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概念出自《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今天将从三个方面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真诚、利他、有序化。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是“天下之大本”,是“真诚”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喜怒哀乐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但是我们对之“太当回事儿”了,时而黏着在情绪中,被它牵连带走,任由意识成为它的奴隶。某次我问昱姐姐,为什么我体会不到自己的恐惧呢,但分明,“旁观者清”,别人甚至比你更先意识到这种恐惧,提醒你。昱姐姐说,“因为你在恐惧中,所以你看不到恐惧”。这句话充满一种启示,好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那你可能会问,那是不是要把情绪都发出来才能看到呢?错,这是更大程度的“迷在其中”,你会更深地在情绪中沦陷。那你可能会问,如何才能“看”到情绪呢,“看”到情绪之后又如何呢?所以才说到作为天下之大本的“未发之中”,这里说的是,你要升起觉察,观照自己的情绪。观照自己的情绪,动用的是“心”的机能,什么是“心”,是一种多维认知力和调控力,就是说,同样的情绪,你可以从多个维度、多个视角去看(譬如,你可以跳出来,宏观、微观、中观,这是另一个话题),这样你就既感受着自己的感受,但又不是“情绪”本身了(这就是“不一不异”的意蕴),你的“心”开始跳出情绪,有了空间,有了重新随意选择的自由。
其实,“未发之中”就是“真诚”。我听过一个说法:“真诚就是有能力随时和自己的潜意识进行沟通”,深以为是。所谓“喜怒哀乐”种种,你若能够“不一不异”地跳出来进行观照,会发现它根本不是外面谁谁谁造成的,而就是你的一种能量(抛开一切评判,你只要感受它就好了),且,当你越是看向这些情绪的深处,就越是容易牵连出一套情绪反应机制,看到自己深层的认知模式,你继续“观”,会有种“越看越不像”的感觉,直至你发现自己牢牢抓紧的一切,最终“都不是”的时候,你会找到真正的“自由”,有一种“松通空”之感(当有了“空间”,才能有多维认知的无限可能),这就是“智慧”。
从“未发之中”反过来,你会发现,原先自己紧抓不放的底层认知模式发生了松动(你发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原先贴上了标签不能接纳或过度认同、从而产生种种痛苦的情绪,也只不过是种能量体验;原先你想责怪的人,也突然眼前一亮地发现了他的可爱。是不是很有趣,“智慧”并不玄奥,这是真实的体验。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天下之达道”,是“利他”的状态。“达道”就是行走世间的通途,我把它理解为“利他”。以上,在观照中“解构”了情绪,而当面对他人时,如何“中节”地“重构”情绪呢,标准就是让人感到舒服(此处,是你在“智慧”升起后重新设定的全套反应机制,是当下直接发生的,所以真实度极高,并不存在层层遮蔽和障碍)。我们多次谈到“和”这个概念,就是要在彼此交往中共创共享价值,所以,你当知“好人好自己”的道理。
致中和,如此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或许可将之理解为实现了“真诚利他”之后,表现出的一种生命高度有序化状态,我们在早先一篇小文中谈过,这种“有序化”,可理解为万事万物同频共振的一个基准频率,它不是一个实体化的频率,而是所有频率和谐共振的一个“斑图”(关于“斑图”,在昨天的小文中也谈过,是一种由多个个体有机化排序形成的一个具备有机性能的效果总量,譬如蚁群鸟群)。所谓“有序化”,就是和谐程度极高,可以含纳无穷信息在内,单个信息加入,可融汇其中,和旁的一切信息同频共振,形成新形态的“斑图”(这个融汇-合成-生成的过程,就是“涌现”)。
有序化程度越高的存在,对周围信息的“磁化”作用越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场”强大,跟他在一起,你会不自觉地受他影响。关于“磁化”,是个物理学概念,是指在强磁场影响下,磁性材料中的磁畴和磁矩方向变得一致(磁性材料里面分成很多微小区域,每一个微小区域就叫一个“磁畴”,每一个磁畴都有自己的磁矩,即一个微小磁场)。一般而言,各个磁畴的磁矩方向不同,磁场互相抵消,所以整个材料对外就不显磁性;当各个磁畴方向趋于一致时,整块材料对外就显示出磁性。从“气场”观之,“气场”弱就是自身知情意等方面一致性表达程度低,“自性”支离破碎,对外影响力小;“气场”强则反之,所以影响力强。
See?要想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就要做到“真诚利他”,不断提升境界,含纳万事万物于心而变得越来越有序化。当“心”能够如此清明朗现,则可以活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的状态中。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未发”、“已发”、“致中和”,可从“真诚”、“利他”、“有序化”进行阐释。“真诚”就是随时有能力和潜意识进行沟通,达到心“松通空”的状态,自然开启多维认知力,提升智慧等级;“利他”就是重新设定情绪反应向着对他人好、共创价值的方向去;“有序化”就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尽可能包容世间万事万物,尽量成为统摄万有的“基准频率”,提升“气场”。总而言之,“未发”、“已发”、“致中和”,换言之就是“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这既是功夫,又是本体。
注:灵感来源于“易鸿运”首席导师刘昱诚导师,以及伙伴们的集体研讨。欢迎关注“鸿运家族”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