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山汉墓有多厉害(许多谜题仍待解)(1)

在徐州西北方向九里山下,有个小小的山包,因其形似乌龟,名曰龟山。龟山原本名不见经传,后因发现其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刘注夫妇合葬墓而闻名全国。

印象中,很多古墓的发现不是修路挖出,就是炸山炸出,完全处于被发现的状态。龟山汉墓的发现,也是一次开山采石的结果。

时间追溯到1981年2月,当地群众炸山取石,一阵巨响过后,石块纷纷落下,山坡显出一洞,一胆大农民从进入洞里,发现是一墓,他满怀希望能捡到一些宝贝,可是发现墓中空空,不知何时早已被人盗窃,幸好他眼尖,在甬道的水沟里捡到一门印章,就作为配饰挂在腰间。

发现墓葬的消息很快被当地文物部门得知,同年11月和1992年11月,南京博物院会同徐州市文化局先后对北墓道及整个墓葬进行发掘清理。时隔10年再进行第二次发掘清理,不知何故?

1985年文物普查中有重要收获,一人提供信息说,某人有一印章,文物人员找到上文提到的那位农民时,他拒不承认自己有这样一枚印章,但拓在报纸上的红印让他无话可说,只好把印章交还。为此,当地政府奖励了他几百块钱,他用这些钱请人喝酒。此前,正是他喝醉了酒,透露了自己在墓中捡到印章。

龟山汉墓有多厉害(许多谜题仍待解)(2)

确定墓主人身份的印章

正是这枚印章,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他是西汉第六代楚王襄王。这让我们能准确回到历史当中,而不至于在悬而未决中游荡。在徐州四周的山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山包,其他许多楚王也许就在那里安眠。

在徐州城,有这样一个宣传口号,“明清看北京,先秦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我想,徐州敢把西安排除在外,说自己代表两汉文化,他们的底气应该来自于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来自于徐州丰富的汉文化遗迹。想当年,刘邦在徐州父老面前击筑高歌,挥剑起舞,万分伤感地对沛县父老说:游子思故乡,我虽定都长安,但百年之后我的魂魄还要回归故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样的佳句就诞生于此。

刘邦百年之后葬在了咸阳,并没回到故乡,但却对成就大业的故里做了精心安排,把徐州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刘交,封为楚王。徐州几代楚王大都葬在徐州四周的群山中。徐州的汉墓不同于其它覆土为陵的历代帝王陵寝,而是以山为陵,因山为葬。因此从外观上看,它们仍是一座不起眼的山岭。

这样的陵寝虽然隐秘,但仍然没有逃脱盗墓贼的惦记。也许,只有推广薄葬,才能保全死后的安宁吧。可惜的是,历代帝皇,生前极尽荣华富贵,死后亦要如此,纵然机关算尽,又有何用?

龟山汉墓有多厉害(许多谜题仍待解)(3)

笔直的甬道

宝藏虽已丢失多年,但刘注墓的格局在千年之后仍然恢弘壮观,让人惊叹不已。龟山从外面看,还是一座貌不惊人的小山,可是其内部早已被掏空,内分南北,南为刘注墓,北为其妻墓,中间有壶门相连,甬道笔直,其上下左右均光滑匀称,让人难以相信为人工打磨之作。从墓门往里走,依次有门房、马厩、客厅、水井、厨房、兵器室、卫生间等等,俨然一座宏伟的地下宫殿。

龟山汉墓有多厉害(许多谜题仍待解)(4)

刘注夫人墓中有乳钉,而刘注墓中没有

与刘注墓相比,其妻墓的房间数少了很多,墓室也小了不少,一是受山体的限制,一是古代男女有别吧。但空间变化和室内装饰却更为丰富,从墓室的擎天柱上就能看出端倪,这里的柱子一改刘注墓中柱子浑厚张扬的风格,凿出了柔和的曲线,更突出了女性的柔美。更令人意外的是,在刘注妻墓的3间墓室发现了数量不少的乳钉,而刘注墓10间墓室中却没有发现一个乳钉。这些乳钉代表什么呢?到目前位置也没一个统一的说法。依我的理解,这是女性的一种象征,就像流传在民间的星星一样,人去世了,天生就会多一颗星星。可是,这里有这么多星星,难道那时发生了什么意外?

除了乳钉外,刘注墓主墓北壁西面的墙上,有一个真人般大小的阴影,很像一位老人,身着华服,峨冠博带,面东而立,正欲趋步而西,作揖手迎客之状。这一现象并不是古已有之,在最初发掘清理龟山汉墓时并不存在,到1994年6月前后才逐渐形成。先是夏天雨水较多,墓内裂隙渗水,墙上恍惚有个影子;慢慢地,冬天天气干燥时也常常出现,现在则非常清楚醒目地留在了墓壁上。

龟山汉墓有多厉害(许多谜题仍待解)(5)

影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这时我想到了刚进墓门时,这位楚襄王刘注留给后人的一段话,“楚古尸王通於,天述葬棺郭,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 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目此也仁者悲之。”什么意思呢,翻译如下“后世的贤大夫们啊,我虽然是个下葬的一代楚王,但我敢向上天发誓,我的墓中可没放什么华贵的服饰、值钱的金宝玉器,只不过埋了我的棺木及尸骨,当您看到这刻铭时,心里一定会为我悲伤的,所以你们就没必要动我的墓穴了。”

刘注的想法是好的,虽然并未如愿以偿,但他的这段话也许可以解释墙上影子。厚厚的封石并未使刘注夫妇墓得到很好的保护,虽然被盗,但他的灵魂依然居住于此,为了保持居所安全安宁,他化身影像,博乐游客?

徐州多雨,龟山有裂隙,历经千年还能保存如此完好,其排水系统必然十分发达。到底它是怎么设计的呢,在甬道及各个墓室依墙根凿的水槽我找到了答案,这些水槽是互相连通的,从墓室经甬道直通墓外。整个甬道地面内高外低,墓室的积水就是通过水槽排出墓外,注入地下岩石裂隙的,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想想现在每到夏季,暴雨来临,我们的大城市每每被淹,城市几成泽国,再看看这个两千多年前的设计,先人的智慧不能不让我们感叹。

游览龟山汉墓时间很匆忙,但是很受震撼,除了上述几个未解之谜外,还有诸如巨大的封石是如何填塞进去的,甬道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为什么能如此笔直圆润等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奇迹。也许,时光就是这么可爱,让我们享受奇迹,却一时半会儿不得要领。这时候,可以借鉴下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只享受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