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印象里在万恶的旧社会,地主老财欺压农民的工具之一就有算盘,地主老财欺负贫下中农没文化,就带着个算盘去讨债,算盘珠上下翻飞,高利贷、驴打滚,张口就是欠了多少债,闭口就是催债还钱,贫下中农怎么也不明白,借了一点钱,怎么就变成一个巨款了,倾家荡产也还不清,然后逼的贫下中农家破人亡。

中年人敢盘吗?以前老人们认为有文化的人就要会打算盘(1)

同学们当时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消除文盲,有知识,有文化才能不受地主老财的欺压,老人们认为,有文化的人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会打算盘。

小学课程里专门有项课程就叫珠算课,上珠算课,同学们必须要带算盘。

算术课背算盘去上学是理所当然的,算盘的尺寸大小不一样,老师用的算盘要大一些,学生用的算盘要小,用根布条拴在两边,挎在肩膀上就去上学了。

算盘的构造非常简单,一个长方形的木框内分为上盘和下盘,木框内有细杆,细杆上穿有算盘珠,上盘有二个算盘珠,下盘有五个算盘珠,细杆也叫做挡,一般分九挡和十五挡,同学们用的是九挡,小一些,老师用的是十五挡,大一些。

算盘可以用来做加减乘除,用算盘计算也叫珠算,珠算对应的是四则运算法则,也就是珠算法则,珠算法则有相应的运算口诀,只有背会了这些口诀才能进行计算。

中年人敢盘吗?以前老人们认为有文化的人就要会打算盘(2)

上珠算课就是学习运用这些口诀的课,同学们先摇头晃脑的背会了口诀,老师再逐条解释在算盘上的具体应用。

为了增强记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还把简单的口诀编成顺口溜,寓教于乐,同学们到是很喜欢这种形式的学习。

加请拨双一下九,我们都是好朋友;

加二请拨双下八,开心时候笑哈哈;

加三请拨双下七,有时也会生生气;

加四请拨双下六,快乐时候蹦又跳。

减一请拨双上九,唱歌要学百灵鸟;

减二请拨双上八,做事不要太拖拉;

减三请拨双上七,排队做操要整齐;

减四请拨双上六,早上不要睡懒觉。

男孩喜欢玩算盘,但不喜欢背口诀,非常大的数据进行四则运算时,只要对照口诀,男孩都能准确无误的计算出来,老师还几次在课堂上表演男孩的理解能力强,动手能力强,男孩听了总觉得沾沾自喜。

上珠算自习课,别人都在背口诀,打算盘,男孩就用算盘玩游戏,上盘是一方对战下盘一方,玩的不亦乐乎,一到考试男孩就抓瞎了,口诀不熟珠算就进行不下去,几次考试都不及格。

一次考珠算,男孩把口诀字写得很小抄在纸条上,压在试卷下面,由于经常翻开试卷看口诀,被老师发现没收了小抄,结果考试还是及格了。

中年人敢盘吗?以前老人们认为有文化的人就要会打算盘(3)

一次比较大的珠算考试,男孩绞尽脑汁想考好,做成纸条的小抄办法被老师识破,况且还被老师点名批评了,最后急中生智把最记不住的口诀部分写在手掌心里,这个办法管用了,考试得了八十多分。

钢蛋觉得奇怪,放学后问男孩怎么突然考试分数上去了,男孩得意洋洋把自己的办法告诉了好朋友钢蛋,钢蛋说:“还是你有办法,下次我也试一试。”

随着珠算课程安排,口诀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了,男孩也在积极努力的背口诀,那些句子简单、朗朗上口的就记住了,那些句子长,应用起来比较复杂的就记不住了。

期末考试,同学们都非常重视,该考珠算了,男孩如法炮制,这次把记不住的分别写在了左右两个手掌心,男孩做题比较顺利,有些题翻开手掌心就会做了。

考试快结束时,男孩看了看钢蛋,发现钢蛋更夸张,把口诀竟然写在左手手臂的内测,不时翻转手臂看口诀,男孩想:这家伙真敢干啊,手臂内测这么大的面积几乎可以把口诀全部抄上去了,这次考试分数钢蛋要放卫星了。

考试分数下来了,男孩考了83分的好成绩,钢蛋考了61分,也就是刚及格,男孩大惑不解,明明看见钢蛋做的小抄,怎么分数还那么差。

放学回家的时候,男孩问钢蛋怎么考的不好,钢蛋说:“把口诀字少简单的都抄上去了,复杂的抄不下了,谁知道考试许多题都是复杂的口诀,所以没考好。”

男孩明白了与钢蛋不同的地方,男孩是把复杂的、记不住的抄下来,大部分口诀还是背会了,钢蛋是从头到尾的抄口诀,全部抄完口诀,再多两个手臂面积也写不下。只怨钢蛋太死板了。

中年人敢盘吗?以前老人们认为有文化的人就要会打算盘(4)

现在科技进步发展的速度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从算盘到手摇计算机到现在的信息时代,算盘基本失去了使用价值,成为旧时代的古董,但是珠算的精神和象征意义恐怕永远不会改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