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宝宝睡觉总是不老实,手动脚踢、翻来滚去,盖着的被子没多久就一边去了。因担心宝宝踢被子着凉感冒,妈妈要不时醒来摸摸看看,搞得整晚都睡不好。

别人的宝宝睡觉很老实,自己的宝宝却喜欢踢被子,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不弄清楚原因,单单是担心着凉感冒可不行。

宝宝踢被子受凉后怎么处理(总担心宝宝踢被子着凉感冒)(1)

一、踢被子的4个主要原因

1、睡觉太热了,是宝宝踢被子最主要的原因。宝宝由于年龄小,新陈代谢比我们成年人要快,但是体温调节中枢却没发育完善,因此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就成了宝宝调节体温的主要方式。

睡觉时衣服穿得过多,盖的被子过厚,都会阻碍宝宝皮肤的散热,因此,踢被子让自己的皮肤充分暴露,有利于散热,这是宝宝一种本能的条件反射。

因睡觉太热导致的踢被子,频率不固定,时多时少,在减少穿衣、盖被或降低室温后,会有明显的改善

2、皮肤瘙痒,是踢被子的第二大因素。如果宝宝有过敏性湿疹等皮肤疾病,一旦环境温度升高,就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

即使睡觉时穿衣不多、被子不厚,但包裹在被子中的时间一长,体温还是有明显的上升波动,刺激皮肤引起瘙痒,宝宝为了缓解身体不适,踢被子也就很正常。

皮肤瘙痒引起的踢被子,因白天睡眠时间短不明显,晚上频率却很高;湿疹轻时不明显,湿疹严重时频率高,一般会持续比较长的时间,通过药物控制瘙痒后,会有一定的改善

宝宝踢被子受凉后怎么处理(总担心宝宝踢被子着凉感冒)(2)

3、肚子不舒服。宝宝胃肠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母乳成分的变化、奶粉的适应性、辅食添加的合理性,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发生。

常见症状有胃肠胀气、腹泻、便秘等。胃肠不适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睡眠,睡姿的频繁变化,就是宝宝缓解胃肠不适的体现,踢被子会在所难免。

胃肠不适引起的踢被子,往往多见于喝完母乳、奶粉或吃完辅食后就睡觉的宝宝,其他时间段睡眠不明显,调整饮食结构可有明显改善。

4、睡眠时神经过于兴奋。宝宝白天、睡前玩耍、兴奋过度,或者受到一定程度的惊吓,导致睡眠时大脑兴奋性难以降低,出现反射性手足舞动,被子会被踢掉。

此种情况导致的踢被子,多是偶然,持续时间不长。控制宝宝玩耍的兴奋度,做好宝宝惊吓后的心理安慰是关键

宝宝踢被子受凉后怎么处理(总担心宝宝踢被子着凉感冒)(3)

二、睡觉穿多少衣服才合适

有些父母怕宝宝踢被子着凉,干脆给宝宝穿很多衣服睡觉,殊不知衣服穿多了睡觉,会影响皮肤散热,反而更容易踢被子。

宝宝睡觉该穿多少衣服,主要是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气温比较高时,除了做好降温措施以外,适合穿一身比较薄的棉质内衣,有利于吸汗,尽量不要只穿短裤或纸尿裤睡觉;气温较低时,适合穿厚些的棉质内衣睡觉,一般不用再穿其他衣服,避免穿得过多,影响到宝宝的血液循环和呼吸。

三、盖多厚被子睡觉

气温较高时,可以只盖一条薄的毛巾被,尽量将宝宝的双手暴露在被子外面,如果感觉宝宝依然比较热,也可将双脚暴露,总之,宝宝在睡觉时,前胸后背必须有东西盖住

气温较低时,可以适当增加被子的厚度,也可使用空调、热水袋来调节室温,保证宝宝睡觉不冷。可通过触摸手脚、后背温度,确认宝宝被子的厚度是否合适。

宝宝踢被子受凉后怎么处理(总担心宝宝踢被子着凉感冒)(4)

四、如何预防踢被子着凉

宝宝在婴幼儿阶段,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因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睡觉对穿衣、盖被的要求也不相同。即使父母很细心了,也难免有踢被子的现象发生,那该如何防止踢被子着凉感冒呢?

气温低时,可选择睡袋,即使出现踢被子,最多就是双手露在睡袋外面,不用担心宝宝会着凉;气温较高时,可用一块薄毛巾,包裹宝宝的前胸后背并稍微固定一下,再盖上毛巾被,这样,即使被子被宝宝踢了也不容易着凉。

宝宝睡觉喜欢踢被子,找出原因才是关键,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防止踢被子着凉。根据季节变化,选择合适厚度的睡衣和棉被,宝宝踢被子次数少了,睡眠质量才有保证。

你的宝宝睡觉踢被子吗,你是如何处理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同交流学习。欢迎关注我,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