能记功,从军吏到将领都会受到赏赐。

作为将领,白起拔城超过数百,杀敌超过百万,按照以上赏赐条例,不知要赏多少土地、财物和奴婢。真要执行起来,恐怕秦国要破产。这可真是功高难赏。

除了白起难以赏赐以外,他手下的士兵也难以赏赐。

所以,白起必须死。

白起为什么称为人屠(白起为什么会被赐死)(3)

对于白起,秦昭襄王非常忌惮,一方面他的军功太大,另一方面他在军队的号召力太强。白起稍微有点不臣的举动,都会对军队造成极大影响,甚至可能引起哗变。所以,当白起露出怏怏不乐的神情,也就上了昭襄王的死亡黑名单。

因此,一代名将白起已最窝囊的方式死在了自己人手上。而秦国的统一大业,也被生生推迟了几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