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这一生,可谓成也慈禧,败也慈禧。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死亡时间非常相近,光绪比慈禧只早了一天。而光绪驾崩当晚,慈禧就派人接溥仪入宫继承大统。第二天慈禧便在仪鸾殿去世。

光绪与慈禧有什么关系(一个被慈禧拉上人生高光时刻)(1)

光绪皇帝只比慈禧太后早死一天,有这么巧吗?

历史上虽然有很多巧合的事情,但显然这一连串事件是存在很多人为因素的。

后来,法医和学者对光绪的头发进行鉴定,发现其体内的砒霜成分很高。经证实,光绪皇帝死于中毒。

历史上关于光绪的死因有很多说法,但不管哪种说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很突然。或许真相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因为这必然与慈禧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当初慈禧亲手将光绪拉上人生高光时刻,为何又要亲手毁了他呢?

因为光绪始终是慈禧的一枚棋子。深宫之中,哪有什么情义。有利用价值时,慈禧对他如亲儿子,没有利用价值时则丢弃至深渊。

本文就从如下三个阶段来盘点光绪、慈禧二人交错的一生。

1. 第一阶段:被慈禧拉上人生高光时刻

二人的命运交集,始于慈禧选择光绪做皇帝?

同治皇帝去世后,新一任皇帝应该从溥字辈的人选中产生。但自私的慈禧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了同治皇帝的堂弟载湉(即光绪)做皇帝。

理由很简单,因为光绪的生母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光绪管慈禧叫姨妈,正因为这层亲密关系,光绪很“幸运”,被慈禧太后选中为新一任大清皇帝。

光绪与慈禧有什么关系(一个被慈禧拉上人生高光时刻)(2)

光绪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当时的光绪还小,不能亲政,这样慈禧太后就名正言顺地掌控政权。

慈禧为了试图和光绪之间建立一种“母子”关系,切断了光绪帝与他亲生父母的关系。并让周围的太监不断给光绪“洗脑”,让光绪形成一种意识,自己就是她的母亲。

同时,慈禧也极力在光绪面前树立起自己的权威与尊严。例如,光绪在给慈禧请安的时候,慈禧没说起来,光绪帝是绝对不能起来的。

在这样长期紧张的状态下生活,光绪帝的心灵逐渐受到压抑与伤害。这也是他一直惧怕慈禧,不敢直接反抗慈禧的根本原因。

所以说,光绪从被慈禧选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活在她的压制和阴影下。

2.第二阶段:试图挣脱慈禧的控制

随着光绪年龄的渐长,他与慈禧观念分歧也越来越大。

光绪十六岁时,名义上开始“亲政”,但背后拍板的人仍然是慈禧。甚至光绪皇帝的婚姻,也是慈禧说了算。慈禧内定了她的侄女为光绪的皇后。面对这一切,光绪连个“不”字都不能说。

光绪与慈禧有什么关系(一个被慈禧拉上人生高光时刻)(3)

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慈禧亲侄女)

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光绪自己都做不了主。他没有皇帝的实权,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越受禁锢,就越发想摆脱慈禧太后的控制,想自己掌握大权。

在光绪当政的30多年中,清朝正值多事之秋。面对形势的危机,尤其在老师翁同龢的影响下,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而这些想法都跟慈禧完全对立。

在光绪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以他的老师、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为首的“帝党”集团。“帝党”支持光绪掌权,反对慈禧干政,这和支持慈禧的“后党”形成鲜明对立。

甲午战争时,光绪皇帝主张备战。而慈禧太后主张停战议和,还要求光绪签订《马关条约》。尽管光绪不同意,但还是经不住慈禧的强迫,不得已签字了。

甲午战争失败后,光绪受到很大刺激。这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倡导的维新变法运动正逐步兴起和发展,这引起了光绪帝的关注。

光绪与慈禧有什么关系(一个被慈禧拉上人生高光时刻)(4)

戊戌变法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光绪读了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三书》被其中的内容打动,并且变法的念头越来越强烈。这个想法也得到他老师翁同龢等人的支持。

在推行变法的103天中,光绪帝先后发布约180道有关改革诏令,体现了他力图改变的急切心情。在清朝的帝王中,有这种积极改革思想的,恐怕也只有光绪皇帝了。

美国传教士何德兰曾评价光绪皇帝:他是一个身坐龙椅而脸向着未来的人。

3.第三阶段:被慈禧推下万丈深渊

然而,维新变法很快就夭折了,因为它冲击着传统的封建制度。

守旧大臣们害怕光绪帝的改革会触碰到自己的利益。慈禧也担心光绪的改革会危及她的独裁统治。于是,慈禧和守旧大臣联合镇压了这次变法。

光绪与慈禧有什么关系(一个被慈禧拉上人生高光时刻)(5)

慈禧太后不允许光绪违背自己的想法

就这样,光绪帝的变法运动只维持了103天就以失败告终了。光绪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一步步地衰落而无法挽救。

“百日维新”毁于一旦,光绪帝的政治生涯也结束了。之后他被慈禧囚禁在瀛台,度过了10年的“囚帝”生活。

从一国之君到被囚禁,这其中的滋味,又有谁能理解。

然而,这还并不是光绪皇帝的结局,更惨的还在后面。这就回到本文开篇提到的,光绪最终被毒死,而且死因和慈禧有关。

那慈禧为什么要毒死光绪呢?

1.因为慈禧要把她所有的秘密都带到地下去。如果她先于光绪离开,不知道光绪会让人怎么记录历史,会不会把她那些恶劣行径都记录下来?在权力场中爬得越高,越在意后人对自己的评价。

2.慈禧没了,但是“后党”还有一大批人在。那些跟着自己混饭吃的一大人,也要考虑到他们的生存利益。如果慈禧先于光绪离开,那么“后党”的人,日子肯定不好过。

慈禧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能拉着光绪一起走。两人同时去世,过往的恩怨也就结束了。只要“安顿”好光绪,她才能放心地离开。

纵观光绪皇帝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

光绪与慈禧有什么关系(一个被慈禧拉上人生高光时刻)(6)

光绪皇帝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

总的来说,光绪皇帝有理想、有热血、有执行力,但他终究还不够强大,无法与慈禧抗衡。他既没有实权,也没有足够的阅历,因此他不足以扭转大清国的命运。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他也算是一位尽心尽力的皇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