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看似无害的病毒感染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串联成一系列更严重的疾病。在一项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机制--一种常见的儿童病毒可能会在未来的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作用。
病毒感染在我们的生活中极为常见,大多数都会在没有严重问题的情况下解决。但最近的研究越来越多地显示,许多这些表面上良性的感染可能会跟其他遗传和环境因素结合在一起进而引发像阿尔茨海默症、多发性硬化症和几种类型的癌症等疾病。这些病毒究竟是如何引发这些连锁反应的仍不清楚,但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可能的机制。
玫瑰疱疹病毒属(Roseolovirus)是一种疱疹病毒,几乎每个人在出生后的头几年都会感染。最初的疾病通常是温和的,包括皮疹和发烧,一般在几天后就会痊愈,但病毒本身会坚持一生,只是它处于休眠状态。虽然它在最初的感染后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科学家们怀疑它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作用。
因此在新研究中,华盛顿的研究人员调查了这种联系。他们发现该病毒似乎能感染胸腺。我们知道,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器官,它具备识别外来抗原的能力。但胸腺也会消除那些容易攻击人体自身细胞的T细胞--而病毒能够破坏的正是这后一个过程。随着这个检查点被削弱,更多有缺陷的T细胞循环并增加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
该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了这一机制。他们首先用小鼠版本的玫瑰疱疹病毒感染新生动物,然后在12周后发现,所有的小鼠都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胃炎--一种胃部的炎症。
在其他测试中,研究人员对病毒进行了治疗,看看这是否对胃炎有影响--当在感染的最初几天给予抗病毒药物时炎症没有发生。但如果8周后才给药,那么到12周后再阻止胃炎的发展就太晚了。
虽然自身免疫问题表现在受感染小鼠的胃部,但分析显示,问题的程度更深。研究小组发现,小鼠不仅对胃细胞上的蛋白质产生了抗体,而且对整个身体的一系列其他蛋白质也产生了抗体,其中一些则跟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联。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项研究是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使用的是小鼠病毒,其结果不一定能转化为人类。但研究小组表示,人类的罗氏病毒跟在小鼠身上发现的病毒非常相似,因此它至少值得作为一个潜在的原因展开进一步研究。然而即便如此,由于这种病毒非常普遍,它一定也只是拼图的一个部分。
这项研究的论文第一作者Wayne Yokoyama说道:“人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通过病毒感染发生,这种感染被清除,但留下了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的损害。但如果是这样的话,一定有一些我们还不了解的其他因素使一些人更容易受到玫瑰疱疹病毒感染的自身免疫影响,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被感染了,但大多数人不会得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查的重要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