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对自己要严字当头,要把自己摆进去,才能充满底气地去工作,胜任监督者这一角色,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使命”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韩方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会议上强调,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南通四安锻炼?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南通四安锻炼(南通整饬风纪强健)

南通四安锻炼

“监督者首先要接受监督,对自己要严字当头,要把自己摆进去,才能充满底气地去工作,胜任监督者这一角色,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神圣使命。”市委常委、纪委书记韩方在不久前召开的一次全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会议上强调。

今年以来,南通市纪委按照中央纪委“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一方面强化绩效管理,严格作风效能考核;另一方面,开展了纪检监察系统内部巡察、纪检干部说情打招呼专项治理、廉政风险点排查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多措并举,整饬风纪,锤炼“硬身板”。

绩效牵引 日常严监督

“参加学习测试低于平均分、学习记录不够完整被扣分……”近日,南通市纪委干部监督室主任在办公会上通报了今年第二季度日常考核情况。

为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市纪委明确了“2 2”评价体系,即突出重点工作、基础管理两项内容,外加综合评议和创新创优两项。考评方法上,采取加分与扣分相结合、考核与评议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进行考核评价。

为锻造执纪尖兵,基础管理将抓早抓小融入其中,突出问题导向,实行倒扣分制,主要考核党建工作、工作质效、遵规守纪、作风形象等四个方面,充分体现从严管理干部、从严落实工作、从严执行纪律的刚性要求。综合评议采取领导打分、互相评分的方式,分别按照权重折算为评议得分。创新创优采取加分制,涵盖特色工作、表彰奖励、经验交流、突出贡献等四个方面,以此激励纪检监察干部担当有为。

为推动考核落到实处,在考核方法上坚持重在平时的原则,日常考核组完全由机关以外人员组成,平时还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巡访团等“第三方”对纪检监察干部日常行为进行明查暗访,坚持月度检查、季度通报。每半年考评对象自我评估报告一次,对进度缓慢、质量不高的单位予以约谈,督促其负责人反思整改提高。

此外,办法还规定对发生违纪违法行为、失泄密、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工作重大失误等6种情形,实行一票否决。考核结果实行与评先评优、绩效奖励、干部任用、督查整改等“四个挂钩”,考核得分排名末位,且得分低于75分的单位,由该市纪委主要领导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提醒谈话。

“2016年,我市的执纪审查指标位于全省第一方阵,但我们并不能固步自封,重任千钧再奋蹄,打铁还得自身硬,对今年的考核方案我们作了优化调整,既要考出精气神提升执行力,又要奖优罚劣强化约束力,这样才能托起纪委专责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重任。”市纪委主要负责人表示。

前端延伸 风险严防控

“原本以为巡察设备物资丢失或者挪作私用都是属于工作中的疏漏,但经过大家讨论明确这些其实也是廉政风险,配备的巡察设备物资都需要及时登记造册,建立使用、移交制度。”该市纪委第五纪检监察室的季亚军对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对照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该市纪委坚持控制在前端、防患于未然,针对各主要权力事项,开展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各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重点围绕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和制度机制风险进行排查,其中信访举报办理、问题线索管理、执纪监督审查、案件审理、巡察、干部选拔任用、涉案款物及行政财务管理等列为排查重点。

在各室人员进行互查会商、领导点评等工作的基础上,该市纪纪委共梳理出委局机关10项A类大权力和37项B类小权力,查找出22个A类风险点和113个B类风险点。

针对排查中发现的风险隐患,该市纪委每一名工作人员认真查找日常监管工作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例如,为防止信访举报材料流转中出现问题,严格实行“一信一码”,及时将举报材料录入“监督执纪问责信息管理系统”;为防止涉案款物未能及时登记入库,设立专用账户、专门场所、专人保管。

与此同时,该市纪委出台了市纪委全委会、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关于对问题线索处置中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意见进行监督审核的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建立委局机关自办案件立案前会商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委局机关立案审批程序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对市管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谈话函询的办法》等多项程序性制度,按照分权、闭环的原则构建起互相制约的权力运行内控机制。

截至目前,已形成防控措施324条,制作权力运行流程图47个,管控关键节点,完善流程循环,优化工作体系,将风险控制在监督执纪工作的最前端,筑牢“第一道防线”。

抓早抓小 问题严处置

“你虽然并未违规收取讲课费,但仍要注意自己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要时刻做到谨言慎行,当好遵规守纪的标杆。”

近日,对信访举报反映一名县市区纪委的班子成员接受邀请讲廉政课收报酬的情况,该市纪委及时进行调查,后尽管未发现该干部有违纪行为,但出于维护纪检监察队伍形象的需要,对其进行了警告提醒。

该市纪委坚持刀刃向内,抓早抓小,紧盯苗头性、倾向性征兆隐患和轻微违纪行为,及时函询、约谈、提醒,咬耳扯袖,动辄则纠,管好“自家人”,严防“灯下黑”。

“虽然我们只挂名不拿钱,也没有承接我履职辖区内的业务,但为了降低风险、减少不必要的误会,还是取消这个挂名的好,我就让妻子取消了在弟弟上海公司法人代表的挂名。” 审理室副主任宋祥建在上报个人有关情况时如是说。

今年3月份起,该市纪委陆续开展了纪检干部请托说情行为专项治理、违规挂证取酬专项治理、近亲属从业专项调查清理问题等多个专项行动,及时排除纪检监察队伍中的风险隐患。同时,还启动了对县市区纪委的内部巡察工作,对县市区纪委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执行制度规定、加强作风建设、落实自身建设主体责任等情况放在“聚光灯”和“X光”下进行全面体检。

“我们抓纪检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尤其要盯住小、微、早的问题,从履职效能、衣食住行、家属从业、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点滴问题抓起,日常多提醒,思想上绷紧弦,精神上补足钙,面对人生的大小选择题就不会迷茫和跑偏,就不会走上违背纪律和规矩的岔道歪路。”该市纪委分管领导介绍开展专项行动的初衷。

正人先正己,针对发现的问题绝不姑息,近三年来,南通市纪委已对纪检干部函询17人次,提醒谈话26人,警示谈话2人,诫勉谈话4人,党政纪处分19人,移送司法3人。(通纪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