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对三体评价的原声(让三体粉丝燃爆的改编实验)(1)

(《我的三体:章北海传》剧照)

《我的三体》主创:从粉丝到玩家

本刊记者/隗延章

发于2020.3.16总第939期《中国新闻周刊》

青岛莱西区的一家小学,在学校锅炉房的一位老人那里,年少的李圳宜第一次读到《科幻世界》,从此迷上科幻小说。几年后,他上高中,读到他在这本杂志见到的第一部长篇连载,便是刘慈欣的《三体》,作品中像叙述历史一样的口吻,让他觉得“贼真实”。

李圳宜读到《三体》那年,江苏高中生Dr.Baa和四川高中生本图斯,也迷上了这本书。本图斯高考那天,正好《三体II》发行,进考场前,他爸问他高考后的愿望,本图斯说“给我带本《三体II》”。

三人在大学,都读的理科。李圳宜学的是电子工程,本图斯学的是气象学,Dr.Baa学医。那时,他们谁也没想到,三个素昧平生且专业与动画、影视毫不相干的人,会有一天因为《三体》聚在一起,将一起把这部作品改编为名为《我的三体》的系列动画。

如今,《我的三体》的第三季《我的三体:章北海传》正在播出。这个画风奇特,人物、场景由一个个方块组成的系列作品,被苛刻的粉丝们认为精准还原了《三体》原著的精神内核,在豆瓣和B站的评分均在9.5分以上。在《三体》电影、电视剧频频跳票,被认为一旦影视化就会“毁了”这部小说的情况下,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用打游戏的方式做动画

章北海在陨石店买了三颗铁陨石,准备用来刺杀科学家。一间地下室里,章北海将买来的陨石,用锯床切割成条状,又用数控机床打磨成弹头形状。随后,章北海举起枪,瞄准靶子射击。最终,他将切割好的陨石,装填至一颗颗打空的弹壳中。

这是《我的三体:章北海传》中的一个情景。《三体》原著中,章北海制作“陨石子弹”时,没有用锯床,只用了数控机床。“原著的方法不算特别科学”。《我的三体》原画师本图斯回忆,他和同事专门研究了复装子弹的流程,做出细节改编。这几个创作者力求每一个细节的精准。

如今,《我的三体:章北海传》由一个李圳宜带领的不足10人的小团队在进行制作。

六年前,这个系列刚启动时,一切还只是李圳宜的一个业余爱好。那年,李圳宜正在法国波城留学,他比较宅,业余时间都泡在网上,打游戏、泡B站。不打游戏时,他喜欢在B站看宇宙探索类的纪录片,偶尔会见到有网友发一些只有《三体》粉丝才懂的弹幕,比如“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也有个别网友会上传一些与《三体》有关的短视频。

彼时,距离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还有一年,距离《流浪地球》开启“中国硬科幻电影元年”还有五年。《三体》的读者,大多还局限在科幻迷的小圈子。“我当时就想做点什么,向大家完整地介绍《三体》。”李圳宜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在这之前,李圳宜曾多次孜孜不倦地向身边人推荐《三体》。高中时,他向班里同学推荐,可那时,同学之间更流行看玄幻小说。

他在法国读法语预科时,有堂课上,老师要求演讲,他便在讲台上分享起《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却见到台下的老师听得似懂非懂。彼时,《三体》还没有法语版,他一度想要将《三体》翻译成法文,尝试翻译了两页,找老师指正,被老师“改出一堆错误”后放弃。

后来,李圳宜又一次萌生推荐《三体》的想法,开始考虑用短视频动画的方式。

虽然李圳宜从未制作过动画,但他是一款名为《我的世界》的游戏玩家。彼时,这款游戏正在B站流行。《我的世界》是一款沙盒类游戏,类似于网络版乐高积木。玩家可以操纵一个个方块形状的建筑材料,在虚拟世界中制作人物、建筑、山水。曾经有游戏博主用这个游戏搭建故宫,武汉疫情暴发之后,有人用它搭建方舱医院。李圳宜打算利用《我的世界》来制作《三体》中的场景和人物,再找配音爱好者给人物配音,制作成动画。

2014年2月27日清晨7点,李圳宜制作完成了第一集《三体》动画,将其起名为《我的三体》,用一个名为“神游八方”的ID发布在B站。动画情节选取的是《三体》中“叶哲泰惨死”和“白沐霖背叛”的内容,在李圳宜看来,“这两个场景对叶文洁的思想塑造很重要”。此外,台词全部照搬原著中的对话。首先,李圳宜想要尊重原著,另外,还有很现实的原因,他头一回做动画,并不知道怎样编写台词。动画场景、人物,是李圳宜自己用游戏做的,配音是在贴吧、QQ群里找的配音爱好者帮忙。配音爱好者人数不够,他还拉来平时在《英雄联盟》一起打排位的队友帮忙。

《我的三体》第一集和第二集在B站的游戏区,只有一两千的观看量,零星几个评论。由于第一集照搬原著内容涉及“文革”,发出后不久,还被管理员锁定了,只有注册会员才能看。李圳宜还是继续做了第三集,那时,李圳宜只把这件事当成一个打发时间的爱好。

“技术爆炸”

如今,在B站打开《我的三体》系列,从第一季看下去,弹幕中,越来越密集地出现“技术爆炸”四个字。“技术爆炸”是刘慈欣在《三体》中发明的名词,指弱小的文明,技术爆发式发展,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超越强大文明。网友弹幕想表达的意思,是说李圳宜《我的三体》的制作水平,一直在爆炸式提高。

让技术“爆炸”的那一根引线,在第三集被点燃。那天,李圳宜更新完视频,在贴吧宣传了一通,就去玩游戏了。他正在玩《英雄联盟》时,听到QQ群滴滴响,群友告诉他,你的动画被推荐到B站的首页了。他去看,发现播放量已经有几万。

李圳宜在每集动画末尾,都会贴上QQ群号码,招募网友参与制作动画。李圳宜记得,第一季动画制作结束时,群里的网友已经有上千人。经过远程面试、筛选,李圳宜组建了10人左右的《我的三体》早期团队。他们清一色都是学生,也都是《三体》迷。

编剧Dr.Baa便是在这之后加入《我的三体》制作组。那时,他正在一所重点大学的医学院读书,因为喜欢三体,“为爱发电就进来了”。与很多制作组成员一样,他也是科幻爱好者。他小学时和父母逛地摊,买了本阿西莫夫的小说,从此入坑。高中时读到《三体》,“有种精神被洗礼的感觉。不再会觉得生活只有柴米油盐,会关注人类的命运更宏大的事情。”Dr.Baa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核心团队形成之后,动画在台词、配音、建筑上变得更为精细。李圳宜却依然面临一个难题:《三体》的影像化注定离不开很多科幻镜头,无法用游戏《我的世界》中的现有条件制作,比如“古筝行动”的画面。“古筝行动”是指军方夺取“审判日”号上的三体世界信息而制订的作战计划。军方在巴拿马运河两侧,平行拉开数十根只有头发十分之一细的“飞刃”,“审判日”号从中驶过,船体会被切成片,由于“飞刃”足够细,不会损坏军方想要的数据。

于是,李圳宜在网上找教程,自学起3D动画制作软件。“团队里没人懂技术,想吸引有技术的人一起做,就得自己去先把这个头给挑起来。”李圳宜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动画制作初学者李圳宜制作的“古筝行动”画面,虽然现在看显得简陋,却完整地还原了整个“古筝行动”的过程,这是第一次有人让《三体》粉丝想象中的画面变成真实可见的图像。

自学了3D制作的李圳宜挑起了头,却依然没有招募到懂动画技术的专业人士加入团队,与此同时,制作组的另一瓶颈随之出现:由于没有版权,制作组很难吸引资金进入,将制作专业化。单纯靠兴趣“用爱发电”,毕竟难以持续。李圳宜记得,在第一季后几集,团队“交稿越来越慢”。李圳宜曾给刘慈欣发过邮件,寻求授权,刘慈欣回复说,版权不在他手中,请他和版权方联系。

其实,版权在2009年就已卖出,那时,《三体》还未像日后那样火爆。2015年,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被评论界认为凭借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带到世界高度,包括刘慈欣在内的许多中国科幻作家开始浮出水面。《三体》这本典型的硬科幻小说,开始被众多粉丝期待能够被影像化。但影像化之路一直不平坦。2015年,游族影业宣布拍摄《三体》电影版,但经过几次跳票,直到今天,影片依然没有上映。豆瓣《三体》电影页面,点赞最多的短评,是模仿《三体》中智子的口吻说“不要拍摄!不要拍摄!不要拍摄!”粉丝一方面希望它被影像化,一方面又担心毁掉心中经典。

去年,《流浪地球》的成功,证明从技术上讲,中国电影也是能够拍摄硬科幻的,又一次燃起粉丝对《三体》影像化的期待。在《三体》迟迟未能影像化的这些年,三体粉丝、版权方,在尝试以短片、动画、舞台剧、广播剧的方式呈现它。其中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在读研究生王任,曾经将《三体》片段拍摄成短片《水滴》,被刘慈欣评论“如果(电影)能拍出这种意境,真的死也瞑目了”。而除此之外,另一个获得粉丝广泛认可的影像化尝试,便是李圳宜制作的《我的三体》。

2016年,《我的三体》编剧Dr.Baa代表制作组去上海拜访游族影业——这是当时《三体》的版权方。两年后,因为电影项目停滞,该公司重新组建了一家名为“三体宇宙”的公司,专门负责《三体》版权的开发。现在的《我的三体》团队,属于这家新组建的公司“三体宇宙”。

对方对他们做的事很感兴趣,问,“你们想要什么?”Dr.Baa回复说,“让我们把这个事情继续做下去就行。”几个月之后,李圳宜回国,加入游族影业,开始把制作《我的三体》变成了一份全职工作。

科幻迷改编《三体》

李圳宜回国时,《我的三体》已经制作到第二季的第三集,但那时第二季还不叫《罗辑传》。公司与李圳宜商议制作规划,李圳宜将《三体II》中的核心人物“罗辑”单独摘出来,决定制作《罗辑传》。这是出于成本考虑,制作完整的《三体II》成本太高,同时也觉得,团队还很难把控多线叙事的故事。

罗辑本身的故事线中,制作组又将罗辑和庄颜的爱情戏大量删减。原因是一怕成本太高,二是受限于现实,“团队成员都是大老爷们,不会讲爱情戏”。这种取舍,某种程度上,恰恰为他们在《三体》粉丝中赢得了口碑。《三体II》粉丝真正关心的也是其中的科技、宇宙和英雄,而非爱情。

Dr.Baa担任《我的三体》编剧前,只在大学给舞台剧写过剧本。他被制作组看重的,是他对科幻文学和科学素养方面的积累。《我的三体》前两季,基本都是原著书中的内容。制作第三季《我的三体:章北海传》时,由于原著中对章北海的个人故事有大量留白,Dr.Baa开始尝试自己进行创作改编。他改编的原则,是故事一定要符合原著的世界观。这一前提下,再将章北海的经历补充完整。

比如在动画中增加了章北海与希恩斯对话的情节。原著中,这一情节并不存在。Dr.baa和制作组讨论,觉得章北海和希恩斯的计划殊途同归,都是打算在末日之战前逃跑以保存人类力量。于是,制作组分析,两人可能在“面壁计划”启动之后,有过一次碰面,在碰面中达成了逃亡的默契。

与李圳宜、Dr.Baa一样,如今《我的三体:章北海传》的原画师本图斯也是非科班出身。李圳宜回国加入游族影业时,本图斯正在四川一个县城的气象局上班。他同样是刘慈欣的铁杆粉丝。14岁时,《科幻世界》杂志在成都举办活动,他在现场见到刘慈欣,亲手交给他一张他为对方画的肖像素描。高考报志愿时,他想着刘慈欣是娘子关水电站的工程师,便选了理工科,填报了一所大学的气象学专业。

工作之后,他在业余时间上网络课程,学工业设计和绘画。

2018年,本图斯见到《我的三体》招聘设计师,要求只有两个:熟悉《三体》、熟悉科幻类的工业设计。这简直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要求。他在上海见到李圳宜那天,彼此觉得很投缘。

在本图斯看来,《我的三体》获得观众好评,一个原因是团队很注重考据。在《我的三体:章北海传》中,本图斯在设计希恩斯家的日式园林时,曾从上海跑去两次杭州,在西湖边上的中日友好公园里,研究日式园林。而在设计“空天飞机”时,团队曾花了两天时间,在网上和《三体》迷讨论飞机的细节,具体到翼形、干质比、二次点火的时间、携带的燃料。对于细节的严谨,对于原著的尊重以及对于原作精神气质的精准把握,是他们被《三体》粉丝激赏的最重要原因。

如今,《我的三体:章北海传》还剩1集就将播放完结,目前B站评分9.9分,总播放量近2000万。回顾过去的六年,李圳宜觉得“挺神奇的”,“真是想不到,当时只是想要安利《三体》做的这么一个东西,现在变成了你的事业。”李圳宜对《中国新闻周刊》感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