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有一种说法叫"红颜祸水"。特别是帝王身边的美女,总是能成为一种亡国的征。

《封神演义》是明朝末年的作品,算得上是一部非常经典的著作。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各路神仙打斗的精彩场面。如果留意过书中的细节,不难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打斗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人物—妲己。

历史上的妲己结局(被小说和影视剧给误导)(1)

妲己剧照

在《封神榜》中妲己无恶不作,勾引纣王,最后致使纣王成为亡国之君。也正因为如此,妲己被世人扣上了一顶狐狸精的帽子。

但是苏妲己再怎么强大也只是一个弱女子而已,一个女人真的有这么大能耐让一个国家灭亡吗?真实的妲己真的是这样吗?

一、妲己只不过是一颗棋子

对苏妲己的最初印象还是停留在《封神演义》中。

看这部剧的时候最先被妲己的美貌给吸引,当时不得不惊叹妲己确实是剧中最美的角色,怪不得能够吸引纣王呢。但是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你就会觉得苏妲己只不过是一个被别人玩弄的棋子罢了,她也是一个非常可怜的人。

历史上的妲己结局(被小说和影视剧给误导)(2)

影视剧中的妲己

《封神演义》中有过这么一个情节,纣王曾到女娲宫进香,怎想这个时候一阵怪风刮来,吹开了帐幔,纣王也在这一瞬间瞥见了女娲的容貌。

纣王一下子就被女娲的容貌所吸引,本来就好色的纣王竟对女娲起了色心,一时间诗兴大发,便趁兴在女娲宫提诗一首: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

梨花带雨争娇艳,烵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首诗单看前半部分是赞美女娲的美貌,然而后半部分却诗风突变感慨女娲如果是活人的话想把她娶回宫中当自己的嫔妃。

历史上的妲己结局(被小说和影视剧给误导)(3)

影视剧中的纣王

女娲看到这首诗气不打一出来,决定给纣王一点教训。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女娲想找纣王算账,但是商朝的气数并未尽,女娲没办法对其下手。

无奈之下女娲又想到一个办法。她命人招来轩辕三妖,分别是千年狐狸,九头雉鸡和玉石精。招来这三个妖怪的目的就是让她们化身人行,托身宫院,蛊惑纣王以加速商朝的灭绝。

得到女娲的指令后做千年狐狸精便附身在了妲己身上。

从这个角度去看不难发现苏妲己只不过是千年狐狸的一个替身而已,而千年狐狸又只是女娲的一个棋子。

二、妲己的所作所为并不真实

妲己接近纣王后凭借其美貌深得纣王的欢心。为了让妲己高兴,纣王荒废朝政,让人特意的打造酒池肉林,还在池子周边的树上挂满肉,并且还让宫女们脱光衣服在池边追逐,而纣王和妲己则喝酒欣赏。

妲己不但心狠还喜欢滥杀无辜。大冬天的妲己和纣王一同来到湖边打猎。无意间她看有人光脚在冰上走路(其实是因为鞋底太滑的缘故),而苏妲己则一口认定这个人脚的构造和平常人不一样。她下令让人把这个人的脚砍下来,研究这双脚不怕冻的原因。

历史上的妲己结局(被小说和影视剧给误导)(4)

妲己与纣王

更为残忍的是妲己看见一个孕妇一时来了兴致,便拉着纣王来个比赛,看谁能猜准孕妇腹中胎儿的性别。后来为了验证是否正确,妲己便叫人刨开孕妇的肚子一探究竟,最终使这对母子丧命。

这样看苏妲己确实是罪恶滔天,但是这里面很多情节都是从《封神演义》这部剧中看到的,这部剧把妲己的凶狠残暴展现的一览无余,影视剧终归还是影视剧,剧中的情节与真实的历史多少有点差距的。

三、历史中真实的妲己

人们脑海中的苏妲己主要来自于《封神演义》的构思,但是这部小说有很多地方都是跟历史不相符的。

其实历史上确实存在苏妲己这个人,不过她可不是《封神演义》上人神共愤的狐狸精。千百年来就因为封神演义这部小说,狐狸的形象都被人们给丑化成“淫乱”的代名词。

国语中有这么一句话: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

通过上面一段话的记载我们不难看出一个非常常识性的错误,妲己并不是姓苏,苏妲己只不过是后世的误传而已。她更不是女娲派遣下来惩罚纣王的,而是纣王讨伐有苏氏的一个战利品。

历史上的妲己结局(被小说和影视剧给误导)(5)

妲己与纣王

至于为什么人们都说妲己是狐狸精,可能与有苏氏部落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关系。有苏氏部落把狐狸当作圣物,以九尾狐的图案作为图腾,可能是出于这个缘故后世才有妲己是狐狸精附体这一传说。

结语:

妲己可以说是非常悲催的存在,莫名的背上了一个狐狸精的骂名。了解完真实的历史我们不禁感叹道:妲己真的是比窦娥还要冤枉啊!

,