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考古部门针对古代陵墓的考古行动,基本上都是“抢救性发掘”和“保护性发掘”。对于“主动性发掘”,少之又少,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曾经吃过亏,并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甚至是伤害。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1)

(考古现场,网络配图)

历史学家们的热情

1956年,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荼搞建设。以当时的北平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和郭沫若为首的一批人秘密地向中央提交了一份计划,请求国家批准发掘明十三陵。联名人员都是当时身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虽然也有人反对,但国家还是批准了。

就这样,首次被国家批准的主动考古发掘在明十三陵悄悄地进行。起先吴晗是准备先挖十三陵中规模较大的“长陵”(明成祖朱棣陵墓),但是专家们现场考察了几周,都无从下手。之后才改变目标,先发掘定陵。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2)

(明十三陵-定陵)

被选中的皇帝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的陵墓,就是我们熟知的“万历皇帝”,他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干了48年皇帝。万历皇帝的人生可以简单分为两部分,上半生,他有名相张居正,名将戚继光,打造了盛世大明。下半身,他因立太子一事与众大臣意见不合,一气之下28年不上朝,盛世王朝开始急速下滑。

公元1620年,万历皇帝朱翊钧去世,享年五十八岁,庙号明神宗,葬于明十三陵之定陵,一同合葬在定陵的还有已逝的孝端、孝靖两位皇后。

发掘皇陵

以吴晗、郭沫若为首的考古队开始对定陵进行发掘,虽然明确知道陵墓的地理位置,但考古队还是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找到陵墓的入口。入口是一个梯形,用墙砖封死的。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3)

(定陵地宫梯形门)

当时考古队的现场负责人是考古专家白万玉,有队员提出直接把入口梯形门的墙砖全部拆除,再由外往里进行文物提取工作。白专家说不能大意,先拆顶部几块砖,再安排一人先进去观察一下,无危险了再全部拆除堵门砖。

白专家的安排也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也是首次主动发掘,准备大大方方地从墓门进入,谁知道墓门后面有没有各种机关暗箭呢?

开始拆顶砖那天,定陵一带的天空一整天都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这种天气异象,给考古队员们的心里造成了沉重的压力。谁都不敢首先进入墓内,后来实在没办法,就采取了“抓阄”的方法决定谁先进去。

考古队员庞中威是第一个进去的,队员们在庞中威的腰上栓了一条麻绳,他便从梯形门的上部翻了进去。很顺利,没有想象中的机关暗箭,但进去后也发现并不是墓室,前面还有一道雄伟的两扇汉白玉大门。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4)

(定陵地宫汉白玉大门)

发现没有危险后,考古队很快就把梯形门砖全部拆除,来到了汉白玉大门前。从门缝往里瞧,发现有一块大条石横卧在汉白玉大门后面。队员们忙活半天,才将石条挪开一些。

地宫大门终于打开了,所有人都很激动,因为他们将亲眼见证古代皇帝的陵墓首次展现出来。但考古队为了万无一失,决定让地宫先通风几天,其实用现在的眼光回看,这种决定是很愚蠢的。没办法,经验就是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积累起来的,只是这次的代价有点大。

这座地下宫殿很大,分为前殿、中殿和后殿,中殿的两边各有一个配殿,地宫内墙全是用巨大的条石砌成。进入前殿,地上全是腐朽的木板,应该是皇帝下葬时减轻棺椁与地面的摩擦力才放的木板。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5)

(定陵地宫内的棺椁)

穿过长长的前殿,就到了中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青花大瓷缸。缸内装了大半缸灰烬,这应该便是“万年灯”了,可惜,从燃烧灰烬上看,它也许只坚持了几百天。

进入后殿后,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三口大棺椁,这与史书记载完全相同,这便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位皇后的棺椁了。开棺后,棺内塞满了各种珍贵的陪葬品,清理了足足十一层陪葬品后,万历皇帝的遗骸才显露出来。

国宝现世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6)

(金丝翼善冠,明十三陵博物馆)

整座地宫清理完后,一共清理出3000多件文物。在这些文物中,大多数都是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生活用品,虽说是生活用品,但在普通人眼里,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

几千件文物中,有两顶帽子特别漂亮,一顶是万历皇帝的“金丝翼善冠”。这顶帽子从上至下用518根直径为0.2毫米的细金丝手工编结而成,冠上仅龙鳞就用了8400片。技艺高超,这顶纯金冠在我国仅此一顶,属于国宝级别的文物。

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颗,造型庄重,美得让人心醉。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7)

(九龙九凤冠,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宝命运

定陵考古发掘结束后,新华社在1958年9月刊登了这一考古发掘信息,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同年,国家建立了“定陵博物馆”并向公众开放,人们争相前往参观,都想亲眼看一看中国古代皇帝使用过的物品。

这是中国考古界首次主动去打开一座皇帝的陵墓,由于各种原因,对于文物的保护做得不是很好。墓内很多书籍、书法作品、字画等文物,便灰飞烟灭了,很是可惜。

后来,连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尸骨也遭遇横祸,遗骸被残忍砸碎并焚烧殆尽,连一点灰都没有留下来。国家安定下来后,便叫停了一切争对皇帝陵墓的主动考古行为。

万历皇帝陵出土了哪些(唯一一个被主动发掘的皇帝陵墓)(8)

(明十三陵-长陵)

结语

为了不让悲剧重演,1987年国家提出:“考古发掘工作必须严格履行报批手续。对不妨碍基建的重要古墓葬、古遗址,在当前出土文物保护技术还没有完全过关的情况下,一般不进行发掘”。1997年国家再次重申:“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科学技术、手段等条件尚不具备,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所以直到今天,再也没有皇陵被打开,定陵成为了唯一一个被考古学家主动打开的皇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