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鱼和白毛鱼的区别(海水小百科天竺鲷和金鳞鱼)(1)

王子鱼和白毛鱼的区别(海水小百科天竺鲷和金鳞鱼)(2)

天竺鲷科(ApogonidaeI)和金鳞鱼科(Holocentroidei)并不是很近缘的品种,我之所以将它们放在一起介绍,是因为它们的习性十分接近。在人工饲养下,天竺鲷和金鳞鱼都不是非常喜欢运动的鱼,它们具有很大的眼睛,一看就知道其适应黑暗的环境中生活,多为夜行性。事实上,金鳞鱼科要比天竺鲷科古老得多,它们属于金眼鲷目(Beryciformes),而天竺鲷是人们熟知的鲈形目中的成员。金眼鲷目的很多鱼都是深海鱼类,它们早在白垩纪就已进化出来了,而鲈形目的出现要晚上几亿年。由于生活方式的近似,两类鱼在今天发展出了许多一样的生活习性和体貌特征,这大概就是动物的进化受到了自然因素影响这一思想的代表说明吧。

事实上,两个科被作为观赏鱼的品种非常少,因为它们大多数没有华丽的外表。被作为观赏鱼进行贸易的品种都是非常容易饲养的品种,它们对饲养环境和饵料的要求都不高。这些鱼都是肉食动物,它们有巨大的口裂,可以吞下很大的饵料。特别是金鳞鱼类,如果和小型鱼混养在一起时非常危险的。这些鱼对饲养水质没有特殊要求,只要其他海水观赏鱼能生活的环境都可以接受,如果用高质量的水质饲养,它们会十分健壮。

天竺鲷类在观赏鱼领域里多被称为“玫瑰”,不知道最早的爱好者为什么给它们起了这个名字。它们的个体都不是很大,一般在5--10厘米。虽然本科中有一些品种可以生长到30厘米以上,但它们从没有在观赏鱼贸易中出现过。天竺鲷类喜欢成群生活,如果单独饲养一条,健康状况很难得到保障。它们也具备领地意识,在小型水族箱中饲养两条,可能会发现严重的争斗。最好5条以上成群饲养,这样它们的胆子也会大一些。它们对人工饲料的接受能力不强,在引进后必须用冻鲜的鱼虾肉训导开口吃东西,在适应投喂规律后希望接受颗粒饲料。如果饲养水的硝酸盐含量低于10ppm,它们可以在水族箱中自行繁殖后代。这些鱼全部是口孵鱼类,雄性的天竺鲷将卵含在嘴中孵化,根据品种不同,15--30天小鱼才能从父亲口中出来。

作为观赏鱼的金鳞鱼类,多半都是该科(鱼畏)属的成员(如大眼锯(鱼畏))。这些鱼是夜行性动物,所以饲养在水族箱中较少能欣赏到它们四处游泳的景象。这些鱼白天的时候隐藏在岩石洞穴和阴暗的地方,晚上才出来。人工饲养下,它们也会白天来进食你供给的饵料,但需要一段时间的训导。金鳞鱼多半不能接受人工饲料,最好用虾肉喂养它们,它们很能吃,但生长速度不快。在观赏鱼贸易中出现的金鳞鱼多数是红色的,这种颜色在刚捕捞上来没多久时十分鲜亮,但饲养几周后就会逐渐消退,有些个体甚至变成了白色。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来保住这些颜色,但无济于事。推测可能和水的深度有关系,金鳞鱼在野生条件下大多生活在水深10米以下的海域,在观赏鱼中属于深水品种。人工环境无法提供如此的深度,我们的水族箱内压力太小了,光线也太亮了。因此这些鱼褪色了。如果能长期保证饲养水族箱处于黑暗状态,可以将它们的红色维持更长的时间。

=完=

王子鱼和白毛鱼的区别(海水小百科天竺鲷和金鳞鱼)(3)

点击下图有惊喜哦~

王子鱼和白毛鱼的区别(海水小百科天竺鲷和金鳞鱼)(4)

王子鱼和白毛鱼的区别(海水小百科天竺鲷和金鳞鱼)(5)

在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