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三种人生态度 俞敏洪想要过好一生(1)

俞敏洪,1962年9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市,新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英语教学与管理专家。担任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洪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等职。

本文选自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随笔精选《不负我心》。

【正文】

1

自律,英文叫作self-discipline,就是自我管理。自律其实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它跟我们人性中的一些基本特征相违背。比如说,跟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愿望、我们希望得到的东西相违背。跟人性的舒适度相违背的东西,当你要去做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困难、痛苦,因为需要调动你的决心、你的意志力。而调动决心和意志力是会消耗能量的,能量消耗得多了,你就会感到疲惫,你就很难坚持下去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制订了很多发展计划,哪怕这些计划再理性,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其中的一些可能还是没完成。

如果你制订的是月计划,为了保证完成计划,你需要在这个月内不参加朋友聚会、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不刷短视频、不打游戏,需要通过自律来完成计划。到最后,你会发现大部分人很难完成全部计划。

为什么完不成?因为你的能量消耗完了。因为你要动用意志力,动用耐力,动用决心,它一定是能量消耗型的。持续消耗能量会让你最后筋疲力尽,导致坚持不下去。

2

正是因为自律是不容易的,是痛苦的,所以一个人一生如果总是用自律来要求自己,那么有两个可能性:一是这个人根本就不自律,因为自律的人不会天天喊要自律,自律已经变成了他本身行动的一部分,不需要强调;另外一个可能性是,如果你一直在要求自己自律,那么表明你做的那件事情可能并不是你喜欢做的事,也有可能是你做这件事情的方法有问题。

当然,有时候尽管你不喜欢,在这个时间段里你依然要去努力,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你一生都在为一件你并不喜欢的事情去自律和奋斗,这毫无疑问就是在浪费生命。

例如,备战高考的时候,我们是可以用一段时间全力以赴,哪怕不喜欢学习也要努力。我当初高考到第三年的时候,用了整整一年时间,每天早上6点起来,晚上12 点睡觉,这种自律给我带来了一个良好的结果,那就是考进了北京大学。

这种自律的状态维持一段时间是可以的,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但如果是关乎一辈子的事,比如说我在北大或新东方当了老师,如果我真的不喜欢当老师,那么我每天都要告诉自己自律,因为当老师有好处,不管多么讨厌当老师都要当老师,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很难坚持到今天。事实上,当初我并不喜欢当老师,好在后来当老师变成了我喜欢的事情,我就不需要依靠自律了,会心甘情愿地去努力。

因此,想要过好一生,就要尽量少用自律,要多用爱好,多用天赋。

自律是消耗能量的东西,但如果你去做自己爱好的东西、喜欢的东西、有天赋且擅长的东西,就会增加你身体中多巴胺、催产素的分泌,会使你的内心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就能增加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会发现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做十几个小时不觉得疲劳。不喜欢的事情,做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你就想放弃。

比如说读书这件事情,我读过科学史方面的著作,读过世界观方面的著作,也读过黑格尔的讲演录,读过伯特兰·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我读这些书最多坚持一个小时,为什么?因为它在消耗我的能量,我在做一件让我痛苦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我要说这些书都没读过,会觉得自己没文化,但是去读了这些书后,又觉得特别消耗自己的能量,其实只能叫勉强读完。

但是当我读喜欢的书,比如读一本很有意思的历史书、人文书、旅游书,当然还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凡是写得好的,我坐下来一读,可以读五到十个小时。除了间歇性地起来动动身体,让血液流动一下,其余时间都在埋首读书。为什么?就是因为喜欢的东西让人觉得不累,觉得时光如飞。

所以给大家一个重要的建议是,一定要选择喜欢的事情去做,这样才能长久地做下去。

3

现在我60岁了,还在思考人生如何从头开始。新东方要做农业平台,我为什么不去选另外一件事情做?毕竟凭着我的人生经验,还有积累的资源,我是可以选很多更赚钱的事情去做的。

理由非常简单,我喜欢农业。我在农村长大,所有的农业产品只要在我家乡能种的,我基本全种过。我从小就喜欢看着庄稼,比如说麦苗,从地里露出来,慢慢变得绿油油,经过霜打以后蓬勃生长,结出金黄的麦穗,那种与大地的亲近感给我带来无比的幸福。做喜欢的事情能给人带来能量,带来能量后你就会做得越来越长久,做得越来越好。

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在开始职业生涯之前,要想好你的天赋在什么地方,你的爱好在什么地方,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把这些想清楚了,再来选择你的职业。

当然,有的时候不一定在工作之前就能想清楚。以我当老师为例,其实我当老师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我的个性是偏内向的。在大学的时候,全班同学一起聚会、开会、讨论,宿舍里卧谈,我都是在一边听,难得会说一两句话。所以我从来没有想到我能当老师。

当初我选择当老师,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自律能力比较差。我特别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早上上班晚上回来,不能迟到不能早退。

选择留在北大,就是因为比较自由,不用朝九晚五地工作,每个礼拜只要上八小时的课,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躺在床上看书,不但有周末,还有寒暑假。寒暑假加起来有三个月的休息时间。我喜欢到处去旅游,我可以用这三个月到全国各地去旅游。我喜欢这种自由自在、悠闲的生活状态。

喜欢当老师这件事情,是我在北大当了三年老师以后才发生的。

最初,我根本不知道怎么面对学生,但我不得不面对学生讲课。光照着课本讲非常枯燥,我就加入了一些故事。除了加入故事以外,我开始总结一些讲课的经验和当老师的技巧,加入一些幽默元素等,最后越来越受学生欢迎,我也因此喜欢上了当老师。

4

所以你是否喜欢做一件事情,往往也要坚持一段时间才知道,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慢慢喜欢上正在做的事。我们的人生一般有两条道路:一个是一开始就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一个是学会了去喜欢正在做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放松。我们不需要非得锻炼自律能力。相比于如何更好地自律,我更愿意告诉大家如何放松,让自律变成你的助手,而不是变成你的催命鬼。

其实,缺乏自律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有研究表明,不修边幅、不那么有条不紊、不那么整洁的人,常常会在创造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上超出一般人。这也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现象。当然,不包括那些因为懒散而把自己变得不修边幅的人。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我们常常发现很多艺术家、科学家不修边幅,甚至有的时候披头散发,但是他们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作品,突破了很多科学的瓶颈。

很多时候,你不一定要把自律用在让自己变得有条不紊上,有的人看到一个瓶子放错了地方都很难受,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过得去就行,把精力用在你最喜欢做的事情上,去探索、去研究,这比你通过自律把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要更加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